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8-26
物理AI里程碑?英伟达如期发布机器人“新大脑” 实时推理能力迎来飞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科创板日报》8 月 26 日讯(编辑 宋子乔) 英伟达机器人 " 新大脑 " 如约而至。美东时间 8 月 25 日,英伟达正式推出新一代专为物理 AI 和机器人开发者设计的计算平台 Jetson Thor,包括开发者套件 Jetson AGX Thor 和量产模组 Jetson T5000、带有丰富接口的参考载板、带风扇的主动式散热器及电源适配器

该机器人计算平台专为生成式推理模型打造,基于最新的 Blackwell GPU 架构,可提供高达 2070 FP4 TFLOPS 的计算性能,比前代 Jetson Orin 提高至 7.5 倍,CPU 性能提升至 3.1 倍,同时能效提高至 3.5 倍,内存容量提升至 2 倍,能够在端侧实现实时处理高速传感器数据并执行视觉推理,在端侧设备上同时运行多个生成式 AI 模型,最大限度降低对云端的依赖,适用于通用机器人任务等复杂应用场景

英伟达表示,这款全新的机器人计算机将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机器人系统的 " 大脑 "。除人形机器人外,Jetson Thor 有望为各类机器人应用提速,包括手术辅助机器人、智能牵引车、配送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及视觉 AI 智能体等。

Jetson AGX Thor 开发者套件的美国起售价是 3499 美元,购买 1000 片以上量产模组的单价为 2999 美元,即日起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客户开放销售,中国售价尚未公布。

英伟达的目标:强化机器人实时推理能力

数据显示,Thor 能在 200 毫秒内给出第一个 token 响应,每秒能生成超过 25 个 token,这个速度已经能支撑实时人机对话。

Jetson Thor 是如何实现机器人实时处理端侧需求的呢?

除了 GPU、CPU、存储、带宽等硬件升级,Jetson Thor 还通过 Jetson 软件栈优化,可满足实时应用对低延迟与高性能的需求,且支持所有主流生成式 AI 框架与 AI 推理模型,实时性能优势显著。这些模型包括 Cosmos Reason、DeepSeek、Llama、Gemini、Qwen 等通用模型,以及 Isaac GR00T N1.5 等机器人专用模型,开发者可轻松在本地开展模型实验以及运行推理。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头部机器人公司已采用 Jetson Thor。

Agility Robotics 将其应用在其第五代机器人 Digit 上,并计划将 Jetson Thor 作为第六代 Digit 的计算核心,优化客户仓库与工厂的运营效率;波士顿动力将 Jetson Thor 集成到其人形机器人 Atlas 上;Figure、Amazon Robotics 也是首批使用者……

国内公司中,联影医疗、万集科技、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都已经率先使用 Jetson Thor。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兴兴表示:"Jetson Thor 带来了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赋能机器人更强的敏捷性、更快的决策制定以及更高的自主水平,这对于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导航与交互至关重要。"

银河通用创始人兼 CTO 王鹤则透露,其 G1 Premium 机器人在采用 Thor 后,运动速度和动作流畅性有了显著提升。

另外,英伟达表示,研华科技、Aetina、ConnectTech、米文动力、天准科技等硬件合作伙伴,正打造具备量产条件的 Jetson Thor 系统,这些系统拥有灵活的输入输出接口、定制化配置,并能够提供多种形态规格的产品和服务。

今年以来,黄仁勋已经多次表态称," 下一波浪潮是物理 AI。"

在他看来,AI 已经经历了三代技术范式的转移,从意识 AI(Perception AI)到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再到目前的代理式 AI(Agentic AI),接下来将是物理 AI(Physical AI),也就是机器人的时代。

根据英伟达的解释,物理 AI 是指使用运动技能理解现实世界并与之进行交互的模型,它们通常封装在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利用物理 AI,自主机器能够感知、理解并在现实世界中执行复杂的操作。

在近日的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英伟达 Omniverse 和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 Rev Lebaredian 曾提到,物理 AI 将撬动万亿美元级的市场。

国投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英伟达机器人 " 大脑 " 是其重磅新品,AI 加持下机器人智能化持续突破,英伟达提出机器人需要的三台计算机:

①训练计算机。教会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识别物体并规划复杂动作等,这类训练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只有依靠专门的超级计算基础设施才能实现。

②仿真与合成数据生成平台。开发者可利用 Omniverse 和 Cosmos 生成海量基于物理特性的多样化合成数据。

③运行时计算平台。机器人搭载的推理计算机需要运行多模态 AI 推理模型,才能让机器人与人类及物理世界进行实时、智能的交互。

该机构认为,此架构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在这三个环节中都有望形成新的产业链。建议关注:机器人控制器厂商智微智能、天准科技;机器人端侧算力厂商地平线、云天励飞;物理 AI 与仿真与合成数据厂商索辰科技,动捕系统厂商凌云光;机器人小脑操作系统东土科技等。

国内市场,近期智元表示机器人明年会有数万台的出货,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10000 台订单(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诞生以来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东方证券对此认为,市场规模的扩张反而会导致厂商份额更加分化

首先,机器人销量倍增是来自场景增加而非传统场景内放量,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传统场景包括科研、展示等场景,其天花板受限于院校数量,所以其认为未来行业放量将基于开发出更多的场景,如工业智造、物流分拣、安防巡检、纺织服装、康养等;

第二,人形机器人的 " 新场景 " 也正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的 " 传统场景 ",随着新场景的跑通,在该场景积累多年的厂商也将加速涌入,并导致整机厂商增加,也将带来零部件厂商数量的增长。

故该机构认为或有更多供应商涌入产业链,对现有厂商的份额带来冲击,预期其冲击会有两种情况,在一部分环节里的零部件厂商份额被稀释,在另一部分环节里的领先公司份额会提升。两种情况的差别将产生于企业的制造壁垒,建议关注高壁垒环节和企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ai 英伟达 物理 gpu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