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葛帮宁 杨 璐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林长波在寻求跨界合作的机会。董小姐希望在汽车方面有更大作为。
2025 年 8 月 8 日,广东深圳,在中国品牌节活动期间,东风柳汽总经理林长波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次见面。去年在珠海,两人曾有过一次短暂交流,彼时,林长波向对方抛出跨界合作的橄榄枝;董明珠回应道,可以深入聊。
众所周知,跨界造车一直是董小姐的心愿,虽几经跌宕,却初衷未改。
在林长波看来,双方可以在三方面携手:一是,将格力家用空调技术、制造经验,特别是健康黑科技,用到车上去。二是,格力遍布全国的智慧门店,可以展示东风柳汽产品。三是,海外渠道,双方可以相互复用。
8 月那次见面,林长波希望再向前推进一步。他送给董明珠两个车模:一个是星海 V9,另一个是星海 S7。
星海是东风柳汽旗下风行品牌高端新能源系列,于 2024 年 4 月发布。" 这两款车怎么选?" 董明珠半开玩笑地问。林长波回答道,如果个人用,推荐星海 S7;如果给家人或者跟合作伙伴谈生意,就用星海 V9。
13 天后,8 月 21 日,东风风行星海 V9 最新产品越享系列——定位于 20 万元内唯一中大型插混 MPV ——在广州上市。新车有舒适型和豪华型两个版本,价格区间为 17.99 万 -19.99 万元,国补央补后只需 14.99 万 -16.99 万元。
星海 V9 越享系列来得正是时候。
经过对 1 万名保有客户、潜在客户和竞品客户调研后,东风风行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企业主和政府用车开始接受中大型 MPV。不过,插混中大型 MPV 基本集中在高端,售价区间为 25 万 -30 万元,而很多用户渴望拥有一款驾乘体验更好、使用成本更低,兼具长续航和大空间的产品,最好能实现 "20 万元内的价格,40 万元的豪华体验 "。
结果就是东风风行推出星海 V9 越享系列,由此开启新能源豪华 MPV 平权时代。
他们的底气源于两方面:其一,深耕 MPV 市场 25 年。东风柳汽于 2001 年推出首款菱智,打破合资 MPV 垄断,到此番星海 V9 越享系列上市,25 年来市场虽已沧海桑田,但他们从未偏移 MPV 赛道,迄今风行品牌 MPV 全球累计销量已达 118 万辆。
其二,东风风行和岚图汽车、东风猛士、东风奕派一样,均为东风汽车第一梯队新能源品牌,共享东风汽车核心技术和资源。比如马赫双擎混动系统,以 3 项同级第一,实现全速域、全场景下的性能与节能双重突破。未来,东风风行将立足家庭用户和创业者两个赛道运营。
最新上市的星海 V9 越享系列,对东风柳汽意味着什么?林长波执掌下的东风柳汽正沿着一条怎样的道路前行?在流量、喧嚣和泡沫之下,汽车制造商如何才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当天下午 3 时许,星海 V9 越享系列上市前,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一间会议室里,林长波接受了帮宁工作室独家访谈。同一天,他还分别接受了另外两家媒体采访。在星海 V9 越享系列上市发布会结束后,他和同事接受了媒体群访。
谈及格力,他说:" 格力空调已经做到家用领域头部,但一直没有上车……我看重格力的技术底蕴,车用空调能体现他们的创新技术特点。"
谈及 MPV,林长波显然还有更大的雄心壮志。他计划到 2030 年实现 25 万辆销量。其中,商用 MPV 方面,通过菱智、大菱智和小菱智 3 个产品矩阵,达到年销量 10 万 -12 万辆规模。而在菱智品牌之下,他们正在策划一款无人物流车 Robovan,用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谈及家用 MPV,林长波表示,将再推出一款 10 万 -14 万元中型 MPV,和一款 8 万 -10 万元小型 MPV,与星海 V9 形成产品矩阵,前两款 MPV 年销量达到六七万辆规模。这些家用 MPV 和商用 MPV 会在颜色方面做些区分。
谈及行业既爱又恨的流量,林长波说,东风柳汽不追求短期利益,更着眼于长远发展," 因为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短期流量虽能带来可见的利益和销量,但从长远看,对企业发展不利,甚至未来会遭到这些流量的反噬。" 他认为,企业归根结底是要稳健经营。
林长波和他执掌下的东风柳汽,一直在为汽车产业回归健康赛道而努力。前段时间在一次行业碰撞试验中受到无妄之灾后,东风柳汽表现得相当理性、隐忍且克制。
林长波表示,作为国资央企,东风柳汽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一定会在行业自律和国家要求前提下,从推动全行业理性看待问题角度出发应对。
以下为访谈节录。
" 关键是坦诚 "
帮宁工作室:在流量时代,你看到了怎样的价值观?
