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 8 月 22 日电(邓娴)当长征故事通过全息影像震撼重现,当无人驾驶小巴载着游客穿梭于贵阳的山水画卷,当苗绣的千年图腾正通过国际 T 台向世界绽放东方美学的璀璨光芒——贵州正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墨,勾勒出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动人图景。
智慧服务:从 " 指尖 " 到 " 心间 " 的体验革新
今年 8 月,上海游客李阿姨通过 " 爽爽贵阳旅居 " 平台,在贵阳租下一间民宿,开启为期两个月的避暑生活。贵阳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 " 爽爽贵阳旅居 " 平台已成为万千游客旅居贵阳的 " 智慧管家 "。该平台通过日租、月租、长租及套票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已发展为服务 300 余家商户的旅居智慧中枢。该平台不仅集成青岩古镇、天河潭等景区票务预订功能,更创新融合旅行社产品、定制化小车小团服务,实现 " 住行游购娱 " 全链路数字化覆盖,让游客既能通过指尖操作完成旅居筹备,又能沉浸体验 " 慢下来、深体验 " 的贵阳生活美学。
在黄果树景区检票处,游客经过闸机人脸识别,可实现 " 刷脸 " 秒级入园。安顺旅游集团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则通过 1000 余路监控与实时数据分析,精准掌握陡坡塘、天星桥等景点的人流热力与摆渡车调度。这种 " 全域感知 " 的智慧管理体系,既是为了保障游客良好的体验,也为景区资源调配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工作人员在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监看景区运行状态。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贵州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正加速升级," 一码游贵州 "3.0 版全新上线,联动数字人 " 黄小西 " 和旅游行业大模型,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智能服务矩阵,实现全省 A 级景区线上购票全覆盖,让 " 智游贵州 " 从概念转化为扫码即享的数字化体验。
场景革命:技术重构旅游时空维度
百花湖景区形似白色 " 太空舱 " 的 " 汐 "" 漾 " 智能游船,凭借全自动航行、毫米级路线控制及丰富场景服务,给游客带来 " 一键启航,人在画中游 " 的全新体验。游船采用电动驱动,运行时几乎无噪声,能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百花湖的山水之美。360° 无死角感知网络能在 50 米外识别漂浮物、暗流,自动规划避障路径,让游客全程安心赏景。
△位于贵阳的 " 红飘带 " 全景航拍。新华网发
而走进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感官盛宴。这里拥有复杂的异形显示系统和双曲幕影院,通过 AI 虚拟交互、全息投影与三维声场的完美融合,让游客在虚实交融的场景中 " 重走长征路 "。据悉,自 2023 年 10 月试运营以来,作为全国首个长征主题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这里已上演超 16100 场沉浸式演出,接待游客突破 170 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 2 万余人次。
文化传承:数字技术守护千年文脉
在 2025 中国国际时装周上,45 名贵州 " 村 T" 少年身着民族服装惊艳亮相,赢得广泛关注。这些服饰的纹样设计全部源自贵州非遗数字资源库——这个如同 " 文化基因库 " 的数据库,已完成对蜡染、刺绣等 10 万余个非遗纹样的数字化采集,并像科学家解析 DNA 般,系统记录每个图案的文化语义、来源等。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民族风情园 " 村 T" 走秀现场。新华网发(龙艺摄)
同样的数字守护正在贵阳文昌阁街区展开。《贵阳市文昌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历史文化数据库,精准梳理文昌阁街区的历史脉络 …… 从表层展示到深层重构,贵州正通过文旅与数智的深度融合,既激活了文旅资源的创新利用,更为文旅产业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