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 08-24
阿里巴巴大动作!分拆220亿超级独角兽,冲刺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 Midjourney

阿里巴巴又有大动作!

8 月 21 日,阿里宣布,计划将旗下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斑马智行 ")分拆,并推动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此前一天,港交所披露了斑马智行的招股书。

斑马智行曾为阿里的子公司,自 2024 年 12 月 27 日起已不再纳入阿里合并报表,但分拆后,阿里仍将持有超过 30% 的股份,继续作为其重要股东。

如果斑马智行能成功上市,将成为继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健康、阿里影业之后,又一独立上市的业务。

根据胡润研究院 6 月发布的《2025 全球独角兽企业排行榜》显示,斑马智行以 220 亿的估值位列第 331 位。除获得阿里巴巴持续加码外,斑马智行还先后吸引上汽集团、国投创新、云锋基金、尚颀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参与投资。

01" 国内最大 ",超 800 万辆汽车搭载

斑马智行于 2015 年正式成立,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智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其公司主体为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 2025 年 3 月 3 日,该公司完成了主体类型的变更,正式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是阿里合伙人、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花名行癫)。

斑马智行将业务重点聚焦在车载系统领域,其初期的重要目标是将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 YunOS 操作系统应用到上汽集团旗下的车型当中。2016 年 4 月,斑马智行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推出了首款搭载阿里 YunOS 操作系统的 " 互联网汽车 " ——荣威 RX5。

当前,斑马智行核心业务主要分为三块:

第一块是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为车企提供覆盖多屏显示、车辆控制、视觉辅助、车内支付、车机互联、OTA 升级等功能的整套车载操作系统,同时搭配网络服务包和软硬件结合的生态增值产品;第二块是 AI 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基于自研的元神 AI 软件栈和 System Agent 技术,让汽车具备智能交互、场景服务等 AI 功能;第三块是车载平台服务,通过 AI 原生应用平台,把车主需求和第三方内容、服务(比如导航、音乐、生活服务)连接起来。

通过这些服务,斑马智行向客户收取技术开发服务费、许可收入及生态系统增值服务等费用。

图源:招股书

根据灼识咨询提供的资料,按 2024 年收入计算,斑马智行是国内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且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并且,斑马智行还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从数据上看,斑马智行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从 2022 年的 83.5 万台一路增长至 2024 年的 233.4 万台,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67.2%。

斑马智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三大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上,这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 全栈端到端架构以及车载平台服务。通过这种深度整合,斑马智行形成了统一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举例来说,斑马智行自主研发的 " 融合端到端智舱框架 " 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它将人机交互速度从传统流水线架构的 2 秒大幅压缩至 0.3 - 0.4 秒,交互效能提升了 5 倍之多,其智能座舱大模型的能力在中国九大汽车 AI 企业中位列首位。

图源:斑马智行

斑马智行在发展过程中,还充分依托阿里巴巴丰富的生态资源,如通义大模型、高德地图、支付宝等。这使得斑马智行在本地化服务方面,例如车载支付、本地生活推荐等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

同时,其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基于开源操作系统 Linux 和安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配国际和国内的多种芯片,包括紫光展锐和黑芝麻智能等。这种兼容性显著提升了斑马智行对车企的吸引力。

截至 2025 年 6 月,斑马智行的解决方案已经成功覆盖 60 家主机厂,应用于超 800 万辆汽车之上。其服务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还延伸至全球 14 个国家。其海外版智能座舱系统具备快速切换市场版本的能力,覆盖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斑马智行还与宝马达成了合作,2026 年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搭载基于斑马元神 AI 的 AI Agent。

02 阿里、上汽联手孵化,又给订单又给钱

2018 年 9 月,斑马智行开启了外部融资的大门,成功斩获超 16 亿元的首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国投创新牵头,云锋基金和尚颀资本紧随其后参与其中。

不过,仔细分析这些外部投资者的背景就会发现,除了国投创新外,云锋基金带有浓厚的 " 阿里系 " 色彩,尚颀资本实际上是上汽集团旗下的股权投资平台。这就意味着,在斑马智行的内部控制权方面,阿里和上汽依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关系。

时间来到 2019 年 8 月,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当时,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了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双方对斑马智行和 YUNOS 进行了战略重组,并且把合作的范围扩大到了汽车出行平台、自动驾驶以及汽车行业云等多个领域。

经过这次战略重组,阿里巴巴成功跃升为斑马智行的第一大股东。

2021 年 7 月,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这四大股东强强联合,共同向斑马智行增资 30 亿元。

2023 年 9 月,斑马智行迎来了新的一笔投资,一汽旗下南京市一汽创新基金投资管理中心入股,成为公司到目前为止完成的最后一轮融资。至此,经过多轮的融资,斑马智行累计获得的融资额达到了约 49.19 亿元。

目前,斑马智行的董事会由 12 名董事构成。除了 4 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之外,在 8 名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中,有 5 位具有阿里巴巴背景,3 位来自上汽集团。

其中,斑马智行董事会主席张建锋(花名行癫),他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同时也是达摩院的院长。张建锋于 2004 年 7 月加入阿里巴巴,是淘宝的第一代技术负责人。他曾担任过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等多个重要的管理职位,并且在 2017 年带领团队创立了阿里巴巴达摩院。

