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 08-22
深圳科创“加速跑”:6年50家企业科创板上市,总市值突破7000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照

编者按:8 月 26 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5 周年的日子。45 载砥砺前行,在时代浪潮中,深圳一路丈量奋进,长成今日国际大都市:金融版图从零起步,深市上市公司已超 2800 家;摩天楼宇拔地而起,599 米刷新城市高度;通信技术从 2G 跃向 6G,一路领跑……深圳的发展留下了众多跨越行业的刻度。时代财经、时代周报推出《深圳刻度》系列报道,记录这座城市的进化维度。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深圳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机遇,而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突破,也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深圳今天的辉煌。

2025 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深圳 2024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 2236.6 亿元、增长 18.9%,连续 9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 6.46%。深圳获评 26 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量子纠错新方案、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大模型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建成通线。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正式商用。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 21 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 5 年排名全球第二。

与此同时,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2025 年 7 月,深圳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 50 家。

这些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不仅是深圳科技创新的缩影,更是改革开放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

重研发是科创企业的共性。根据上交所数据,科创板 2024 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 1680.78 亿元,超过净利润的 2.5 倍,同比增长 6.4%,最近 3 年复合增速达 10.7%。科创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 12.6%,持续领跑 A 股各板块,其中 107 家公司连续 3 年研发强度超 20%。

据时代财经梳理,50 家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4 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 127.41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 13.66%;其中,15 家公司研发强度超 20%。

基于此,时代财经以 2024 年年度报告为准,对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上市时间、盈利水平、研发投入、市值等多个维度进行筛选,并重点分析了营收、净利润居前,研发投入或市值较大的企业,以此探寻深圳前沿科技快速发展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

图源:图虫

跑出 50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电子行业当家

在 2019 年 7 月 22 日科创板开市之后,光峰科技(688007.SH)作为首批 25 家上市公司之一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深圳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光峰科技成立于 2006 年,是激光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致力于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突破创新、运用场景开拓和产业化推广,尤其在光源技术、光学引擎和成像技术、屏幕技术等方面具备深厚积累,并由此形成从关键系统架构、核心器件到关键算法的激光显示全技术链的技术储备和专利布局。

这也拉开了深圳科创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此后,越来越多的深圳科创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快速转化,进一步推动了深圳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截至 2025 年 7 月,深圳一共拥有科创板上市公司 50 家。其中,2020 年是深圳企业科创板上市最多的一年,年内有 12 家公司上市;其次是 2021 年和 2022 年,年内均有 11 家公司上市。

从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来看,在这 50 家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来自电子行业居多,达到 21 家。

深圳作为中国重要的前沿科技阵地,其发展离不开电子产业的强大推动。从早期的电子制造到如今的高端芯片设计、人工智能、5G 通信等前沿领域,电子产业始终是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石。

紧随电子行业,来自机械设备行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有 9 家;来自医药生物行业的有 5 家。此外,来自通信、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的各有 3 家。

31 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传音控股位居第一

从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4 年研发投入来看,有 31 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 1 亿元;其中 1 家公司超过 10 亿元。

有 " 非洲手机之王 " 之称的传音控股(688036.SH)研发投入高居第一,达到 25.17 亿元,占营收比为 3.66%;华大智造(688114.SH)研发投入位居第二,为 8.11 亿元,占营收比为 26.92%;影石创新(688775.SH)研发投入位居第三,为 7.77 亿元,占营收比为 13.93%。

作为非洲智能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手机厂商,传音控股核心技术涵盖多肤色拍照技术、硬件新材料应用创新、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和 OS 系统及移动互联产品服务四大领域。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 1201 项、实用新型专利 772 项、外观设计专利 777 项。

华大智造专注于基因测序仪及实验室自动化业务相关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在测序通量、读长、速度、成本和集成化等测序平台核心指标方面不断探索技术极限,实现全球引领,助力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农业等多领域应用转化。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 68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82 项、外观设计专利 121 项。

而作为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的影石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全景图像采集拼接技术、防抖技术、AI 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框架、模块化防水相机设计技术、音频处理技术和框架等智能影像设备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 90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89 项,实用新型 348 项,外观设计 363 项。

从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即研发强度)来看,有 15 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过 20%;其中 2 家公司占比超过 50%,分别为科思科技(688788.SH)和微芯生物(688321.SH),占比分别达到 113.04%、51.49%。

科思科技专注于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发,在专属云技术、高性能融合平台设计技术、智能化无线自组网技术、芯片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关键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2024 年研发支出 2.66 亿元。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积获得专利授权 105 项 ,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31 项。

微芯生物是中国原创新药领域的先行者,目前已有 2 款创新药多个适应症全球上市销售,在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病毒五大领域布局了多个具有差异化优势和全球竞争力的研发项目,2024 年研发支出 3.39 亿元。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 222 项。

此外,云天励飞 -U(688343.SH)研发投入占比位居第三,为 43.59%。

云天励飞积极布局边缘 AI 发展的技术和业务,从底层的算法、芯片到场景业务深耕边缘 AI,拥有算法和芯片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凭借 " 算法芯片化 " 的核心能力和 " 端云协同 " 的技术路线,不断推进边缘 AI 在消费级、企业级和行业级场景的产品应用,2024 年研发支出 4 亿元。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已取得 939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7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26 项、外观设计专利 198 项。

