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8-25
贵安这个村有家“博士咖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车田河畔,捧一杯咖啡,望青山绿水,听蛙鸣蝉噪 …… 这样沉浸式的 " 村咖 " 体验,是近期贵安新区新兴的乡村文旅新业态场景。

8 月 24 日,走进位于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的 " 博士河谷咖啡 ",即便是上午时段,店内依然座无虚席。

事实上," 博士河谷咖啡 " 正式对外营业仅 24 天。但每天慕名前来打卡的人却络绎不绝。

质朴山水 " 村咖 " 共韵自然

坐在 " 博士河谷咖啡 " 的就餐位上,抬眼便是波光粼粼的车田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对岸则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摇曳,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据 " 博士河谷咖啡 " 主理人霍鸿浩介绍," 博士河谷咖啡 " 并非单独打造的咖啡店,而是巧妙融合进车田村花涧别苑农家乐的 " 复合型文旅空间 "。

今年 7 月,霍鸿浩在朋友的邀请下来到车田村旅居度假。结果在游玩中,意外相中花涧别苑农家乐临河的 " 边角料 " 空间。

于是,在与花涧别苑农家乐相关负责人商量后,双方一拍即合。不砸墙、不吊顶,只将农家乐临河的部分空间打造出一个全新吧台,再做一些简易改造和装饰," 博士河谷咖啡 " 就此诞生。

走进 " 博士河谷咖啡 ",简易的木质吧台散发着自然质朴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渊源。旁边的户外风格桌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游客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或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或沉浸在清凉的树荫里。

" 我们是‘轻改造、重体验’的模式,希望打造一个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咖啡空间,所以并没有进行过多复杂的装修,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风貌。" 霍鸿浩表示,村咖的卖点不只是咖啡产品本身,更是其通过场景营造带来的情绪价值和松弛感体验。

情愫初萌 " 村咖 " 梦想渐织

谈起和咖啡的缘分,霍鸿浩表示是在来到贵阳之后。

由于从小对设计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贵州大学求学期间,霍鸿浩总会和三两好友穿梭于贵阳的大街小巷,探寻那些隐藏在城市中的特色咖啡馆。

作为全国咖啡店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贵阳 3000 多家咖啡馆风格各异,或文艺清新,或复古工业,或简约现代。

每走入一家咖啡店,霍鸿浩总会深入感受咖啡文化与美学设计碰撞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四年前,霍鸿浩开始尝试自己上手做咖啡。他在学校宿舍开辟出一方小小的天地,购入了简易的咖啡器具,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咖啡探索之旅。

" 当一杯杯带着自己心血与热爱的咖啡呈现在眼前时,那种成就感就像把一株幼苗从温室成功移栽到山野,再看见它长出新芽。" 霍鸿浩说。

读博期间,霍鸿浩习惯把每一次做咖啡都拍成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没有滤镜的宿舍阳台、手动的磨豆机、偶尔入镜的实验报告边角 …… 一个个并不精美的日常,反而戳中了广大网友。

" 原来博士熬夜也冲咖啡 "" 喝了博士咖啡可以变博士吗 " 这个学位你真的需要吗,要不咱直接转行做咖啡吧 "…… 一条接一条的高赞评论,让霍鸿浩心底埋下了想要开咖啡店的念头。

如今," 村咖 " 绮梦已从美好设想变为现实,霍鸿浩也希望凭借这方小小的天地,回赠给那些仍在生活中寻找未来答案的人。

多元探索 " 村咖 " 未来可期

当一个爱好变成一桩生意,需要考虑的维度便不同了起来。

霍鸿浩认为,让一家 " 村咖 " 在开业热潮后继续保持长久的吸引力,除了自身可变的装修、用料、饮品制作之外,与其所在乡村的引流能力以及别具一格的经营业态同样紧密相连。

据了解," 博士河谷咖啡 " 所处的车田村为维持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劲头,近年来,当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并持续引进社会资本,探索建立 " 村集体 + 社会组织 " 的旅游发展模式,培育了水果采摘、民宿、问仙谷等一众项目,引各方游客前来打卡。

" 即便在旅游淡季,丰富的乡村旅游业态也能凭借多元体验留住人气,让‘村咖’经营更有底气。" 车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徐军说。

另一方面,霍鸿浩的科研背景和店内到处张贴的学术论文,让 " 博士河谷咖啡 " 自带学术滤镜,引得不少师生纷纷慕名而来。

" 围坐在河畔,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探讨,让学术交流都多了几分惬意。"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教师刘琦说。

有了人气,更要有持续发展的转化。当下,凭借自身专业所学,霍鸿浩正联合车田村积极探索 " 咖啡 + 景区 + 民宿 + 餐饮 " 套票模式,深耕 " 在地性 ",致力于让 " 村咖 " 从单纯的消费场所升级为精品文化体验空间,丰富经营业态,在乡村文旅市场中绽放独特光彩。

产业精耕 " 村咖 " 志在宏图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投身基层、走入产业一线," 学历浪费 "" 大材小用 " 成为热门话题。

但对于霍鸿浩来说,开 " 村咖 ",仅仅只是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在贵州大学林学院求学期间,霍鸿浩曾和国内众多土壤、病虫害的研究专家深入贵州省内的天然森林,通过开展生态环境考察、采集种质资源以及一系列培育实验,致力于培育出适合贵州地理气候种植的独特风味咖啡树。

霍鸿浩告诉记者,早年间,高品质咖啡豆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咖啡产业在夹缝中艰难求生。不过,近年来以云南、海南为代表的中国咖农奋起直追,实现了从鲜为人知到成为国际资本廉价原材料供应地,再到迈向本土化、精品化道路的华丽转身。

" 中国咖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我学了这么多有关植物培育的知识,当然想尽一份自己的力。" 霍鸿浩表示," 博士河谷咖啡 " 不只是一家咖啡店,也是一个平台。希望借由这个平台能结识到有同样想法的人,未来在车田村一起打造出贵州省第一个高品质咖啡庄园。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俊鹏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贵州大学 吊顶 山野 求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