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掉在哈尔滨是丢不了的
起初以为是一句宽慰的话
后来才知道
那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底气
在城市的烟火日常里,一次偶然的援手,往往能成为游客心中最深刻的城市记忆。近日,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收到一封来自南京游客的信。信中 76 岁老人纪世彪满怀激动,记录下他与同伴在哈尔滨丢失背包后,被多位普通人接力帮助的温暖经历。这桩看似寻常的 " 寻包小事 ",恰似一束微光,照出了冰城的文明刻度。
信中说:" 一个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城市那么热爱,对游客那么友好是比较少见的。我也深思哈尔滨市的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每个人的行动自觉。一个城市的窗口有很多,樊先生的一举一动彰显出城市的文明和魅力,让我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上哈尔滨,在此表达我一个南京游客的真诚感谢…… "
意外突发:
古稀老人异地他乡背包遗失
回忆起 6 月份来哈旅游,纪世彪说,6 月 25 日下午 3 时许,他和同行的 72 岁赵先生,刚乘飞机抵达哈尔滨就乘坐机场大巴 3 号线前往宾馆酒店。初到冰城,松花江的粼粼波光、中央大街的欧式风情还没来得及细赏,意外便悄然而至——两人在八区站下车时,下车比较匆忙,待取走行李箱时,大巴已驶离站台。纪世彪才猛然想起,装有银行 U 盾、高血压药及一些贵重物品的双肩包,还落在行李架上。
" 车票没印车牌号,也没留司机联系方式,我俩站在太阳底下,急得直冒冷汗。" 纪老告诉记者,此前他曾在南方某城市有过丢包经历,虽最终找回背包,内里贵重物品却已不见踪影。烈日下,两张皱巴巴的车票被攥得变形,两位古稀老人望着川流不息的异乡街道,满心焦灼。
暖心援手:
的哥一句 " 丢不了 ",吃下一颗定心丸
正当两人手足无措时,松雷出租车公司驾驶员樊庆滨驾车路过。" 两位老哥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摇下车窗,52 岁的樊庆滨笑容爽朗,黝黑的脸庞透着东北人的热情。从事出租行业 12 年的他,见惯了游客的急难愁盼,听完事情经过,他当即安慰二老," 放心!在哈尔滨指定丢不了东西,你们来哈尔滨游玩,支持旅游发展,我们必须帮你们把包找回来。" 简单几句话,像一股微风抚平了纪世彪的焦虑。" 没想到一名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城市这么有感情,对游客这么上心。" 纪老向记者说,那一刻,他对哈尔滨的好感瞬间升温。也觉得包找回来有戏了。
接力寻包:
多方助力,40 分钟背包找回
樊庆滨不知道机场大巴 3 号线具体线路,但知道终点为哈东站,当即决定绕行不拥堵路段急速追赶。行车途中,他一边稳稳把控方向盘,一边同步展开 " 寻包行动 ":先拨 114 查询机场大巴服务热线,又通过车载对讲机向同行求助。对讲机里瞬间热闹起来——有人帮忙查找调度室电话,有人实时播报 " 军工附近刚过一辆 3 号线大巴 ",众人接力提供线索。很快,樊庆滨联系上哈东站调度室负责人。仅 20 分钟,出租车便抵达调度室外,早已等候在此的调度员告知:" 已和大巴司机确认,行李架上有您说的包,预计 10 多分钟后大巴进站。" 不久后,当大巴驾驶员捧着完好无损的背包走来,打开检查所有物品一应俱全,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机场大巴 3 号线负责人赵春雨介绍,线路经常捡到旅客遗失的背包、手机等物品,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交由调度室,核实身份后归还。24 日上午,记者在调度室简陋的空间里看到,乘客赠送的锦旗重叠着挂满墙面,抽屉中叠放着一沓感谢信,见证着无数次游客 " 失而复得 " 的感激之情。
送还背包后,樊庆滨又主动将两位老人送回酒店。纪老想多付些车费、递烟致谢,均被婉拒。但他悄悄拍下出租车监督卡,将车牌号 " 黑 A40T0T" 与驾驶员 " 樊庆滨 " 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回到南京后,他回忆在哈尔滨的经历,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记者手记
一座城市的文明,藏在普通人的举手之劳里。从樊庆滨的主动援手,到出租车同行的热心接力,再到大巴调度人员的高效配合,这场彰显哈尔滨温度的 " 寻包记 ",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朴素的善意,让游客感受到 " 被城市关照 " 的幸福,让 " 文明 " 二字变得可触可感,也更加具象化!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邢玉峰 记者:张爱民 文 / 视频
编辑:马云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