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08-27
程一笑,还不能笑太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来源:猎云精选,文 / 韩文静

押注 AI 的快手,交出了一份有诚意的成绩单。

8 月 21 日,快手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本季度快手营收同比增长 13.1% 至 35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 至 56 亿元,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二季度,可灵 AI 营业收入超过人民币 2.5 亿元,相比一季度 1.5 亿元的营收,商业化变现加速。

财报发布当天,快手宣布派发特别股息每股 0.46 港元,总额约 20 亿港元,这也是快手上市以来首次启动派息,被市场解读为 " 盈利能力获验证、向股东传递信心 " 的信号。

在未来预期上,快手展现出对 AI 发展及整体业务发展相对乐观的信号,业绩会上 CFO 金秉透露,可灵 AI2025 年全年收入预计比今年初目标翻倍,这使快手坚定了在可灵 AI 上进行长期投入的决心。

热闹背后,CEO 程一笑的眉头恐怕难以真正舒展。这份财报在映照出快手 AI 业务破局、盈利水平提升的积极面的同时,也展现出主营业务增速放缓、流量竞争加剧的隐忧。快手的增长故事,显然还没到可以轻松微笑的时刻。

营收净利双超预期,核心板块增速调整

从表层数据看,快手 Q2 的盈利表现足以让市场短期振奋。

二季度,快手总流量与盈利能力均创历史新高,报营收同比增 13.1% 至 350 亿元,超过市场预期的 344.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 至 56 亿元,超过预期的 50.6 亿元;平均日活跃用户达 4.09 亿,同比增长 3.4%,平均月活跃用户达 7.15 亿,同比增长 3.3%,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 7.5%。

拉长时间线来看,快手的营收及增长率也在今年呈现出上升趋势,近 6 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 16.6%、11.6%、11.4%、8.7%、10.9%、13.1%。

具体到收入结构,快手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其他服务(含电商及可灵)分别贡献了 198 亿元、100 亿元、52 亿元的营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6.4%、28.7% 和 14.9%。深入拆解不难发现,在快手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中,增长压力已逐步显现。

先看直播业务。财报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直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8.0% 至人民币 100 亿元。作为快手营收占比近三成的核心业务,直播板块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却在二季度出现增长乏力,对比一季度 14.4% 的增速,二季度有所放缓。在整体收入上的占比,也进一步从一季度的 30.1% 降至 28.7%,反映出业务重心的转移。

直播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从早期的蓝海市场逐步迈入饱和阶段,加之行业监管趋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快手的直播业务增速。

再看电商业务,这也是快手最曾寄予厚望的 " 第二增长曲线 "。二季度,快手电商 GMV 为人民币 3589 亿元,同比增长 17.6%,对比一季度 15.4% 的增速有所增加。其中,泛货架电商 GMV 占比超过 32%,短视频电商 GMV 同比增长超 30%。

对于泛货架电商场域的新商家,快手进一步深化营销托管工具的应用,帮助新商实现一站式营销的基础运营。同时对于更大规模的存量商家,提供更丰富的运营资源和玩法,如头部心智品营销活动大牌大补、快手优选官方链接超级链接等。

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六个季度,快手电商 GMV 分别增长 28.6%、15.0%、15.1%、14.4%、15.4%、17.6%。今年,快手电商的 GMV 出现了向上的拐点。

快手 CFO 金秉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宣布,2026 年一季度起,快手将停止单独披露季度和年度 GMV。" 未来电商业务增长驱动力将来自更多元的电商场景建设、AI 赋能商家解决方案以及电商用户综合体验提升。"

2025 年第二季度,快手电商月均买家数达 1.34 亿,同比增长持续,但相比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快手电商月活跃买家为 1.35 亿,月活跃买家出现了环比下降。

在当下用户大盘增长动力不足的大环境里,快手电商需要应对竞争对手的流量争夺,面临着来自抖音、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等巨头的激烈竞争,其规模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也较为悬殊——据 36 氪消息,2024 年抖音商品交易总额(GMV)约为 3.5 万亿元,而快手电商 2024 年 GMV 达 1.39 万亿元。

此外,今年 7 月底曝光的内部管理问题也给电商业务蒙上阴影——据《人民日报》,本应补贴给服务商和运营商的 1.4 亿元巨额奖励金,被北京市海淀区某短视频平台公司冯某等人非法侵吞,又被后者通过比特币等方式洗白赃款。据《财经故事荟》,上述冯某是快手前电商服务商运营中心总经理冯典,他的岗位职责是负责服务商的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等工作。此前,他还以电商产业总经理的头衔在外为快手站台。这一事件也引发市场对快手电商内部管理的关注。

