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漫与画 08-22
丰腴性感,危险女郎,她三夺世界最高奖,逆袭黑暗人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她曾是无家可归、被慈善机构收留的流浪者,却亲手创办了英国最大的漫画节;

她曾是饱受阅读障碍困扰、被说是"笨蛋"的孩子,却三度捧起了被奉为漫画界"奥斯卡"的艾斯纳奖杯。

2010年左右,INS刚刚兴起。

Tula Lotay(图拉·洛泰)悄悄上传了自己的作品,她没写什么说明,也没指望有人在意。没想到,却引来了DC、漫威和众多行业大咖的合作邀约。

从未想过成为艺术家的她,自此开启了逆袭人生。

Tula Lotay的画,柔软、暧昧又斑斓如梦。

如果你曾在将醒未醒的清晨,半睁着眼睛看阳光穿过窗帘,那种朦胧的、带着毛边的光亮,大概就是她的画给人的第一感觉。

她画姐妹之情、女人之爱、男欢女爱、血腥、暴力、恐怖、欲望、情色......没有边际,不拘尺度。

而女性是她作品中绝对的主角。她们性感、时尚、狂放、自信、追求浮华、魅力四射,洋溢着一种波普质感和古早的迪斯科韵味。

无论是身着华服还是玉体横陈,总给人一种能穿透喧嚣吸引你目光的气场与态度。

氤氲的光影中,女郎盘腿侧坐,投来一瞥意味深长的目光。背后暗藏尖利的匕首,危险又诱人。

昏暗的房间内帘幕掀开,她侧目而视,仿佛窥见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少女跪在马桶前,高举着枪。呕吐的难耐,也没能让她放下对危险的警觉。

美人抬眸,清冷的目光不知是在看镜中的自己,还是透过玻璃,端详着正在看她的你。

Tula Lotay的画面总是笼罩在一层梦幻的、透明度较高的灰粉、淡紫等色彩下,仿若加了一层低饱和的柔光滤镜,营造出了奢华、忧郁的氛围。

她的作品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色与线分明的插画。水彩的渲染和流畅的渐变,模糊了色块之间的边界。

就像是一本被水浸湿过的日记,或醒来后只记得情绪的梦,随着颜料氤氲开来的,是更加浓烈的氛围,或许是温柔,或许是隐约的不安,总让人忍不住凝视。

这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与她的创作方式息息相关。

Tula Lotay喜欢使用木炭、水彩和石墨粉作画。

早年在固定画面时,因为预算有限买不起传统的定画液,她就选择了一种很廉价的发胶。

过于稀薄的质地在画布上自然流动,带走部分炭粉的同时形成了滴流状的、晕染开的"脏脏效果"和丰富纹理。

Tula Lotya称之为"美丽的意外"

早年她执着于手绘,近年来面对一些需要效率的项目,她也摸索出一套平衡之道:先在纸上绘制水彩纹理,扫描后与数码线稿叠加,在效能和质感间掌控平衡。

Tula Lotay也十分钟爱速写和涂鸦,风格与商业成稿有较大的区别。

色彩的应用更加大胆和直觉化,可能是大块的、未经调和的颜色直接铺陈,用来快速设定基调和表达瞬间感受。

颜料会溢出边界,线条会划过色块,充满"不完美"的狂放气质。

这是她探索构图、表情和动态的实验地,重复的线条、尝试性的笔触和即兴的涂鸦,都是她的思考过程。

那是一种高度自信的"潦草",有时比精雕细琢的商稿还多了几分迷人的洒脱质感。

时而梦幻,时而冷峻,时而潦草,时而严谨。Tula Lotay在不同的风格与手法之间自如游走。

难以想象,这个表达欲如此汹涌、创作力如此丰沛的画家,曾因"笨"而被否定和放弃。

Tula Lotay(原名Lisa Wood),197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目前住在伊尔克利。

婴儿时期Tula就被送进了儿童慈善机构,后被养父母收养。这段特殊的经历让她一直感觉"流离失所",养成了有点孤僻的性格。

她形容童年的自己是个"怪胎""假小子",喜欢玩BMX(小轮车)、滑板、泥地自行车。常常用砖头、木块堆砌又高又陡的坡道,骑着车横冲直下,摔得一身伤。

女孩觉得她疯,男孩觉得她不够疯,被困在两性的圈子中间,Tula几乎没什么朋友。

在学校,Tula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自小在阅读和书写方面格外吃力,连d和b都分不清,面对大段文字更是不知所措。

那时,阅读障碍还没有被广泛认知。Tula因此被贴上了"懒惰""笨""难成大器"的标签,在本就落后的班级里,被忽视和放弃。

但命运还算宽容,没多久她遇到了患有同样病症的老师。

"你知道你有阅读障碍吧?你写字的方式和我一模一样。"这句话一解她多年困惑。

"我突然明白那些断言我难成大器的老师都错了!我能阅读!只是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

