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8 月 25 日时代电气(68818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召开分析师会议,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西部证券、广发证券、第一上海证券、天风证券、国金证券、浙商证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证券、长江证券、浦银国际证券、瑞银证券、碧云资本、大成基金、博时基金、中银基金、前方基金、新华基金、中欧基金、光大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创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上半年铁路板块招标和交付情况具体什么状况?国铁刚发的 210 组动车组大单交付节奏怎样?" 十五五 " 期间铁路投资有何展望及新机遇?
答:2025 年 1 月国铁集团招标机车 120 台,7 月 25 日再次招标机车 335 台,至此,国铁集团全年机车招标已达 455 台,超过去年的 360 台。2025 年 4 月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 68 组,8 月 19 日再次招标动车组 210 组, 至此,国铁集团全年招标动车组数量已达 278 组,超过 2024 年全年的 245 组。最近招标的 210 组动车组预计大部分会在年内交付,根据项目进度或许有少部分明 年交付。根据 2020 年 8 月 3 日国铁集团发布的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及国 家 " 十四五 " 铁路发展规划等权威文件, " 十四五 " 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增长至 17 万公里,其中高铁 5 万公里左右,普速铁路 12 万公里。到 2035 年,全国铁路网运营里程 达到 20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 7 万公里左 右。根据这些文件所述,未来 10 年高铁和普 速铁路分别还有 2 万公里和 1 万公里的增长 空间,高铁增速将超过普速铁路。预计 " 十 五五 " 期间铁路建设将从大规模扩张转向路 网的补强和优化,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通道 建设、区域互联等将成为铁路建设的重点, 提升整体交通网络战略支撑能力,此外深化 国际交通合作支撑 " 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都会给铁路装备产业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问:上半年半导体板块具体经营情况请介 绍一下。是否能够结合贵司已有能力介绍在 已有板块中的行业地位情况,以及对行业的 展望及发展思路。
答:2025 年上半年半导体公司收入约 24.40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 20.48 亿元同比增 长约 19.14%,其中双极器件收入约 2.58 亿 元,同比减少约 35.01%, IGBT 收入约 21.82 亿元,同比增长约 32.16%,其中高压 IGBT 收 入约 4.2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54%,中低压 IGBT 收入约 17.63 亿元,同比增长约 28.50%。功率半导体行业地位持续稳固提升,其 中在轨道交通、新型电力系统领域持续处于 主导地位,市占率均超 50%,国内第一;在新 能源汽车功率模块国内市占率 13.6%,国内第 二;新能源发电(风光储氢)国内市占率约 20%,国内第二;此外,公司也在持续进行产品型谱拓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受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节能减驱动,功 率半导体市场容量持续处于增长趋势,尤其 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催生大量的高 压产品需求。但近几年,随着行业产能增 加,尤其是在中低压领域(新能源汽车、新 能源发电等),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时代电 气半导体产业板块基于 IDM 产业发展模式, 产品覆盖范围广,在高压产品领域具有传统 优势,且在中低压产品领域聚集了大量的国 内外优质客户资源,具备长期竞争能力。
问:公司本报告期部分扣非后的指标均有 较大幅度增长,注意到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减 少,具体原因是什么?公司如何应对此类收 益对公司的利润的冲击?同时注意到公司的 最终控制方中国中车 2025 年半年度业绩大幅 增长,公司半年度业绩增幅与中国中车存在 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扣非后的归母净利 润约 15.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37.04%,驱动公司扣非后的每股收益和扣非 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扣非指标的增长,一方面由于公司收入 规模的扩大带来毛利润的增长,2025 年毛利 润约 39.1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0.50 亿元,增幅 36.72%。另一方面是非经常性损 益的减少,主要由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 助大幅减少,2025 年半年度该部分较上年同 减少约 2.76 亿元,降幅较大。该变动主要由 于与收益相关的科研补贴于 2024 年上半年随 科研项目的结题而结转进损益,而本年半年 度暂无大额项目结项确认损益。面对这一变 化,公司持续致力于经营创效,秉持 " 高质 量运营、高效率经营 " 的发展理念,在日常 经营活动中挖潜。从 2025 年半年度经营业绩 也看得出,公司归母净利润仍然保持稳健增 长,非经常性损益的减少也不会给公司的业 绩带来显著负面影响。关于公司业绩增幅与中国中车存在差异 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公 司作为轨道交通电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先进 制造企业,核心产品是牵引变流系统,产品交付时点均早于整车交付。第二,随着公司 同心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开展,新兴装备业务 的占比也持续提升。就 2025 年半年度收入结 构而言,新兴装备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 的 43%,而中车 2025 年 1 季度收入新产业占 比仅为 31%。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公司 业绩增幅与中车股份的存在差异。
问:请问上半年城轨市场招标、交付情 况?下半年及未来的招标和交付预期怎样?城轨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公司产品布局如何?