最后,再将目光聚焦到为快手贡献主要收入来源的线上营销服务(广告业务),2025 年第二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 198 亿元,同比增长 12.8%,相比于一季度的增速有所提升。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借助 AI 技术优化智能营销产品解决方案,推动营销客户投放消耗增加。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4 年第四季度之前,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连续 6 个季度实现 20% 以上的同比增速。作为快手的收入基本盘,今年以来,线上营销服务增速明显放缓。

在快手发布二季度财报后不久,花旗发布了一份研报称,快手的广告业务下半年可能面临阻力,并将该公司下半年广告增长预期从此前的接近 20% 下调至 13%。其表示,巴西在线支付政策的意外收紧影响了当地公司的广告支出,此外中国的外卖平台也减少了在快手短视频应用上的营销支出。由此可见,作为收入基本盘,广告业务若不能重回高增长轨道,或将直接影响快手全年营收目标的实现。

AI 新叙事破局:可灵增长表现突出,长期价值持续探索

在主营业务承压的背景下,AI 正在为快手打开技术变现的新想象空间。

在可灵 AI 方面,快手于 2025 年 5 月推出了可灵 AI 2.1 系列模型。可灵 AI 2.1 系列模型在模型质量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提升,动态表现更优异,物理模拟更真实,语义响应更准确。

在 AI 大模型赋能内容和商业生态方面,快手推出了 OneRec 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的新技术范式,以生成的方式,从全量视频中预测符合用户偏好的视频。由于架构优势,新的推荐大模型显著提高了训练和推理算力的效率。目前 OneRec 已经应用于短视频内容的推荐,提升了用户时长和留存率。

从数据看,可灵 AI 的商业化进程确实在加速:Q2 营收超 2.5 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 66.7%;用户规模实现 " 翻倍 ",从 2025 年 4 月的 2200 万增至 7 月的 4500 万,成为国内用户增长最快的 AI 大模型产品之一,初步展现出技术变现的潜力。

从应用场景看,可灵 AI 已开始深度融入快手生态,为业务赋能。据了解,快手的 AI 大模型能力应用于平台众多的生态场景,不仅提高了商家和达人的运营效率,也为创作者带来更沉浸式的创作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上营销服务层面,快手借助 AI 大模型技术优化智能营销产品解决方案,降低客户的营销素材投放门槛,提升营销转化效率,在外循环和内循环营销服务方面的收入均实现了显著的同比增长。2025 年第二季度,快手的营销素材 AIGC 解决方案,也开始从通用能力,迭代至更适配客户行业特征和使用场景上,AIGC 素材转化率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强化 AI 业务的推进力度,快手在 8 月 15 日发布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宣布由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 AI 事业部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兼任可灵 AI 技术部负责人,继续向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汇报。

程一笑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2025 年第二季度,凭借 AI 创新技术对快手内容和商业生态的深度赋能,公司运营及财务业绩再创新高——公司持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内容与服务,推动平均日活跃用户数创下 4.09 亿的历史新高。

事实上,可灵 AI 的增长势能并非偶然,在交出亮眼的二季度表现之前,快手上半年的 AI 业务已经跑出不俗的营收势能——早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可灵 AI 收入超过 1.5 亿元,进入收入增长轨道。

市场对可灵 AI 的期待也随之升温,花旗预计快手自研的 AI 视频生成工具可灵的表现将更佳。在可灵第二季度录得超过人民币 2.5 亿元的收入后,花旗将其 2025 年的收入预期上调至 1.25 亿美元。花旗认为,如果下半年发展势头强于预期,收入可能有上升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快手核心 AI 产品的可灵,对于公司整体业绩的拉动可说是微乎其微,二季度可灵贡献的收入仅占总营收 0.7%,且需持续投入算力。AI 赋能业务的效果虽有数据支撑,但如何将 " 效率提升 " 转化为 " 收入增量 ",仍需更清晰的商业路径。若可灵 AI 长期停留在 " 辅助工具 " 层面,无法成为核心收入来源,快手的 AI 新叙事恐难以支撑长期估值。

快手的这份财报,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从 " 流量红利驱动 " 向 " 技术与效率驱动 " 转型的缩影:派息验证了盈利能力,可灵 AI 打开了技术变现想象空间,这些都给了市场短期信心;但主营业务增速放缓、竞争加剧、AI 短期难挑大梁,又时刻提醒着程一笑 " 不能笑太早 "。

面向未来,快手能否在主营业务实现 " 效率提升 " 的同时,让 AI 业务加快 " 规模化变现 ",将直接决定程一笑团队能否带领快手从 " 短期盈利验证 " 走向 " 长期可持续增长 ",迎来属于平台的下一个增长周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快手 ai 核心业务 破局 成绩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