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清华姐姐,"学霸说保险"创始人秋阳~
估计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个月底保险预定利率要下调的消息——
重疾险、定寿保费可能要涨,
理财险的收益也会往下走。
所以这段时间好多人都在赶着投保,
想趁这波省点钱、多赚点收益。
不过啊,要是你是第一次接触保险,
我建议先花几分钟问问自己:
愿意花多少钱买保险?
想用保险解决什么问题?
有哪些特别在意的点?
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不仅能帮你少走弯路,还能省下好多钱。
何乐不为?
愿意花多少钱买保险?
你买保险的时候,肯定有人问过你这么一个问题:你的预算是多少?
我相信10个人当中至少有8个人回答:我没想过。
这时一些无良销售——
哦你不懂啊,那我给你科(坑)普(你)一(没)下(错),xx原则、xx定律。
反正你也不知道好坏,多贵的我都推荐给你,你买多点,我佣金也高点。
如果你回答太贵了,那我就给你降一些保额,保费不就少了嘛。
都不用我吐槽,随手翻了一下知乎,掉这坑里的人真的太多了,唉~
买保险前的"灵魂三问"
咱买保险,是为了能在意外发生时有效转移风险,而非增加负担。
比如一个家庭年收入才八万,你搞出一大堆理论说每年要花两万买保险,这现实吗?
狗听了都摇头
那么在买保险的预算上,到底多少钱才合适?
答案是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8%-15%(不包括理财类型保险)。
但是,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切忌生搬硬套。
实际要根据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构成、资产负债情况、个人特性等多个维度共同出发,上下调整。
想用保险解决什么问题?
从业这些年,很多朋友都会直接拿着各家产品问我意见,或者叫我直接推荐产品。
我第一句话是:你买保险是想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靠谱点的回答有:
老公工作压力很大,想给他买个重疾险。
考虑到经常要出差,想买个意外险。
但更多听到的是:
他们说这个产品最好。
我快过生日了是不是得赶紧买。
我想给孩子买份保险。
甚至问有没有什么都能保的保险......
唉~你得想明白呀,保险相当于一个财务工具,它最基础的作用是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比如最常见的,得个大病,大把大把的花钱不说,收入来源也中断了。
这时,医疗费用怎么办?家里人的生活费怎么办?
你怕不怕?
买个重疾险,真要是得了大病,起码也能拿个三五十万应个急,不至于卖房卖车搞什么水滴筹!
同样道理,万一不幸人没了,留下家里老的小的没人照顾,你担心不担心?
买个定寿,起码活着是家里的印钞机,倒下也是一堆人民币!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
总而言之,你得先知道四大险种各自的作用。
买保险前的"灵魂三问"
你怕什么?担心什么?什么就是保险应该解决的问题!
比如家族有遗传病史的——
很多高发疾病都与家庭遗传有关,像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等。
如果能买上保险,那肯定要加强这方面的保障。
家族有癌症病史,那癌症最好买可以多次赔付的,这样一来就算癌症复发、持续、转移了,还能再拿一笔赔付款。
毕竟抗癌十年,二十年的案例不在少数,你去中国抗癌协会上搜搜就知道了。
比如更看重品牌的——
人们在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时,会更倾向于相信大公司、大品牌,这很正常。
像平安、太平洋、国寿这些公司,销售人员众多,加上每年花很多钱做广告,品牌知名度肯定更好。
但问题是,保险是完全按照条款来赔的。
产品A卖1万,产品B卖6千,条款都是赔保额50万。
出险时,无论你买的是产品A还是产品B,赔的钱都是一样的。
每家保司都有好产品和烂产品,不存在选择知名品牌,就一定能买到最好的产品这种情况。
所以啊,买保险不要过于纠结公司的问题,产品好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要是你真有"大公司情结",愿意每年多掏几千元买个知名度,那我也没有意见。
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不过经历不同,选择不同罢了。
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想避免踩坑的最快方法,无疑是找个懂行的专业人士好好咨询一番。
OK,这三个点理下来,思路就很清晰了。
你能很快辨别出给你推销保险的到底是人是鬼。
到底是真为你好还是在满嘴跑火车?
好了,以上就是我想给大家的一些诚挚建议。
想要买保险或有任何保险相关疑问,
可以找我小助理聊哈:
推荐阅读:
关于秋阳
保险理念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财务规划,保本、升值
健康告知
理赔
这些你一定也感兴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