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七读财 08-26
哇,9900块大红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点击   "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

大家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

这段时间,不少朋友都在等「育儿补贴」上线,今天看到育儿补贴已经邀请我来领了 ~

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流程很简单,首先在支付宝或微信搜索「育儿补贴」:

图源:支付宝 - 搜索 " 育儿补贴 "

信息填写一共有 4 个页面,涉及申请人身份信息婴幼儿本人信息,我们按照提示填写就可以了 ~

里面需要上传图片的部分有:孩子的「出生证」「户口本首页」「户口本婴幼儿页面」,还有申领人的「结婚证」;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好这些证件。

ps:所有涉及「详细地址」填写的部分,都要按照户口本上的信息填,不要只填小区和门牌号啦 ~

目前只是开放了「申领通道」,但这笔钱什么时候能到账,还要看审核进度。

原则上各地都是每季度发放一批,比如江苏省是 3 月、6 月、9 月、12 月发放;而重庆市则是 5 月、8 月、11 月、次年 2 月。

符合条件的爸妈们,不妨多点耐心 ~

01

这次的育儿补贴是全国统一标准:3 周岁以下婴幼儿,每人 300 元 / 月。

2022 年 1 月 1 日为界限,只要是在这个日期后出生的孩子就可以申请领取;无论民族、户籍、一孩二孩还是三孩;按人补贴,每个孩子都有一份。

拿我们家来举例,我是 2024 年 9 月生产,那么我们家总共能领 9900 元,但这笔钱不是一次给我,而是分三年:

2025 年领 3600 元、2026 年领 3600 元、2027 年领 2700 元;每年的上限是 3600 元。

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家孩子能领多少,不妨参考下面这张表格:

领取流程上,以家庭为单位,每家派 1 个人去申请就可以了,最好是孩子父母的一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其他监护人代领。

如果不方便线上领,也可以「线下领取」:在婴幼儿户籍所在社区或街道办提交材料,经县级卫健部门审核后发放至银行卡或社保卡。

其实,在国家出台统一补贴前,不少省市已经在「育儿补贴」这件事上发力了。

比如山东济南(符合户籍要求):

针对 202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每个孩每月发放 600 元育儿补贴,直到孩子 3 周岁。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在国家补贴 + 省市补贴,领满的情况下,大概有 4.3 万元。

呼和浩特市则更给力,不仅补贴力度大,覆盖面甚至涵盖了一孩——

从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新生儿首次落户呼和浩特且符合「人房户」条件的:一孩一次性发放 1 万元;二孩累计 5 万元,分 5 年发放(每年 1 万元);三孩及以上累计 10 万元,分 10 年发放(每年 1 万元)。

除了发放现金,还有补贴「购房款」的形式:

浙江义乌对于新购房的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 10 万元、20 万元补贴。

或者,以提高公积金贷款上限的形式:

上海二孩及以上家庭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 20%;京籍二孩及以上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 40 万元。

02

除了「育儿补贴」,还有 3 个和生育相关的福利,我们来一一说清楚:

1)假期类:产假、陪产假、育儿假

- 产假:标准产假是 98 天,如果是剖腹产、难产,则增加 15 天;如果是多胞胎,每增加一个胎儿,也可以增加 15 天。

另外,大部分地区在 98 天产假之外,会再给 60~90 天的「生育假」或者叫「延长产假」;所以我们习惯性地说产假是 158 天,但其实这两者略有区别:产假遇法定节假日不顺延,生育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之前看到有些宝妈说到自己的产假只有 98 天,没有额外补假;在最近的新闻中已经看到了「延长产假至 158 天及以上」的措施。

- 陪产假:产妇配偶可以申请,各地标准不同,上海是一共 10 天,需要一次性连休,休假期间工资照发,遇到节假日不顺延。在「育儿新举措」中也提到了陪产假要延长到 15 天左右。

- 育儿假:是指孩子三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各 5 天育儿假。

* 要注意:育儿假是按照孩子出生周年计算,比如我们家孩子是在 2024 年 9 月出生的,那么我需要在 2025 年 9 月之前,休完这 5 天育儿假。

2)现金类:生育津贴

以上海为例:能领多少生育津贴,一般跟两个变量有关:一是产假天数,二是工资水平。

生育津贴 = 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30 × 产假天数

产假就是前面提到的算法:

如果是顺利的单胎就是 158 天,如果是剖腹产单胎 / 难产单胎就是 173 天,如果是剖腹产双胎就是 188 天。

提交申请后,社保会拉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核算表,我们只要看好,是个人工资高,还是单位平均工资高。

当单位平均工资>个人工资时,我们一定是赚的。

单位上年度平均工资为 1 万元,单胎顺产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领取 52667 元。

假如我的月平均工资为 8000 元,那么我也不用把多出的部分还给公司(因为是社保直接打款给职工);这种计算方式下,在一个平均工资高的公司,就能薅一笔不小的羊毛啦 ~

当个人工资>单位平均工资时,我们也不亏。

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我的月平均工资为 1.2 万元,那么我就可以向公司申请补差额:12000 ÷ 30 × 158-52667=10534 元。

原则上,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选其一,所以拿到生育津贴后,单位就不用再向我们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了。

之前看见有外地网友说,自己的生育津贴是打给公司的,而公司要到复工后按照工资水平发放,因此产假期间单位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敢推辞。

今年看到国家出了一些利好举措:

一是,越来越多的地区,社保绕开单位,直接把生育津贴给到产妇;

二是,简化申领流程,由于现在医保都是联网的,生产医院直接上传了产妇生产的材料,产妇本人还没去申请办理,生育津贴就到账了。

图源:网络

3)税收优惠:个税抵扣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关于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每月 2000 元;

可以夫妻每人抵扣 1000 元,也可以由工资更高的一方直接抵扣 2000 元(这样节税力度更大)。

写到这里,发现国家对于「有娃家庭」的政策倾斜还是蛮明显的——

现金补贴、购房补贴、二孩三孩多生多补;

延长相关假期:产假、陪产假、育儿假;

降低社保压力:员工端可以享受个税抵扣,企业端可以减免女职工产假期间一半社保费用;

简化办事流程:无论是生育津贴还是育儿补贴,避免层层转款,直接发到当事人手里。

说到底,育儿补贴不只是几千块钱的「实惠」,更是一种态度——国家和社会,正在努力回应年轻家庭的压力与焦虑;也许这些补贴远不足以覆盖养育一个孩子的全部成本,但它是一份支持、一种鼓励。

作为普通家庭,我们能做的,是多留意政策变化,及时申领应得的权益,把每一份小小的利好都落实到自己的生活里。

好啦,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哦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育儿 支付宝 山东 理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