答:截至 6 月 30 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牵 引系统总计招标 1054 辆,公司中标 772 辆, 去年同期国内城轨牵引系统招标 1151 辆,公 司中标 752 辆。受政府债务、客流强度、本 期规划完成比例等因素影响,轨道交通线网 规划放缓,新造市场容量下行。但同时早期采用进口品牌的关键系统也 出现停产、备件周期长、价格昂贵等问题, 改造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运营车辆逐年 增多,检修业务需求增加,所以在既有业务 布局之下,公司同步也成立了专门负责检修 业务的团队,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检修及改造 市场需求。同时丰富城轨检测设备等产品, 如在线检测产品及检测网络等,通过产品的 多型谱与多样性来弥补招标量下滑的影响。
问:请介绍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产业的 中标情况,交付情况,财务状况。目前海外 市场开拓情况请介绍。
答:尽管 136 号文的发布对新能源市场产 生了深远影响,但得益于自身高质量的 " 产 品 + 服务 " 和良好的产业链生态竞争力,上半 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产业中标量和交付量同 比均实现大幅增长,财务状况良好。其中光 伏逆变器国内中标超 15GW,地面电站领域国 内排名行业前三,公司首款液冷集中式储能 变流器— 2.5MW 单支路 PCS 产品通过新国标认 证与测试,订单超 2GW。变流与控制技术是公司的根技术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同心多元的创新战略,为用 户、行业、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变流装备。
问:能否对公司海工装备业务情况做个介 绍?全年展望如何?
答:2025 年中期,公司海工装备业务收入 约 4.23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 4.05 亿元小幅 上涨 4.37%。2025 年国内海工市场在持续两 年大规模装备采购之后,市场需求存在放缓 可能,但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海上风 电和逐步复苏的油气市场仍将为 ROV 和水下 挖沟机等海工装备带来新的市场需求,预计 公司海工装备业务在 2025 年仍将持续增长。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进一 步加速,深海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呈现绿色 化、电动化、无人化和智能化趋势,深海经 济、海底采矿、海底通讯、海上风电等行业 的发展将为公司海工业务带来进一步增长空 间。公司电动 ROV 的开发成功引领了市场发 展,SMD 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成功电动化作业 级 EROV 供应商,获得市场青睐,客户新增 E-ROV 需求不断增长,2025 年上半年获得 E-ROV 首个订单。此外,SMD 服务业务达到历史新 高,售后服务市场随着新造装备的大量交 付,迎来服务市场的显著增长,未来 3 年预 期将持续较快增长。
问:请介绍半导体板块目前的产能布局情 况。宜兴和株洲产线具体的进展情况,公司 预计这两条产线何时能达成盈亏平衡。
答:宜兴基地 8 英寸 IGBT 芯片线已于 2025 年 6 月底达成了 3 万片 / 月的设计产能,上半 年芯片和模块的出货量持续走高,但受市场 竞争加剧,以及产线爬产期的折旧影响,宜 兴基地 2025 年要实现盈利仍然面临很大挑 战;株洲产线是 8 寸 SiC 产线,目前正在持 续进行设备搬入,2025 年底有望实现产线拉 通。SiC 方面公司已经拥有一条 6 英寸 SiC 芯 片产线,当前已具备年产 2.5 万片 6 英寸 SiC 芯片产能。公司 SiC MOSFET 覆盖 650V-6500V 电压等级,适合高频 / 大功率密度系统要求, 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 混合动力汽车、不 间断电源(UPS)、风力发电、光伏逆变器、 船舶运输、铁路运输、工业、智能电网等领 域。公司 SiC 产品(SBD)在光伏领域批量供货,SiC TO 器件在充电桩、OBC、电源检测等 领域批量供货。2025 年上半年,公司首次完 成车规级 SiC 模块小批量交付。
问: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公司坚持以专业化做精做优轨道轨道 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两大领域,持续保 持高研发投入强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勇 闯无人区,持续巩固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核心 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为股东创 造可持续价值,全面实现公司的稳健发展。公司通过规范的内部管理流程、详尽的规章 制度和严格的审计制度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 理体系,并建立了董事会负责的 ESG 管理、 评估和披露体系,继 2023 年 11 月斩获国新 中证 ESG 金牛企业峰会 "ESG 百强企业 " 和 "ESG 央企 50 强企业 " 两个奖项之后,2024 年又荣获 ESG 金牛奖央企五十强、上市公司 ESG 最佳实践奖等重磅 ESG 奖项。