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友邦保险集团在中国大陆的经营表现可以说是 " 进取有余,突破不足 "。
文 / 每日财报 栗佳
近日,友邦保险正式对外公布了 2025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友邦保险业绩可圈可点,不少指标展现出较强增长势头,集团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及年化新保费等核心财务数据企稳上升。
然而,上半年 " 考卷 " 下发后不久,不少券商和知名研究机构对这份业绩报告表现,所持态度却有些分化。
东吴证券称,随着中国内地新分公司的不断落地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强劲的增长,我们看好友邦保险表现的进一步提升,维持 " 买入 " 评级。招银国际也持相同看法,认为友邦保险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维持 " 买入 " 评级。
但美银证券态度却比较悲观,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友邦保险上半年纯利按年跌 24% 至 25 亿美元,以固定汇率计算,集团新业务价值按年升 14% 至 28 亿美元,稍低于预期。对此,美银证券将友邦保险在 2025 年至 2027 年盈利预测下调 8% 至 11%。
那么,友邦保险所交出的这份答卷成色到底如何?而其中备受业内高度关注的中国内地市场业务整体经营情况又怎样了?今天我们就来解读这份半年报。
友邦中国核心指标下滑,
内地市场依旧是重头戏
事实上,从国内市场来看,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的友邦人寿,今年上半年表现是非常不错的。
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国内寿险市场,友邦人寿依旧在渠道端发挥着天然优势,以客户需求、聚焦渠道创新和区域差异化为三大支柱点,通过产品与服务、卓越营销员渠道、卓越多元渠道、地域扩张及差异化策略,推动公司在内地市场跨越式发展,并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
对此,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在半年报开篇致辞中这样说道:" 友邦保险中国业务拓展超越五个原有地区,正在进一步释放重大的增长潜质,2019 年或以后开展业务的新地区带来的新业务价值在 2025 年上半年上升 36%。于 2025 年 3 月和 4 月,公司成功在安徽、山东、重庆和浙江开展业务,并已建立了一支合计逾 1700 名新代理的代理队伍。单单这四个新地区即为友邦人寿带来 1 亿名目标客户,使其在中国内地的整体目标客户群达到 3.4 亿名。"
同时李源祥还透露,展望未来,友邦在中国内地有目标宏大的拓展计划,预计每年新增 1 — 2 个区域,在未计及经济假设变动的影响前,新地区带来的新业务价值自 2025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目标为 40%。
不过,在友邦人寿加速布局内地市场之际,所面临的行业挑战也正同步加剧。
长期以来,友邦人寿凭借保障型高价值产品深耕中高端市场,已形成稳固品牌认知。但近年国内保险需求加速嬗变:一方面,消费偏好从品牌溢价转向性价比,高客单价产品适配性减弱;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从渠道比拼升级为 " 产品 + 服务 " 多维博弈,头部险企科技赋能精准定价,中小玩家以模块化产品抢占细分市场。
双重挤压下,友邦人寿传统优势领域遭遇多维度挑战,经营空间在低利率与严监管环境下持续承压,需要构建新价值增长极以应对市场转型。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友邦人寿年化新保费下降明显,要知道友邦中国在过去 2 年间的年化新保费表现持续攀升,但今年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其年化新保费达到 13.8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今年上半年却开始承压下行,仅 12.68 亿美元,同比下降 8.25%。
此外,受投资端不稳定及产品结构、渠道多元化等因素综合影响,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下滑明显。
新业务价值是将保单未来现金流扣除各种预估成本后按照一定利率进行折现得到的现值,代表了保单可以带来的利润。
半年报显示,今年前 6 个月,友邦中国内地的新业务价值为 7.43 亿美元,同比下降近 5%。但值得一提的是,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代理人渠道长储产品新业务价值中 87% 由分红险贡献。
年化新保费和新业务价值都在下滑,由此给友邦人寿的新业务价值率带来的提升力度并不大。我们知道,新业务价值率是新业务价值与年化新保费的比值,体现的是保单的利润率水平。今年上半年,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率达 58.6%,较上年同期的 56.6% 仅增长了 2 个百分点。
而作为对比,2024 年上半年末之时,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率从上年同期的 50.3% 增长至 56.6%,大幅提升了 6.3 个百分点。由此来看,今年友邦人寿的新业务价值率增长情况并不及预期,有放缓趋势,或许主要是受到内地代理人渠道实施 " 报行合一 " 政策及产品重定价的影响所致。
投资端承压拖累集团纯利,
区域业绩分化明显
集团层面,挑战也有点大。友邦内地业务虽然保费端面临一定增长压力,但业务动能性持续增强。而集团层面不仅受投资业绩等短期因素影响致使纯利有所大幅下滑,而且各大区域经营表现也比较分化。