5 家公司去年营收超 50 亿元,10 家归母净利润超 3 亿元

从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4 年营收来看,有 21 家公司营收超过 10 亿元;其中 10 家公司营收超过 30 亿元,5 家公司营收超 50 亿元。

高居榜首的为传音控股,2024 年营收高达 687.15 亿元。其中,手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59.12 亿元,同比增长 10.94%,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全球新兴市场国家,仅非洲市场就贡献了 227.19 亿元。据 IDC 2024 年数据统计,传音控股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40%,排名第一;在南亚市场: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 40%,排名第一。

此外,佰维存储(688525.SH)、威迈斯(688612.SH)2024 年营收均超过 60 亿元,分别为 66.95 亿元、63.72 亿元。

佰维存储主要从事半导体存储器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生产和销售,是业内极少数兼具先进存储和先进封测能力的厂商,涉及存储解决方案研发、主控芯片设计、存储器封测 / 晶圆级先进封测和存储测试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2024 年,佰维存储在手机、PC、服务器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了突破。其中,在服务器领域,公司产品通过中国移动 AVAP 测试、20 余家 CPU 平台和 OEM 厂商的互认证测试;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进入了多家国内头部车企供应体系;在 AI 新兴端侧领域,公司产品已进入了 Meta、小米等全球智能穿戴头部厂商,AI 学习机、翻译机领域与头部客户合作紧密。2024 年,佰维存储在 AI 新兴端侧领域营收超过 10 亿元,同比增长约 294%。

威迈斯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在车载电源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整车厂客户资源,并取得领先的市场份额。根据 NE Times 数据,2024 年,公司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份额为 19%,排名第二;2024 年,公司在第三方供货市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 29.41%,排名第一。

从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4 年归母净利润来看,有 21 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 1 亿元;其中 1 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 10 亿元。

其中,传音控股归母净利润同样高居榜首—— 2024 年归母净利润高达 55.49 亿元。公司主要产品为 TECNO、itel 和 Infinix 三大品牌手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2024 年,传音控股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及推进产品升级,整体出货量有所增加,约 2.01 亿部。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24 年传音控股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 14.0%,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三;其智能机在全球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为 8.7%,排名第四。

此外,影石创新、拉普拉斯(688726.SH)归母净利润均超过 7 亿元,分别为 9.95 亿元、7.29 亿元。

影石创新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品牌 "Insta360 影石 " 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销往全球各地。公司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手持摄影设备及网络摄像头等。公司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新品推出周期在半年至一年,整体生命周期约为一年至一年半。

而拉普拉斯作为领先的高效光伏电池核心工艺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入覆盖 TOPCon、XBC 等技术路线的各类热制程、镀膜及配套自动化设备,产品在国内外客户端稳步实现交付和验收,经营业绩保持较好增长。

20 家公司市值破百亿元

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优异的经营业绩,科创板头部公司快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其市值也随之稳步提升。

据时代财经统计,截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这 50 家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累计市值达到 7284.93 亿元;其中,有 20 家市值突破 100 亿元。

具体来看,传音控股市值居首,达到 930.75 亿元;其次是影石创新,市值达到 899.92 亿元;惠泰医疗(688617.SH)紧随其后,市值为 419.4 亿元。

惠泰医疗是国内电生理和血管介入耗材领域的领先企业,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掌握了多项核心生产工艺及产品开发技术,通过打造行业领先的自主生产制造平台、电生理系统技术平台及产品结构创新,形成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此外,财富趋势(688318.SH)、奥比中光 -UW(688322.SH)、佰维存储市值突破 300 亿元,分别为 355.24 亿元、321.88 亿元、305.4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值前十的企业主要来自电子、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三大行业。其中,电子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占据 6 席,这些企业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积极的市场拓展,获得了资本青睐和认可。

在这十家企业中,影石创新是今年 6 月 11 日才上市的企业,上市首日大涨 274.44% 至 177 元 / 股。在 8 月 14 日 21 时,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品牌 " 影翎 Antigravity" 宣布产品开启公测,并发布相应宣传视频。随后公司股价加速上涨。到了 8 月 19 日,影石创新报收 300 元 / 股、上涨 11.4%,市值突破 1200 亿元,已超越传音控股市值。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对时代财经表示,科创板八条落地一年来,持续强化硬科技定位,提升并购活跃度,增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包容性,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科创板作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重要平台,为许多公司带来了宝贵的资本支持。这不仅为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培育了一批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小巨人企业。在未来经济改革的大方向驱使下,科技创新企业有望成为科创板的主力,增强科创板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时代财经指出,科创板像给深圳科创企业开了条 VIP 融资高铁,以前够不着上市的硬核公司,现在凭技术就能快速融资、打响品牌,还能用股权激励留住人才。

" 但是企业想要跑得更快,得把募来的钱砸进研发和并购,别只顾炒概念;练好内功,透明披露,让投资者看到真成长,才能把资本变成长力,而不是一阵风。" 张孝荣补充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深圳 科创板 上市公司 改革开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