在公司高效运营的同时,公司极其重视股东 回报。自 2006 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一 贯保持了稳定的分红政策,每年分红总额占 当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保持在 20% 以上,随着 公司业绩稳健发展,每股分红逐年提 升,2021 年 9 月 7 日公司登录 A 股科创板之 后,分红比例提升到 30% 以上,2023 年提升 到 35.45%,2024 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 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1 元(含税),合计派发 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 13.69 亿元,约占公 司 2024 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的 36.98%。2025 年 6 月 28 日公布的 2024 周年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了公司未来三年 (2025 年 -2027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的议 案,未来三年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不 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35%,三年累 计不低于 105%。在资本市场低迷时,积极通过行动向市 场传递信心。从 2023 年 9 月开始,公司股东 中车香港资本增持公司 H 股近 2400 万股,控 股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 愿延长其持有的约 5.9 亿股 A 股锁定期 12 个 月至 2025 年 9 月 6 日并增持公司 A 股约 141 万股,2024 年 1 月,公司回购 H 股 469.68 万股并于 2024 年 4 月 16 日注销。2024 年 12 月 -2025 年 6 月,公司共回购 H 股 5359.17 万 股,并完成注销。公司的已发行股份数目进 一步减少为 1,357,948,412 股(其中包括 489,040,900 股 H 股和 868,907,512 股 A 股)。2025 年 6 月 28 日公布的 2024 周年股 东大会和 2025 年类别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了授 权公司董事会进行 H 股回购的一般性授权议 案,公司将在授权范围内视情况择机继续展 开回购。
问:请介绍下汽车电驱产业上半年经营情 况。结合目前行业极度内卷的背景下,公司 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今年上半年,中车电驱累计交付电驱 系统及部件产品 25.8 万套,同比增长 10.1%;完成销售收入约 9.99 亿元,同比增 长 1.32%。受株洲零碳产业园基地搬迁等因素 影响,产线处于调试、爬坡状态,上半年, 交付量、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市场排名出现 了一定程度下滑。下半年,随着产能的逐步 提升,产品交付量和销售收入预计将较上半 年有较大提升。当前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1)坚持品牌 向上,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上半年,中车 电驱持续深化品牌向上策略,加大市场开拓 力度,新突破奇瑞等 2 个新客户,累计获取 项目 20 个,其中包括某客户首款国产纯电自 研项目电控产品订单和中高压平台总成产品 订单,混动项目、系统项目等高价值产品较 上年度有大幅提升。截至 6 月末,中车电驱 已进入大众、丰田、通用、一汽、上汽等车 企,主流车企占比超过 70%,配套车企超过 14 家,搭载中车电驱的产品的汽车超过 200 万台。(2)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行 业领先的自主电驱解决方案。中车电驱持续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年均研发投入比超 10%,构建了上千人的研发队伍,打造了拥有 超高转速试验台、超大吨位振动试验台等国 际领先实验室,重点突破 " 材料 - 器件 - 算法 - 测试 " 四大底层基础技术," 电机 - 电控 - 齿 轮箱 " 三大部件应用技术,以及自主电驱系 统深度集成技术,构建了从组件 - 部件 - 系统全栈自研多元电驱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动 力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零碳认证四 证齐全的电驱系统产品,被客户评价为最懂 部件的系统供应商和最懂系统的部件供应 商。在产品平台方面,上半年,中车电驱深 入推进第五代产品平台的开发,其中超级增 程二合一、超级混动五合一、超级纯电多合 一电驱总成已完成样机试制,分布式电驱研 发进展顺利。新一代五合一产品较上一代产 品减重 14Kg、CLTC 效率达到了 93%。在前沿 技术创新方面,基于第五代产品平台,开展 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底层技术进一步夯实。(3)持续推动国际化进程,扩大全球业务版 图。