比如,漫画。

七岁左右,养父经常带着Tula去书籍市场扫尾货,她每次都会用20便士买五本漫画。

她发现漫画那种"图像加一小段文字"的内容很容易理解。《银翼杀手》《星球大战周刊》《X战警》从此成了她的最爱。

第一次感受到"想象力"魅力的小女孩,在那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从事与漫画相关的工作。

虽然高等教育让Tula认清了阅读障碍,但她始终感觉学院派对漫画艺术存在一种隐形的轻视,认为那是一种不正经的行当。

这种艺术领域的"势利眼"让她倍感沮丧,也激起了她报考艺术大学的叛逆心理。

但普遍存在的行业偏见仍让她望而却步,毕业后Tula未敢踏上创作之路,而是在行业边缘徘徊,在各种漫画和游戏商店辗转工作。

店内举办活动的经历,以及社区周边活跃的漫迷社群,让她首先萌生了创办"漫画集会"的念头。

以帮助那些同样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和成人,让他们看到图像叙事的价值。

"思想泡泡漫画节 (Thought Bubble)"就由此而来。

她原以为首届活动最多吸引150人,不料现场竟人头攒动,远远超出预期。

这个最初打算只办一届的活动得以延续,还吸引了漫威、DC等业界巨头,成长为了英国规模最大的漫画盛会。

"我创办了思想泡泡,因为我知道漫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活,我的想法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感受到同样的感受。这从来都不是为了赚钱。我们把票价压得尽可能低,所有利润也都捐赠给了儿童慈善机构。"

2019年,Tula因其慈善工作,荣获圣地亚哥动漫展艾斯纳委员会颁发的鲍勃·克兰佩特人道主义奖。

作为行业推手,她已声名鹊起。这也让她心中的另一个梦想,开始蠢蠢欲动......

十几年前,INS、【X】等社媒刚刚兴起。Tula随手发了几幅自己的作品。

她一直觉得画画是很私人的事情,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展示,也不期待会被人看见。

但参加"思想泡泡节"的业内同行突然都发来消息:"你居然会画画!"

一时间,事情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被誉为"漫画界最重要的插画家"之一的亚当·休斯(Adam Hughes)、电脑漫画字体设计的早期先驱之一理查德·斯塔金丝(Richard Starkings)、为《神奇女侠》创作时间最长的女性作家盖尔·西蒙尼(Gail Simone)等行业大咖纷纷发来工作邀约。

DC、漫威等行业巨头也送来合作邀请。

哈莉·奎茵

DC Comic《猛禽小队》

她陆续参与了《全明星蝙蝠侠》《至尊蓝玫瑰》和《猩红女巫》等作品的内页绘制、为《猫女》《行尸走肉》《喋血战士:重生》等系列漫画定期供稿,也为DC的《露易丝·莱恩》和《神奇女侠》绘制封面。

《猫女》左上、右下;《全明星蝙蝠侠》右上

《神奇女侠》左下

DC 漫画封面

除此之外,她还跨足电影海报设计,为《黑寡妇》等项目贡献了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

《浪漫和香烟》左;《黑寡妇》右

"我梦寐以求的事,就这样自然地发生了。"

《猫女》

《芭芭拉》

虽然从未真正尝试去争取梦想,但Tula的前半生都在为此做铺垫。

自爱上绘画的那刻起,她就在持续地磨练技艺,从最开始模仿DC、漫威的风格,到忠于自己的审美和直觉,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

Tula Lotay早期的速写与涂鸦作品

Becky Cloonan x Tula Lotay

图像小说《SOMNA》

2022年初,为了能更专注于插画创作,Tula辞去了"思想泡泡节"的主要职务,退居到委员会成员。

从前,她扛得住利益的诱惑,从容应对行业光鲜的喧闹;如今,她耐得住创作的寂寞,更全心享受沉静的独处。

上个月25日,Tula在五十岁生日那天斩获了第37届威尔·艾斯纳漫画奖"最佳封面艺术家奖"。

包括2023的"艾斯纳最佳数字漫画奖"和2024年的"艾斯纳最佳新系列奖",这已是她三年内第三次站上艾斯纳领奖台。

小时候那个孤僻的女孩已不见踪影。年过半百,未有暮气,有的却是让人难以理解的热情与活力。

如今回望来路,Tula有了新的感悟:"永远不要觉得自己配不上正在从事的事业。"

"这个行业的很多人,或者说这种艺术形式里的很多人,会感到艰难。因为他们认为结果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达到,就意味着失败。"

如果唯"结果论",那么从小患有严重阅读障碍、甚至被断言"无法靠艺术谋生"的她,从一开始就被判了死刑。

"我从来就不是那种随大流、迎合当时主流标准的人。我总是待在车库里,骑我的BMX小轮车,读漫画、看动画版的《指环王》,或者沉迷于周围根本没人在意或喜欢的东西。"

"但恰恰是这些非常强烈的、我一直以来都全心拥抱和坚守的热爱,一步步引领我走到了这里,最终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说,被骂笨、被排挤、被放弃,又如何?

Tula Lotay:"归根结底,赢家是我。"

太阳东升西落,而热爱至死不渝。

柔光幻彩的魅力女郎,

在看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