林长波:说流量至上,有些走偏,流量只是锦上添花。
东风柳汽还是坚持本本分分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产品打造好,把用户维护好,归根结底还是要稳健经营,打造成一个百年企业。
很多人感叹,以前汽车行业仗打得再厉害,场上仍是君子之交,惺惺相惜,但现在不管场上场下,都直接兵刃相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林总,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笑)这个问题很尖锐。实际上,人还是那些人,时代有没有变化?确实也在变化。像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如果放在正义方面,它就会发挥正能量;如果放在擦枪走火或者走捷径方面,它会起到一些相反的后果。
同样是一把利剑,如果放在正义者手里,可以挽救更多人;如果放在一个暴君手里,可能导致死伤无数,天下大乱。所以,我觉得还是相信行业、相信正义、相信国家。
也不能说谁变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插曲,但这影响不了中国高质量发展,也挡不住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进程。
所以,商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利己,还是利他?
从商业本质来讲,开公司毕竟要赚钱,最终目的是利己,但在利己过程中,要思考清楚,人家凭什么让你赚钱?所以,先要利他。商业的本质是交换价值、交换产品、交换服务,等价交换过程中,要让对方看到我创造了什么价值,觉得买这个产品和服务很值得。对方做到利己,才会跟我做交换,大家才有合作的基础。
要有这个初心,以利他的角度最终做到利己,这是企业发展要遵守的准则。从企业经营角度,一定要在利他基础上利己,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利己。中间有个前提,必须要先利他,而且利他要多过利己,这个利己才能长久。
我比较佩服的企业家,包括雷军、李斌、何小鹏……
跟他们交流多吗?
偶尔会发一些信息交流一下……我们在营销这块一直讲,产品做到 100 分,宣传 90 分就够了,剩下 10 分由用户帮我们宣传,有可能效果会更好。
你提到很多企业家的名字。都说在同行业战场上,很难有真正的朋友。那么,在你眼里,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东风柳汽有没有真正的朋友?
用户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对这个观点,我在各种场合都会说,因为掏出真金白银买你产品的人,一定是你的朋友。即使他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可能给你吐槽,说产品这不好、那不好,甚至还骂你,但他是真朋友,因为他对你百分之百信任。
东风柳汽如何珍惜这些真正的朋友?
