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08-27
恒坤新材IPO上市观察丨以多元优势,角逐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一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命脉都离不开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作为国内极少数同时实现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量产的企业,正以扎实的产业突破和客户认可,逐步走向行业聚光灯下。

据恒坤新材 IPO 上市招股书披露,经过多年沉淀,恒坤新材组建了一支极具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团队成员既有来自境内主流晶圆厂的光刻工艺技术专家,又有拥有材料专业背景和博士学历的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凭借在集成电路材料行业积累的数年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筑牢根基。高学历、高素质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研发队伍,以及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专家和销售服务专家,共同构成了恒坤新材的人才矩阵,为维持公司竞争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客户资源维度来看,恒坤新材同样具备显著优势。其客户主要为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这类客户对关键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与供货能力要求极为严苛,关键材料供应需经过严格且漫长的验证周期才能进入供货阶段。而恒坤新材已成功在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实现产品销售,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这不仅体现了公司产品过硬的质量,更为后续新产品导入和验证赢得了先发优势。

现阶段,境内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市场仍由境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境内关键材料企业虽有突破,但在先进技术节点尚未形成大规模国产化的局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统计,2023 年度境内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前十大厂商晶圆年产量合计超过 1,400 万片,占境内总产量超 90%,集聚效应显著。而恒坤新材已成功打入这十大晶圆厂中的多家,其自产产品在部分客户处的累计销售规模已突破亿元,基本涵盖境内主流晶圆厂,并对部分客户形成稳定持续的销售规模。

以 2023 年度为例,恒坤新材 SOC 与 BARC 销售规模在境内市场国产厂商中均排名第一。2022-2024 年期间,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从 1.24 亿元增长至 3.4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6.89%。

恒坤新材定位专注于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与日本等境外关键材料厂商,如美国杜邦、日本合成橡胶、信越化学等。恒坤新材是境内少数实现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量产供货的企业之一,在光刻材料方面,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i-Line 光刻胶、KrF 光刻胶已实现销售,ArF 光刻胶、SiARC、TopCoating 等也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其中 ArF 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目前该类产品供应受境外企业垄断,国产化率不到 1%;前驱体材料方面,自产 TEOS 已通过多家 12 英寸晶圆厂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自主研发的金属基前驱体材料也进入客户验证流程。

恒坤新材在技术与产品、国产化、客户资源以及团队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其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未来有望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集成电路 ipo 美国 日本 晶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