友邦保险集团业务范围集中在新兴市场云集的泛亚地区,除了内地、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外,还包括新马泰、印尼、缅甸等东南亚市场,以及澳洲、韩国市场。其中内地和香港市场占大头,今年上半年,在友邦集团年化新保费中,内地和香港分别占比 26%、33%。考虑到香港保费较多是内地居民赴港配置保险带来的,因此内地市场的占比会更高。
然而,受到中国内地较低市场利率及投资业绩拖累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友邦集团的的纯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今年上半年其实现的纯利为 25.34 亿美元,不仅较上年同期 33.14 亿美元大幅减少 24%,而且每股基本盈利也较 2024 年上半年减少了 20%。
从制约因素来看,2025 年上半年,友邦保险扣除开支后的投资业绩净额达 15.36 亿美元,与 2024 年上半年相比减少 1.16 亿美元。对此,友邦保险解释,主要是由进一步股份收购使得盈余资产结余减少及中国内地较低的利率所带来约 4000 万美元的影响所带动。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受泰国资本市场震荡拖累,友邦保险短期投资回报与贴现率差异导致一项高达 7.54 亿美元的负面变动;用于货币风险管理的衍生工具公允值变动也带来了 3.54 亿美元损失,从而掣肘纯利增长。
拉长周期来看,友邦集团的盈利能力也较为波动。2020 年至 2024 年,核心盈利指标税后经营溢利分别为 59.42、64.09、64.21、62.13、66.05 亿美元,自 2021 年连续两年下滑后在 2024 年才有所回暖上升,今年上半年为 36.09 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 6%。
但好的迹象在于,代表未来盈利的新业务价值方面,友邦集团虽然在 2020 和 2022 年受疫情影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在 2021 年和 2023 年增长较好,同时在 2024 年同比增长 18% 至创新高的 47.12 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集团新业务价值则是同比增长 14% 至 28.38 亿美元,18 个市场中有 13 个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中国香港继续为集团内新业务价值最大贡献者,今年上半年占比 35%,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 24% 至 10.6 3 亿美元。其中,代理人渠道同比增长 35%,伙伴渠道同比增长 10%。预计在本地客群和内地访客的持续增长下,今年下半年中国香港应会继续取得高增长。
除前文所提及的中国内地市场新业务价值有所滑坡外,泰国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35% 至 5.22 亿美元;新加坡为 2.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马来西亚受健康险市场变化影响,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 3%;其他地区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 14%。
新业务价值是年化新保费与新业务价值率的乘积。因此友邦集团新业务价值迅速提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新业务价值率整体呈现上扬态势,2020-2024 年分别为 52.6%、59.3%、57%、52.6%、54.5%。
今年上半年,其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升 3.8 个百分点至 57.7%,已经恢复此前高位水平,显示出友邦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韧性。
其中,也如前文所述的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率较去年同期增长 2pct 至 58.6%;中国香港则是同比增长 0.1pct 至 65.8%;泰国受个人医疗险一次性销售影响,新业务价值率显著提升至 115.7%,同比增长了 22.6pct;新加坡、马来西亚分别同比 -5pct、+4.7pct 至 47.4%、68.9%。
另一方面,年化新保费增长明显,2020-2024 年分别为 52.19、56.47、54.07、76.5、86.06 亿美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友邦集团年化新保费总计达 49.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8%,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依旧为贡献主力。
友邦集团新保单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宏观因素。根据《2025 安联全球保险报告》披露的数据,未来十年(2025-2035 年),全球保险市场预计年均增长 5.3%,亚洲贡献最大,寿险新增保费预计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增长空间足够大,对于业务集中在亚洲的友邦来说受益匪浅。
总体来说,作为泛亚保险巨头,今年上半年友邦保险集团在中国大陆的经营表现可以说是 " 进取有余,突破不足 ",或许与其战略布局还在持续深入推进有关,尚未显现预期成效。但与之相对的是,其香港、泰国等区域市场持续领跑,这一现象与区域经济环境、监管政策及市场成熟度等多维因素密切相关。而随着友邦中国分支机构网络的加速扩张,其能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实现业绩进一步突破,将成为检验友邦本土化策略在华转型成效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