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宁工作室 08-25
上海绿牌新政传闻引发质疑声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 纯电续航 400 公里以上混动车型,可获上海免费绿牌 " ——近期,这则官方尚未确认的传闻,在社会上被传得沸沸扬扬,引来一片质疑。

有消息称,上海市发改委近期正围绕绿牌新政,进行紧锣密鼓的内部研讨,会议室高频次夜间办公场景,暗示着政策推进节奏加快,而研讨的明确方向是,把纯电 400 公里续航作为混动车型纳入绿牌的核心标准。

地方政策调整,从来就不是一次简单的规则变更,客观上会造成市场利益重新分配,带来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格局重构。

" 我认为(这个政策)不可能。" 一位汽车领域资深专家表示," 上海纯电车销量占比本来就不低,没必要再用牌照政策去助推混动技术。若真有这个政策,更像是为上汽量身打造的,"

这位专家说:" 比如上海市政府牵线的尚界,就有增程车型,但尚界 H5 增程版搭载 37 度电池,纯电续航只有 230 公里,和 400 公里的门槛差得远。"

上海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是汽车主销城市。若传闻中的新政策一旦落地,那么,很多车企会因现有产品不符合要求,而触动核心利益。

" 要是真的,那影响可不小。" 一些行业人士担忧其他地方政府为拉动本地销量或扶持特定车企,也盲目跟风推出类似政策,进而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因为干预了市场正常销售规则。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章弘直言不讳地说,传闻中的政策可能对本地车企有所偏向,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嫌疑,不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精神。

" 如果政策红利过度向少数车企倾斜,那就排除了中低端混动车型参与公平竞争,也未充分考虑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需求,以及各类消费群体的实际诉求。新政需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完善。" 章弘说。

" 上海新政策若落地,行业肯定将扎堆上 400 公里增程、加大电池。但用户需求不同,上大电池会增加很多成本,不少人根本用不上,现在一些纯电车还在退回到 300 公里续航呢。" 一位车企人士也持反对观点。

他无奈地说,企业做汽车得有定力。" 如果想进上海市场,就得卷续航;如果瞄准低线市场,即使是那些纯电续航 100 多公里的混动车型,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传闻中的上海免费绿牌新政策是否科学合理?会对全国汽车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它会倒逼车企加大对混动技术的研发投入,还是会引发一场为凑续航改参数的短期竞赛?

政策导向生变?

目前,对传闻中的政策,社会争议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真实性如何界定。

新政策是否会强制车企公开车辆实际路测续航数据?众所周知,很多车型标称的纯电续航里程出自实验室参数,但在日常使用中,新能源汽车连纯电车的续航都大幅缩水,遑论更复杂的混动车型。

二是如何防范政策套利。

怎样避免部分车企搞突击改款?一旦政策落地,有些车企可能不做实质性的技术升级,只通过调整参数,就仓促推出所谓纯电续航 400 公里的增程版车型。

上海现行绿牌政策有效期截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而据称此次新政细在今年 9 月前确定。如此紧迫的时间窗口令人颇觉突然。

目前来看,如果政策属实,两类群体最可能受益:一是长期摇号未中的消费者,二是已有纯电续航 400 公里及以上混动车型的汽车品牌。

对消费者而言,政策调整将带来更多免费获绿牌的选择。上海燃油车牌照均价常年超 5 万元,若混动车型被纳入绿牌范围,购车用户能节省 5 万多元,这肯定是个福音,尤其是那些需要长续航又看重用车成本的群体。

从车企来看,当前符合这个续航门槛的在售混动车型少之又少。插混方面,一般纯电续航超过 200 公里就不错了。增程方面,现在仅有刚上市的智己 LS6 增程版(纯电续航 450 公里)、尊界 S800(纯电续航 400 公里)符合条件。

一旦传闻政策落地,这两款车型将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但后者售价高达百万元,寻常家庭不会考虑。难怪很多人都质疑新政策专为智己 LS6 增程版定制,摆脱不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

比如,有网友直言 " 这像给本地车企开绿灯 ",认为政策可能向以上汽为代表的本地车企倾斜。还有人担忧,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会引发外省市反击,影响上海车企在外地的销售环境。

还有网友提出:"400 公里纯电续航的混动车,体型会不会太大?"" 实际用车时续航不能达标,该当如何?" ……

2023 年,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其中明确规定: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这个政策清晰传递了资源向纯电车型倾斜的导向。一直以来,该政策是汽车行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基本认知和预期。

假如现在突然对纯电续航 400 公里及以上的混动车型放开绿牌限制,那就与 2023 年确立的政策导向有所不同。这就引发了政策核心评判标准是否科学的争议——仅以单一续航里程作为衡量车辆环保性能的依据,是否缺乏足够严谨的科学支撑?

