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零售复苏的宏观数据背后,服装行业却相对增长乏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限额以上社零同比增长 5.0%,但服装类零售额仅录得 2.5% 的增幅。 与此同时,高端服饰消费更显疲态——贝恩预计全球奢侈品消费将下滑 2% 至 5%,中国市场已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
在消费心态趋向理性谨慎的氛围下,国内领先的轻奢品牌管理平台——赢家时尚(03709.HK)却交出一份 " 高收入、高效率、稳利润 " 的中期业绩答卷,展现穿越周期的经营韧性。
财务层面,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31.04 亿元,期内溢利 2.89 亿元,同比增长 2.17%;整体毛利率提升 0.11 个百分点至 76.41%;每股基本盈利增长 5.2% 至 42.6 分。
这一轮业绩改善的背后,离不开公司对多品牌矩阵、全渠道布局及数智化协同经营方法论的持续深耕。
1. 主力品牌稳健支撑,顶端品牌逆势增长
从品牌层面看,公司旗下八大品牌的差异化布局实现了广度与深度的双重覆盖。品牌风格上,Koradior、NEXY.CO、FUUNNY FEELLN 等分别围绕 " 浪漫、女人味 "" 简约、知性、智美 "" 酷飒 " 等风格打造独特造型语言,有效覆盖从成熟职场女性到年轻休闲群体的多元需求;价格广度上,上至轻奢品牌 La Koradior、NEXY.CO 等,下至中端品牌 FUUNNY FEELLN,差异化定价拓宽价格带,触达更广泛的客群。
今年上半年,公司多品牌矩阵呈现 " 有攻有守 " 的增长格局。其中,高定品牌 La Koradior 逆势增长,收入同比提升 9.65% 至约 2.80 亿元,收入占比也由上年同期的 7.72% 提升至 9.01%,在消费承压背景下凸显轻奢品牌韧性;主力品牌 Koradior 实现收入 10.44 亿元,同比微降 1.22%,贡献超三成营收,持续稳固基本盘。
其他品牌方面,CADIDL、ELSEWHERE、NAERSILING 等虽受调整压力影响,但降幅整体可控,收入规模均维持在亿元级别,延续对整体业绩的稳定贡献。总体来看,多品牌架构在周期压力下展现出较强的抗波动能力。
在产品端,公司聚焦提升质价比,如增加羊毛、真丝、棉等高品质面料占比,大幅减少化纤使用,契合当前消费者对品质与环保的双重需求,并带来积极成效:会员复购率及连单率已连续三年提升,爆款打造数量亦逐季增长。
从根本来看,多品牌差异化沉淀长期价值,产品持续提质增强消费黏性,使赢家时尚在弱复苏周期下依旧发展稳健,也为未来需求回暖预留更大增长弹性。
2. 多渠道差异化定位,数智化赋能全链提效
从渠道表现看,赢家时尚通过多渠道差异化定位与全域运营逻辑,逐步形成了线下提质、线上放量的双向增长格局。
首先在直营渠道,面对近年来消费疲软的挑战,公司放弃门店数量的盲目扩张,转而实施 " 开大店、提店效 " 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提升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占比,聚焦单店效能提升,这两类门店店效分别同比提升 12.68% 和 6.78%,店效改善势头良好,渠道韧性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加速崛起,成为驱动业绩的重要引擎。报告期内,天猫、唯品会等传统电商平台均已进入亿级体量,公司同时发力私域 EEKA 商城,并强化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新平台运营,整体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公司电商渠道总收入同比增长 8.88% 至 5.95 亿元,其中抖音业务增长 14.25%,视频号微信生态同比增幅更是高达 136.45%。
在 AI 加速重塑时尚产业链的当下,赢家时尚率先切入 AI 时尚设计,将重点打造 AI 时尚设计新赛道,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产品研发与供应链管理,抢占技术制高点。
此外,公司加速完善数字化底层架构,提升内部管理效能。一方面,搭建资金、销量、开店及定价策略预测模型,为管理层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升级 BI 系统,打通全渠道库存,实现智能库存管理。
通过中后端的数智化改革,公司实现了从产品研发、供应链到经营决策的全链路效率跃升,与前端的品牌差异化布局形成合力,共筑起公司穿越周期、长期稳健发展的双重护城河。
3. 结语
最后回到市场层面,截至中期财报披露日,公司股价收报 7.34 港元,对应 TTM 市盈率仅 9.87 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23.71 倍;广发证券于此前研报中维持公司 " 买入 " 评级,并给予其 11.42 港元目标价,对应保守估算股价仍有近六成的合理上行空间。
在 " 高收入、高效率、稳利润 " 的逻辑支撑下,赢家时尚当前的估值水平兼具安全边际与弹性空间。未来,随着消费环境逐步趋暖,公司有望凭借多品牌矩阵、全渠道布局以及数智化运营能力,释放更大的业绩弹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