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eBus的网红成长密码与隐忧。
文 / 每日财报 南黎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回暖态势,各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母婴赛道也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
近日,被誉为 " 婴儿车界劳斯莱斯 " 的 BeBeBus,正借母公司不同集团冲刺港交所,试图在高端母婴市场讲述一个高增长的故事。
从招股书披露的募资用途来看,不同集团计划将资金主要用于提升生产能力、扩大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研发新品等。
不过,在冲刺港交所的赛道上,这家靠小红书流量崛起的企业仍面临营销费用高企、研发投入不足、供应链依赖度高及人口下行等多重挑战。
对赌大限仅剩 10 个月
据港交所 8 月 15 日披露,高端母婴品牌 BeBeBus 母公司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香港主板,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目前,集团已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批准,满足上市聆讯前置要求,拟发行不超过 1618.86 万股,有望很快进入聆讯环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4 年的 GMV 计,BeBeBus 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高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持续助力。成立六年间,获天图投资、高榕资本等机构加持,完成四轮融资,估值从 3 亿元飙升至 20 亿元,实现近 7 倍增长,成长为中国育儿产品市场的知名品牌。
IPO 前,高榕创投持有不同集团 9.80% 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天图投资、经纬创投和泰康人寿则分别持有不同集团 9.24%、7.84% 和 5.15% 的股份。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集团与投资机构签有对赌协议,约定需在 2026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合格上市。若未能如期达成上市目标,将触发赎回条款,赎回价格以发行价的 100% 为基准,自发行日起按年利率 10% 计息,并叠加任何已计提但尚未支付的股息。
不同集团此番冲击上市,既是资本红利的收割,亦是生存压力的倒逼。
难讲高端育儿新故事
招股书显示,不同集团是一家专注于设计并销售育儿产品的企业,在 2019 年创立了首个品牌 BeBeBus,切入高端育儿产品市场。
自创立 BeBeBus 品牌以来,不同集团凭借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等四大核心产品,迅速切入高端育儿市场,并逐步扩展至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BeBeBus 的 " 高端 " 定位,集中体现于其出众的设计语言和定价策略。凭借高颜值和强功能,该品牌精准切中了中产家庭,尤其是新生代母亲的消费需求。其明星产品包括形似空气净化器的婴儿床、可折叠如旅行箱的婴儿车,以及采用蛋壳型座舱设计的儿童安全座椅及餐椅,均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
以婴儿推车为例,普通产品定价通常在几百至上千元,而 BeBeBus 的建议零售价介于 1980 元至 3780 元。在其天猫官方旗舰店中,价格最高的婴儿推车即便促销后仍超过万元,顶配组合的折后价格甚至高达 1.76 万元,因此被不少消费者称为 " 婴儿车界的劳斯莱斯 "。
实际上,BeBeBus 定位于高端母婴市场,这一策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高端育儿产品市场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310 亿元增至 2028 年的 458 亿元,消费升级与育儿观念转变推动了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新生儿人口持续下滑,2023 年出生人口仅 902 万人,创历史新低,为整个行业带来长期压力。
与此同时,当前消费环境更趋理性," 平替 " 趋势兴起,高端母婴市场同样承压。在行业整体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的过程中,BeBeBus 不仅面临 Babycare 等同类品牌的竞争,更要应对孩子王、爱婴室等母婴零售巨头通过整合供应链与推出自有品牌所带来的 " 降维打击 ",其成长空间面临多方挤压。
重营销轻研发,代工模式存隐患
" 高端≠高复购 ",耐用品复购率低的天然特征,令不同集团不得不重金投入营销,以维持用户触达。招股书披露,2022 年至 2024 年以及 2025 上半年,不同集团销售费用分别为 1.89 亿元、2.86 亿元、3.91 亿元和 2.24 亿元,销售费用率均超过 30%,3 年半累计花了近 11 亿元的销售费用。
其中,至少七成用于线上平台推广、线下推广及新媒体营销。根据招股书,不同集团已与超过 1.6 万个来自不同平台的达人合作,其中超过 20 位 KOL 拥有超过百万粉丝。在小红书上,#bebebus 这一话题的总浏览量过亿。
相较之下,同期研发开支仅为 0.16 亿元、0.24 亿元、0.21 亿元及 0.11 亿元,不仅占比远低于营销投入,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不同集团在中国持有注册专利中,多为设计专利和实用专利。
此外,除儿童安全座椅和部分餐椅自产外,婴儿推车、睡袋等产品完全外包给第三方,这种轻资产模式虽降低了前期投入,却也带来品控依赖设计规范与专利约束的现实问题。
该模式还伴随两大潜在风险:一是供应商高度集中。2024 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 32.6%,最大供应商占比一度接近 20%,供应链一旦受阻将直接冲击终端销售。
其二,缺乏规模效应支撑生产成本,若无法通过品牌溢价向消费者传导成本压力,企业利润空间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
尽管 BeBeBus 凭借差异化定位和社交营销在高端母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人口结构、行业竞争、供应链控制等多重考验。
能否在资本市场的注视下持续讲述 " 高端故事 ",《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