张建锋(花名行癫),图源:阿里巴巴

首席执行官戴玮于 2007 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曾在淘宝、支付宝、OS 事业群、阿里巴巴娱乐事业部等多个部门任职。非执行董事黄佼佼、金磊、沈沉分别担任阿里巴巴高级财务总监、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法务总监、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

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拥有斑马智行已发行股本总额约 44.72% 的份额,并且控制着 40.17% 的投票权,稳坐斑马智行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而上汽则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 34.34% 的份额,控制着 37.16% 的投票权。

斑马智行的营收和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两大主要股东。

具体来说,斑马智行主要向上汽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以及许可服务,而上汽则主要向斑马智行提供硬件产品。斑马智行主要向阿里巴巴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阿里巴巴则主要向斑马智行供应云服务、软件服务以及共享服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在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第一季度,上汽作为斑马智行最大的客户,为其贡献的收入分别约为 4.41 亿、4.13 亿、3.19 亿和 6490 万元,分别占斑马智行总收入的 54.7%、47.4%、38.8% 和 47.8%。

截至 2024 年末,斑马智行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上汽超 150 万辆汽车上搭载,覆盖智己、荣威、名爵及大通等上汽所有主要品牌。

阿里巴巴则是斑马智行的主要上游供应商。同期,斑马智行向阿里巴巴采购的金额分别约为 1.79 亿、2.81 亿、2.60 亿和 5430 万元,分别占其采购总额的 53.5%、58.4%、50.5% 和 54.7%。

03 年入 8 亿,尚未盈利,遭前高管 " 炮轰 "

尽管技术领先,但斑马智行的商业化正面临内忧外患的挑战。

2022 年至 2024 年,其营收规模分别为 8.05 亿元、8.72 亿元及 8.24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为 1.36 亿元。同期毛利率呈下滑趋势,分别为 53.9%、46.4%、38.9%,2025 年一季度维持在 38.9% 的水平。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准则)则持续高企,分别为 7.26 亿元、7.92 亿元、7.57 亿元及 2.01 亿元。

这也意味着,斑马智行至今仍未跨过盈利门槛。亏损的主因直指持续高位运转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高达 11.11 亿元、11.23 亿元、9.80 亿元及 1.96 亿元,始终高于当期收入。

斑马智行对此的解释是:" 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奉行的核心战略是长期技术领先、深度产品整合并与领先主机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这些战略重点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尤其是在自主研发汽车操作系统、全栈人工智能能力及原生 AI 应用方面。因此,我们于往绩记录期间产生了净亏损,这主要反映了我们主动选择提前投资于基础技术的决策。"

但外部环境正变得愈发严峻。

当前,主流车企纷纷下场自研汽车操作系统,包括蔚来的 SkyOS ▪天枢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小鹏的天玑系统、理想有开源星环 OS、零跑也有自研的 Leapmotor OS、小米则是自家的澎湃 OS,比亚迪也推出了自研系统 DiLink,吉利也宣布旗下新车型将统一搭载自家的 Flyme Auto 2。

不仅如此,智能座舱赛道更聚集了华为、百度这样的巨头,与斑马智行形成直接竞争。

整车厂商布局自主操作系统的战略意图清晰明确:一方面通过数据闭环掌握用户行为特征,实现产品功能的快速迭代优化;另一方面构建服务生态体系,借助订阅制商业模式培育高利润增长点。

这都将直接导致第三方软件供应商的市场空间受到持续性压缩。

鸿蒙智行第五界首车尚界 H5,图源:尚界官方

更值得关注的是,斑马智行的大股东兼最大客户上汽今年与华为联合推出合作品牌 " 尚界 " ——上汽为此投入 60 亿元专项资金、组建超 5000 人团队并配备专属工厂。旗下首款车型尚界 H5 定位中型 SUV,将于 9 月份正式发布。

而反观上汽旗下被寄予厚望的智己品牌,虽被视为 " 一号工程 ",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 19158 辆,同比下降 14.67%。

颇具戏剧性的是,就在阿里巴巴宣布分拆斑马赴港上市不久,原斑马智行 CFO 夏莲在朋友圈的发声引发关注。与一般高管祝福老东家即将上市不同,夏莲的点评透露出 " 负面 " 情绪。

夏莲吐槽的核心点:一是离开的原因是不看好公司发展。二是质疑斑马上市是圈钱,而自己离开是不想委曲求全,三是公开 diss 斑马的某些高管。更令人惊讶的是,夏莲表示自己离开时帮一些好朋友把斑马的估值降低了 50%。

但从业务可持续性与盈利路径看,斑马智行对未来仍保持信心。

公司认为,过往亏损主要源于 " 基础技术的前期高额投入 "" 为加速市场渗透采取的战略定价 "" 具有长期变现潜力的早期业务线 " 三大因素,且 " 这些投资已开始显现成效 "。

斑马智行进一步表示:" 往绩记录期间,我们实现了快速市场扩张,深化了与领先主机厂的合作,提升了核心软件模块的复用性与可扩展性。随着技术模块化程度提高及运营效率优化,预计将逐步释放运营杠杆。叠加搭载量增长与量产定点基础扩大,我们已具备中期实现可持续盈利的条件,正通过针对性战略推动向盈利转型。"

招股书披露,IPO 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四大方向:一是强化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的技术领导地位;二是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巩固领先优势并拓展全球市场;三是支持业务收购与扩张计划;四是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editor@cyzone.cn。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斑马智行 阿里巴巴 阿里 ai 上汽集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