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江县棉花村的乡间小路上,总有一个身影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泛旧的双肩背包,一身洗得发白的简朴衣着。他便是陈耀鲁——中组部派驻台江帮扶工作组成员,台盘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兼棉花村驻村第一书记。自 2023 年 8 月踏上这片土地,这个朴素的背包便与他一同穿梭于田埂巷陌,成为了无声的见证。
▲ 陈耀鲁书记及县领导到高山紫薯基地探讨研究紫薯产业发展工作
陈书记初到棉花时,进寨道路坑洼,基础设施薄弱。他入户走访,调研单位与企业,那个背包如同百宝箱,装满了村民的期盼与发展的蓝图。他多方奔走,积极协调资源与资金。如今,平坦宽阔的进寨道路取代了昔日的颠簸泥泞,产业基地建起了崭新的产业路,夜晚路灯点亮了村庄的安宁。篮球场焕然一新,党建书苑书香满溢,成为精神家园,消防管网守护平安,人饮水工程滋润了家家户户——背包里的点滴积累,最终化为百姓 " 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 的温暖改变。
▲陈耀鲁书记走访棉花村村民征求发展意见
陈书记深知,致富才是硬道理。他将目光锁定特色产业,全力推动 " 台江高山紫薯 " 品牌崛起。从棉花村起步,紫薯产业基地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正朝着现代化农场大步迈进。如今,这抹紫色不仅点亮了棉花的田野,更覆盖全县 7 个乡镇 18 个村庄,形成燎原之势。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品牌声名日益响亮,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增收的康庄大道。陈书记用行动证明,背包虽旧,装载的却是创新与发展的澎湃动能。
▲陈耀鲁书记到紫薯种植地查看土质情况
无论村庄如何变化,陈书记依然是那个旧背包、简朴衣的第一书记。他始终牢记来时的职责和使命,扎实履行 " 一宣六帮 " 工作职能,坚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帮助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帮助抓好乡村建设、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做好为民服务。他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既做惠及当下的 " 显功 ",更谋泽被后世的 " 潜功 " ——紫薯产业的布局、基础设施的完善,紫薯基地的打造,无不为棉花村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陈耀鲁书记到棉花村看望群众
陈书记背着他的旧背包,在棉花村的土地上丈量出一条从贫瘠到希望的道路。当崭新的道路在脚下延伸,当连片的紫薯藤叶染绿沃野,陈书记那朴素的身影和泛旧的背包,已成为棉花村最动人的风景。
范超标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