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陆雯燕
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红海竞争加剧,胜利精密 ( 002426.SZ ) 试图通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增量市场寻求突破,但公司转型之路步履维艰。今年上半年,胜利精密录得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盈转亏。至此,公司已连续三年半深陷亏损泥潭。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核心支柱消费电子产品营收连续走低,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增长尚难对冲消费电子下滑的缺口。虽然上半年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双双提升,但利润端仍未得到有效提振,反映真实盈利质量的净利率指标仍同比告负。
与此同时,胜利精密 2022 年斥资 56 亿元布局的新能源汽车功能膜项目推进拖沓,截至今年上半年,一期项目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仅 11.29%。而公司资金压力持续紧绷,短债资金缺口超 14 亿元,去年底抛出的投向汽车零部件业务的 19.5 亿元定增预案时隔 8 个月仍无下文,进一步加剧了发展困境。
连续三年半深亏
2025 年半年报显示,胜利精密上半年实现营收 16.99 亿元,同比下降 0.53%;对应归母净利润亏损 4241.01 万元,同比下降 355.45%;同期扣非后净利润有所减亏,同比增长 29.96% 至 -5268.09 万元。
对于归母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胜利精密表示,主要系去年同期出售参股公司部分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确认业绩承诺方的业绩补偿收入所致。
证券之星注意到,同期,胜利精密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91.68% 至 4090.66 万元,主要系汇兑损益影响;当期研发费用 1.04 亿元,同比增长 26.03%。期间费用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利润空间。
资料显示,胜利精密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消费电子产品业务方面,胜利精密现有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结构模组、塑胶结构件及结构模组等。消费电子产品贡献了主要营收,但这一板块市场前景趋于饱和。受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叠加客户订单结构调整的影响,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 11.7 亿元,同比下降 3.38%。
事实上,消费电子产品业务营收呈连降走势。2022 年上半年、2023 年上半年、2024 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 16.84 亿元、12.52 亿元、12.11 亿元。如今,其营收占比已从 2022 年上半年的 91.43% 降至今年上半年的 68.87%。
汽车零部件业务以光学玻璃盖板、复合材料显示盖板和镁合金结构件为主要产品。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 5.08 亿元,同比增长 9.07%,营收占比从 2022 年上半年的 5.21% 提升至 29.93%。然而,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增量尚难抵消消费电子产品营收下滑造成的缺口。
虽然营收冷热不一,但两项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受益于消费电子业务产品结构优化,本期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 16.08%,较上年同期增长 4.61 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产品毛利率 31.24%,同比增长 2.76 个百分点。但真正反映盈利质量的净利率指标同比由正转负至 -2.46%,去年同期为 1.03%。
自 2018 年出现上市首亏以来,胜利精密近年来的业绩以亏损居多。公司 2022 年至 2024 年连续三年营收下滑并深陷亏损,各期实现营收 41.23 亿元、34.52 亿元、33.23 亿元,降幅分别为 17.62%、16.28%、3.73%;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 2.49 亿元、9.28 亿元、7.38 亿元,变动幅度 -741.36%、-273.36%、20.5%。
公司长期以来的亏损与过去激进的扩张策略不无关系。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以来,胜利精密发起约 20 起并购,斥资约 35 亿元。虽然胜利精密试图通过大量并购做大做强,但部分收购的子公司表现却不及预期。2019 年,由于商誉减值等因素,胜利精密巨亏 30.7 亿元。2010 年上市至今,胜利精密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 40 亿元。
今年上半年,胜利精密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子公司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 6465.94 万元,联营公司苏州普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亏损 1054.47 万元。此外,苏州市智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已经停产。
短债资金缺口逾 14 亿
胜利精密自成立后便深耕结构模组精密制造领域,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胜利精密开始寻求业务转型,近年来公司频频加码投资汽车零部件业务。
为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业务的发展布局,胜利精密于 2022 年 9 月正式启动复合铜箔项目,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为新型锂电池集流体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5G 通讯等领域。
根据 2022 年 9 月披露的公告,为实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业务发展布局以及扩大车载中控屏的业务规模,胜利精密以全资子公司安徽飞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下称 " 安徽飞拓 " ) 为投资单位,计划总投资 56 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功能膜项目,分二期投资。
其中,项目一期投资额约 8.5 亿元,拟投资建设 15 条高性能复合铜箔生产线、2 条 3A 光学膜生产线;项目二期投资额约 47.5 亿,拟投资建设 100 条高性能复合铜箔先进技术生产线。
上述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胜利精密彼时账上仅有货币资金 3.18 亿元,同期短期借款却高达 20.7 亿元。
而在 2023 年 8 月,胜利精密方面向媒体表示,现在汽车厂商还没有采用复合铜箔,目前还在研发和送样阶段。因为下游还没有需求,所以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投产,不然就 " 白投 " 了。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后,该项目仍没有太大进展。有投资者对该项目的进展及量产情况提出质疑。公司方面回应称,复合集流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公司正在积极配合下游终端客户进行电芯的持续验证测试等工作,部分产品送样形成小批量订单,但目前尚未取得大批量订单。
半年报显示,项目一期安徽飞拓复合铜箔项目今年上半年增加金额仅 159.74 万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为 11.29%。
胜利精密的资金现状或也对项目形成掣肘。公司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 62.91%,同比增长了 8.83 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胜利精密账上货币资金 2.93 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 17.6 亿元,仅短债资金缺口就达到 14.67 亿元。更严峻的是,同期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直降 46.18% 至 7595.57 万元,主要受部分客户收款账期影响。
在偿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胜利精密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扩张之路并不好走。2024 年 12 月,胜利精密抛出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19.5 亿元,投入安徽车载镁合金产品扩能建设项目、苏州车载显示玻璃产品扩能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但时隔 8 个月,该定增计划尚无下文,再融资迟迟未能落地。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陆雯燕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