针对用户,我们对 3 个机构做了变革。
一是市场洞察,直接跟用户互联。
二是用户运营。对用户,包括对友商的用户进行运营管理,把我们产品的价值点推给他们。他们采不采纳、认不认可,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感受到我们创造的价值。
三是客户关怀中心。主要针对我们的用户,将每年 6 月 7 日定为 " 客户品牌节 ",邀请很多用户到现场。
这是第一层的朋友。
第二层的朋友就是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媒体朋友、供应链朋友、经销商朋友等,他们在各条战线为我们的产品助力。
至于友商,无论怎么打、怎么闹,管理之道、经营之道可以相互取经、相互学习。在向同行学习中,要放低姿态,每一位友商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新势力也有可取之处,否则他们不可能走到今天。
你认为化解一场声誉危机或者信任危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坦诚。因为所有危机都是基于一方、两方或者三方中有一些人做了小动作,或者犯了一些错误。如果几个相关方都坦诚看待自己、客观看待他人,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很多问题都能被快速平息。
但不同企业应对危机的方式不同。
对。关键是坦诚,最大程度地还原真相。
" 东风柳汽出口单列"
帮宁工作室:柳汽建厂 71 年,造车 66 年,多次出生入死,积累下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林长波:有几个方面,包括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技术底蕴、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满足、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极致追求,以及融入血脉的坚韧创新精神。现在的东风柳汽,是这几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能力使得东风柳汽在 70 多年风雨中,能够多次穿越周期,应对挑战,不仅生存下来,还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新浪潮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东风柳汽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一家底蕴深厚的传统企业,同时更是一家拥抱变革的新势力企业。
说我们是传统,是因为拥有深厚的造车底蕴,经历过市场重重考验,拥有 360 万用户的信赖与支持。
说我们是新势力,是因为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我们大胆推进内部改革,彻底进行产品革命,并创新市场和用户的互动方式。
有没有更长远、更具体的目标?
3 年前,2022 年,我们发布 " 光合未来计划 ",决定向新能源全面转型,系统性地构建从技术研发、供应链、智能制造到零碳生态的全新体系。
2024 年,我们联合东风汽车、柳州市政府和广西自治区政府启动 " 龙行工程 "。未来 5 年,计划投入超过 200 亿元研发资源,让乘用车销量突破 50 万辆。
这 200 亿元投资怎么构成的?具体投向哪些项目?
" 龙行工程 " 总投资在 200 亿 -300 亿元之间。其中,东风柳汽投资约 100 亿元,东风汽车和两级政府提供约 45 亿元资本及资源支持,此外,带动供应链伙伴进行 40 亿 -50 亿元近地化投资。
" 龙行工程 " 要打造 4 个 1。
一是,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乘用车聚焦 MPV,重点是菱智和风行星海两个系列的 MPV 和 SUV,通过平台化、通用化、模块化技术加持。卡车系列化有 30 个新产品,乘用车 MPV 加 SUV 有 15 款新产品。
二是,导入及自主自研形成专利的一批核心技术。商务车、乘用车已布局约 300 项核心技术,包括专有工艺的生产窍门,目前还没有公开,数量会比专利更多。
三是,构建一批本地化核心产业链。将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相应资源导入柳州,包括华为和大疆等都会在柳州建立智能制造基地,未来几年,就会看到相关动作。
四是,构建一批生态合作伙伴。重点针对渠道、车辆周边的衍生品、精品、二手车等。只要能为产品赋能、为销量提升带来增量、为产品价值带来贡献的,都是我们的生态合作伙伴。
在东风汽车整体出海计划中,东风柳汽扮演什么角色?
东风汽车目前实行 4+2 出口体系。
4 指 4 家合资企业,包括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神龙和易捷特,这 4 家分别独立。
2 指两大板块。一个板块是,东风汽车旗下商用车,如东风商用车、东风股份、华神汽车等;旗下乘用车如东风猛士、岚图汽车、东风奕派(纳米)、东风风神等,他们的产品出口都集中到东风进出口公司。
另一个板块就是东风柳汽单列。从中可以看到,东风汽车对东风柳汽出口事业非常重视和肯定,赋予我们更多的自主灵活性。
东风汽车 4+2 体系,未来 5 年计划出口超过 100 万辆。而东风柳汽的目标是,承担其中的 20%-25%,即达到 20 万 -25 万辆规模。
东风柳汽针对海外市场,发布过 " 乘风双擎 2030 计划 ",希望未来 5-6 年,海外出口超过 30 万辆。为此,我们将加大 KD 工厂布局,约占 50%-60% 出口比例。同时,针对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进行整车出口,过程中也会加大渠道及资源导入。
你曾说,未来 3 到 5 年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目前进展如何?
目前,我们已进入 80 个国家,拥有 120 家渠道和 4 家 KD 工厂。未来 3-5 年,目标是扩大到 100 多个国家,拥有 200 家渠道和 10 家 KD 工厂。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均衡发展,为打造百年柳汽奠定基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