因为,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采用 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基本上都是实验室理想环境下的模拟测试结果,与用户实际用车场景下的续航结果相去甚远。

以某款官方宣传纯电续航 410 公里的纯电车型为例,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其实际续航直接降至 250 公里以下;若同时开启空调、座椅加热等用电设备,续航会跌破 200 公里。

这种悬殊之差,会使 400 公里这个准入门槛沦为形式化标准。这种划分既无法真实反映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的实际环保水平,也难以对消费者选购真正低碳车型形成有效指引。

" 这政策要是真的落地,那明摆着是地方保护,等于给上汽的产品定向发绿牌。" 一位外地车企负责人对帮宁工作室直言,现在绝大多数车企的混动车型,在短期内无法跟上 400 公里纯电续航的政策要求,让上汽起码能抢一年市场。

" 我们短期没对应的产品,没法快速应对,在上海那边只能接着卖纯电,再推点置换车。" 他说," 要是在一年内,我们这些品牌的混动都跟不上纯电续航 400 公里的政策标准,估计也不会硬着头皮去做了。"

是否科学公平?

上海新政策传闻一出,就有汽车行业人士质疑其是否科学、是否公平等。

其一,推高成本与资源消耗,背离初衷。

为满足 400 公里纯电续航要求,车企不得不给混动车装更大电池。

成本方面,大容量电池会使相关混动车售价上涨 2 万 -5 万元。这和降低消费门槛、鼓励新能源普及的政策初衷相反,反而会加重消费者的购车负担,削弱消费意愿。

资源消耗问题更突出。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本就稀缺,且开采冶炼能耗高、污染大。新政之下,车企为凑 400 公里续航,可能盲目扩大电池,这是对稀缺资源的过度消耗。

根据行业数据,一款混动车的纯电续航如做到 400 公里,其耗锂量相当于 3 辆纯电微型车。这完全偏离了新能源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资源的核心目标,形成为了环保反而不环保的矛盾。

此外,如果政策落地,会打乱市场和行业发展节奏。2023 年上海取消插混绿牌后,当地纯电车销量占比从 2022 年的 68% 升至 85%,政策引导消费者偏好、车企研发都向纯电聚焦,多数车企已投数十亿搞纯电研发和配套,整个市场已适应了偏向纯电的方向。

如果现在政策突然向高续航的混动车倾斜,等于让市场急转弯:消费者要重新考虑是选纯电还是混动,之前的购车计划全被打乱;车企可能放慢纯电研发,转而去搞混动车的电池扩容,不仅浪费前期投入,还可能延缓行业纯电转型,打破市场良性循环。

其二,权益差距悬殊,社会公平受损。

传闻中的新政以 400 公里续航作为绿牌混动车的硬性标准,将在购车权益方面,让不同用户产生巨大落差,引发社会公平争议。

2023 年上海取消插混绿牌后,当地插混车销量暴跌近八成。以比亚迪某款热门插混车为例,政策调整前一年销量超 1 万辆,调整后直接降至 8016 辆,萎缩明显。

若此次政策突然转向,仅向纯电续航 400 公里以上的混动车型发放绿牌,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政策公平性。

一方面,该标准将让很多当地消费者和全国汽车企业难以享受绿牌权益。

按照目前行业普遍水平,1 度电池约能支撑 6-7 公里续航,400 公里需要约 57 度电池。

以当前 1 度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约 500 元、三元锂电池约 700 元的成本计算,57 度电池的成本是 3 万 -4.5 万元。叠加混动系统的构造成本,传闻新政策框定的纯电续航 400 公里的混动车,售价大概率都在 20 万元以上。

这显然抬高了上海消费者的购车价格门槛,增加了购车成本。

从行业来看,这尤其会对那些汽车国企甚至央企的业绩造成冲击。不同于造车新势力,这些汽车国企甚至央企的混动车型多在 15 万 -20 万元区间。在上海新政下,他们的主力产品直接被排除在绿牌权益之外,市场空间遭遇压缩。

另一方面,传闻新政策以 400 公里续航为唯一划分标准,会导致权益与成本极端失衡。

比如,同样为混动车,假如一款纯电续航为 390 公里,另一款为 410 公里,它们之间仅有 20 公里续航差距,却面临约 10 万元的牌照费差异。20 公里的续航差距,在使用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却两款车会因新政策,被生生分隔在天堂和地狱。

也许有人认为,把混动车纯电续航拉长就能大幅减碳,但真实数据并非如此。欧盟《乘用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明确指出,就算用得再规范,插混车全生命周期排放也是纯电车的 3 倍。

一位车辆排放领域的工作人员坦言,高续航并不等于真减排。纯电续航 400 公里的混动车,实际环保作用可能还比不上 300 公里续航的纯电车。

尚未官宣的上海绿牌新政,引发关于社会公平、车企利益、市场秩序、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质疑。

" 新能源汽车应该回归理性的市场竞争了,不应该再由政府政策出手。政府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废旧电池回收、电动汽车火灾控制、新能源汽车可维修性提高等。"

前述资深专家建言,当前市场竞争激烈,车企第一目标是短期盈利,确保能活下来,基本不考虑太长远的事情。" 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才是最需要政府出手治理的课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竞赛 上汽 发改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