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珍妮
近期,宁波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印发《宁波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5-2027 年)》。
根据《行动规划》可知,到 2027 年,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各 1 家;全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突破 2 家、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突破 2 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突破 6 家、国家 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突破 95 家;景区文旅项目总投资超 300 亿元,力争 A 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次超 7000 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 30 亿元。
《行动规划》明确提出,优化体验式游乐,常态化演艺。
推动景区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加快推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在游乐项目上的广泛运用。发展 " 沉浸式 " 文旅体验,鼓励景区打造体验项目,开发红色剧本杀、实景剧场、角色扮演等体验项目,增强项目的体验感、故事性和互动性。到 2027 年,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不少于 10 个,培育顶流爆款旅游产品不少于 10 个。
鼓励景区开发演艺作品,创新沉浸式演艺空间,打造演艺品牌。精选非遗、音乐、歌舞、戏剧等不同类型公益文化演艺活动进景区,推动艺术院校、文化场馆、演艺协会等社会各界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志愿者进景区,开展常态化艺术展演。到 2027 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进景区不少于 300 场,全市旅游景区演艺节目覆盖率达 30% 以上。
当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旅产业迎来价值与格局的双重重构。今年 4 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数据局联合发布《浙江省智慧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为宁波加速智慧文旅转型注入政策动力与发展活力。
近年来,宁波秉持 " 智慧引领,创新发展 " 理念,在文旅数智化领域展开诸多探索。如今,宁波众多旅游景区和文博场所,巧妙融合地域特色文化,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拓展现实、混合现实、元宇宙、裸眼 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与设备,在文旅体验和业态场景等关键方面精准发力。
这些沉浸式、互动化的创新应用,成功突破实体空间与历史时间的限制,让历史遗迹 " 鲜活发声 ",使文旅场景 " 近在咫尺 ",为游客带来更为深刻、鲜活的体验。像飞行影院(诗画浙江)数字内容展示项目、《女娲补天》方特东方神画体验服务项目、宁波景区孪生在线项目、弥勒五子数字人—文旅大模型应用项目、奇幻武侠 walkthrough ( 行浸式 ) 体验项目、灵境空间沉浸探索、" 感知自然 " 沉浸式数字互动体验新空间、AI 图书小助手—智慧沉浸式少儿阅读项目等,均是典型代表。
其中,宁波方特旅游区的 MRRide 项目《女娲补天》,运用混合现实、轨道跟踪、立体光学影像等技术,让游客沉浸于远古时代;而《故宫日历 · 2025 年》借助 AR 技术,使日历中的文物 " 活 " 起来,为用户带来全新文化体验。
此外,为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宁波着力打造甬江软件产业园平台。该产业园定位为 " 宁波市元宇宙产业园 ",已吸引中国移动甬链基地、上海棱镜电子竞技研发中心、北京乡慧科技加速器等一批知名元宇宙相关企业入驻。根据浙江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预计到 2025 年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 2000 亿元。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