8 月 21 日晚间,新安股份发布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 80.58 亿元,归母净利润 6907.34 万元。单季度来看,二季度公司营收 44.36 亿元,归母净利润 3594.29 万元,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今年上半年,草甘膦和有机硅市场价格在低位波动,整体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行业盈利承压。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三季度,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供需格局迎来边际改善。光大证券认为,新安股份在国内草甘膦及有机硅行业中产能排名前列,伴随下游需求的逐步好转,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农化产品销量增长,草甘膦价格 " 剪刀差 " 迎反转
上半年,草甘膦行业加速库存消化,原药价格触底反弹,自 5 月中下旬至今,价格持续上涨。但相较于去年同期,上半年草甘膦市场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
面对行业调整和复苏,新安股份上半年夯实生产根基,通过精益管理,基础装置稳定性和利用率均达 96%,创近年新高,草甘膦产能稳步提升。
近年来,新安股份通过技改创新提升产量与外购原药生产制剂,农药制剂转化率在 70% 以上,产销率在行业中保持前列。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安股份农化原药销量同比增长 68.12%,农化制剂销量同比增长 8.55%。此外,公司草铵膦 / 精草铵膦等重点培育产品也同比快速增长。在销量支撑下,尽管面临价格下行,新安股份农化自产产品收入仍实现同比增长 21.22%。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库存低位、拜耳草甘膦停产传闻、出口旺季来临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草甘膦价格 " 剪刀差 " 反转。同花顺 iFinD 显示,截至 8 月 10 日,草甘膦原药价格 26708.3 元 / 吨,相比 5 月中旬上涨 14.15%,此时价格较去年同期增幅 6.4%。中金公司认为,目前行业库存水位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百草枯的退出、转基因子的渗透率提升,有望持续带动需求,草甘膦涨价行情有望持续。
此外,农药政策加速行业格局重构。无论是 7 月启动的 " 正风治卷 " 三年行动,还是 8 月初落地的农药 " 一证一品 " 政策,机构普遍认为,这些政策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具备登记证优势及完善销售渠道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新安股份作物保护产业的海外登记证资源已逾 4500 个,在国内农药生产企业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公司营销网络遍布欧洲、非洲、美洲、澳洲、东南亚等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加速突破美洲、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全球重点市场的布局。未来在政策推动下,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硅基终端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上半年, 有机硅行业在减产和需求疲软的博弈之下,处于深度调整状态,有机硅 DMC 价格波动频繁,行业内企业盈利面临压力。
终端化战略为新安股份业绩提供支撑。半年报显示,新安股份有机硅终端持续增长,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海外业务加速高端化转型,利润同比增长 17%。
新安股份率先实施终端发展战略,目前终端总产能超过 20 万吨,终端转化率超过 45%,产品种类超 3000 种。近年来,新安股份逐年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高毛利产品持续放量,涌现出一批毛利率超 50% 的产品,并实现销量稳步提升。
上半年,新安股份硅基终端及特种硅烷产品毛利率 23.41%,远高于基础产品。申万宏源分析师指出,这意味着行业底部时,公司可通过加大深加工产品的品质和产出来提升整体板块毛利率。据新安股份介绍,终端重点子公司深耕细分领域应用解决方案,毛利率近 30%。
取得这一成绩背后,是新安股份坚持创新变革,持续突破新兴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重点突破医药与电子领域有机硅、机器人皮肤材料等战略课题,在高端电子、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实现客户突破。长江证券研究员认为,新兴应用驱动我国高端硅基材料替代加速。新安股份是行业内极个别同时覆盖有机硅下游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全系列产品的企业,全产业链布局为公司带来独特竞争力。
行业景气度好转,叠加企业自身实力,新安股份近期受到机构关注。下半年至今,已有多家机构发布公司研报,其中不乏深度研报。天风证券认为,伴随 2025 年农化行业回暖及有机硅景气提升,将带动公司增长;长江证券称新安股份是草甘膦与有机硅双龙头,表示看好产品景气回升带来公司业绩腾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