借助中国中车全球化布局优势,中车电 驱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一是 " 搬链 出海 "。中车电驱已在印度尼西亚设立首个 海外基地,为上汽通用印尼工厂提供电驱产 品配套,同时辐射东南亚市场,基地计划今 年三季度投产。二是 " 共链出海 ",依托中 车海外客户资源,以合资车企为突破口,开 拓海外市场项目。上半年,中车电驱与上汽 通用、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车企合作,获 得增程器、电控、电机定转子等项目,并通 过这些项目锤炼匹配海外市场产品高压化、 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能力。三是 " 协 链出海 "。中车电驱依托中车时代新材(博 戈)、全球多地研发中心等,深入推进海外 市场开拓,产品已出口欧洲、巴西、越南等 地。在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 车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但当前, 汽车市场已跨越规模化扩张的 " 伪成熟 期 ",正迈入以结构性淘汰为特征的 " 深度 整合期 "。目前,电驱市场格局初定,汇 川、联电已进入第一梯队,公司处于第一梯 队边缘,头部企业通过扩大产业规模持续扩 大自身竞争优势。中车电驱将保持战略定 力,坚持投入,不断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市场规模和地位。
问:公司传感器业务恢复增长的原因?
答:公司传感器业务一直在轨道交通领域 占据优势,产品覆盖范围最广,系统应用经验同行领先,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传感与测 量技术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近年来大力 发展新能源传感器,聚焦光伏、汽车、风电 等行业,致力于成为清洁能源能量变换与高 效利用传感测量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 年受光伏行业需求下滑和汽车项目衔接不均 衡影响,公司传感器业务有所下滑。2025 年上半年,公司传感器业务收入约 2.36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 1.36 亿元增长 73.80%,已接近 2023 年同期 2.57 亿的水 平。主要源于光伏业务有所恢复,新品导入 也实现突破,同时汽车传感器获得新的项目 定点。目前公司在光伏领域已经与全球排名 头部客户形成全面合作;在汽车领域成为电 驱电控子领域头部客户的最大供方;在风电 领域,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行业领跑地位。
问:今年上半年检修业务情况?按机 车、动车和城轨拆分的比例是多少?
答:上半年检修收入 15.67 亿元,同比增 长 47%。其中,城市轨道收入占比约 10%-20%,机车与动车收入占比大致各占剩余的一 半。今年检修市场还处在高位增长的局面, 未来城轨市场将逐步进入新造和检修并举的 状态。去年城轨检修订单超 8 亿元,今年上 半年城轨检修订单 2 亿元,且在上海实现跨 平台检修。
问:株洲 8 英寸碳化硅产线 2026 年投产 后,主要下游应用领域有哪些?株洲 8 英寸 碳化硅产线的月产能或年产能规模大概是多 少?
答:产品前期验证与投入覆盖新能源汽 车、混合动力汽车、不间断电源、风力发 电、光伏逆变、船舶运输、铁路运输、工业 智能电网等领域,目前新能源车是碳化硅应 用的主流行业。目前规划投入的月产能在 1.5 至 2 万片之间,将处于分批投入阶段。
问:针对服务器电源对第三代半导体的 需求,公司在氮化镓等领域是否有布局评 估?长期财务影响如何?
答:公司对半导体板块有长期布局,愿景 | | 是成为中国一流、世界头部的工业半导体企 业。但目前相关财务影响及未来投资走向尚 不明确,无法量化回答。
时代电气(688187)主营业务: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
时代电气 2025 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122.14 亿元,同比上升 17.95%;归母净利润 16.72 亿元,同比上升 12.93%;扣非净利润 15.88 亿元,同比上升 37.04%;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76.77 亿元,同比上升 19.8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0.4 亿元,同比上升 12.6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9.91 亿元,同比上升 42.02%;负债率 36.39%,投资收益 -1240.73 万元,财务费用 -1.78 亿元,毛利率 32.01%。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3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3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63.5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7147.65 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16.57 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