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8-27
微盟集团(02013.HK):"SaaS+AI"双轮驱动,迎来商业化与盈利新拐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眼下,A/H 股市场走牛,AI 主线的科技叙事氛围愈发浓厚。而反观国内 AI 产业,伴随着 2025 年中期财报的相继出炉,一场以应用商业化为主导的新叙事似乎也正在加速展开。

一、SaaS+AI 商业化 " 开花结果 ",微盟新曲线 " 初露头角 "

微盟集团 ( 02013.HK,以下简称 " 微盟 " ) 作为国内 SaaS 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其最近披露的 2025 年中报中首次披露了 AI 相关的收入,实现了商业化落地的突破,也标志着其在 "SaaS+AI" 商业化之路上迎来开花结果。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微盟来自 AI 的相关收入约 3400 万元 ( 人民币,单位下同 ) ,主要来自 AI 工具矩阵 ( 如 WAI SaaS、WIME 等产品 ) 在电商全流程化的应用。此外,得益于 AI 商业化的突破,微盟的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也实现环比提升 1.38% 达 4.38 亿元,步入企稳回升阶段。

富途显示,截止到 8 月 26 日,微盟集团自 4 月 8 日触底以来累计反弹幅度约 94%,近乎翻倍,同期港股 SaaS 板块整体反弹超过 50%。聪明资金的持续流入,表明市场对微盟 "AI+" 战略的认可,以及对 SaaS 企业未来增长潜力的乐观预期。

微盟集团 2025 年 1 月以来的股价分时走势图

SaaS 概念股 2025 年 1 月以来的股价分时行情

( 来源:富途 )

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突破,也是对于 SaaS 企业的 AI+ 逻辑 ( 降本增效 + 商业化 ) 一次验证和兑现。微盟新曲线 " 初露头角 ",将助推市场调高对其未来的增长预期。当然,也给市场增添了一些信心,预期也会利于市场对于 SaaS 资产及相关产业链价值的进一步重估。

今年以来,AI 正从大规模的算力投入、云服务消耗期,奔向应用商业化起量的阶段。诸如 Cursor ( 开发商是 Anysphere ) 、Anthropic 等海外,国内如快手可灵展现出 AI Agent 的极强的 " 炼金 " 和 " 吸金 " 能力,同时也逐渐点亮了 AI 未来的产业化方向。

如果说 2024 年是 AIGC 全面布道的 " 上半场 ",那么 2025 年的下半场则由能落地、可交付的 AI Agent 接棒。而根据东方证券的报告显示,从 AI 产品 ARR 收入看,目前已经有一定商业化规模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通用模型服务订阅收费产品、二是结合垂类场景的 AI Native 产品、三是 AI 赋能原有业务场景。微盟集团拥有 15 大 AI Agent,布局超过 58 个真实商业应用场景,AI Agent 产品对核心 SaaS 业务的客户活跃度和商业化形成了有效拉动。总的来说,通过将 AI 能力深度融入电商、零售等核心场景,微盟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客户粘性,还为自身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除了 AI 商业化 " 破茧 " 之外,微盟在今年上半年还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扭亏为盈,开始走出亏损困境。

二、迎来盈亏拐点时刻,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微盟的经调整收入同比上升 7.8% 达 7.7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0.17 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109.0%,好于彭博一致预期,并实现了自 2021 年以来的首次扭亏,这一突破被市场视为微盟战略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微盟在盈利能力方面的显著改善,源于微盟在业务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上的持续努力。虽然顶着宏观 " 逆风 " 和广告业务返点政策调整的压力,但微盟通过聚焦高价值客户、减少低毛利业务,稳住规模的同时实现收入质量的显著提升。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微盟的毛利同比增长 1.1%,毛利率从 66.4% 上升至 75.1%,大幅提升了近 9 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微盟的两大核心业务——商家解决方案和订阅解决方案的客单价 ( ARPU ) 均实现增长,分别较 2024 年上半年提升 1.9% 和 4.5%。这一趋势反映了微盟在大客户战略上的成功推进。相比中小商家,大客户经营稳定、付费意愿强、续签率高、LTC/CAC 更优,能够为微盟带来稳定的业绩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微盟的智慧零售板块,其大客化渗透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微盟智慧零售的客户 GMV 同比增长 13.4%,亿级 GMV 账号数同比增长 60%、百万级 GMV 账号数同比增长 34%。集团型企业多品牌合作、多业务线合作趋势上扬,多账号合作客户数同比增长 22.2%,多账号合作客户收入同比增长 19.3%。而在行业影响力方面,微盟在中国时尚零售百强企业中的占比达到 48%,商业地产百强占比 50%,连锁便利店百强占比 42%,显示出其在大客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

归根结底,微盟之所以扭亏为盈,除了降本增效之道成效显著之外,还离不开一个关键变量:AI 的助攻。

鉴于上述,微盟在期内实现了 AI 商业化的突破,同时也推动了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的环比企稳回升。这让市场看到了微盟在 AI 下半场的 " 诚意 " 和 " 底气 ",尤其是将 AI Agent 解决方案整合到电商、零售及其他主要场景,从而激活和释放更多的增量。

例如,面向 SaaS 客户的 WAI SaaS 产品在 2025 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活跃商户数较 2024 年下半年增长 57%,而服务于中小微电商从业者 WIME 的累计注册用户数增长 139%,达到 11 万,收入更是飙升 172%。这些数据表明,AI 不仅为微盟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还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进一步巩固了其核心业务的竞争优势。

三、深耕微信电商生态,挖掘全域增长新机遇

除了努力打好 AI Agent 这张牌之外,微盟也一直在外部生态中挖掘增量。而且作为微信生态的深度参与者,微盟在外部生态协同方面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特别是其与大股东腾讯之间的互动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今年初虽受腾讯减持风波影响,微盟股价有所波动,但实际上,微盟一直在不断加强与腾讯生态的联系,尤其是其治下的微信电商生态。

年初,微盟就率先推出 " 微盟 X 微信小店 " 五大解决方案,打通了小程序与微信小店的跳转链路。数据显示,这一举措在上线首月即渗透 15% 的存量账号。报告期内,开启功能的商家月订单环比平均增速达 27%、月会员环比平均增速达 26%。2025 年上半年,微盟新绑定微信小店商家月 GMV 规模约 5000 万元,月度增长率约 100%。

电商历来是互联网厂商的必争之地,腾讯对于做大微信电商的决心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几年,例如从 "All in" 视频号电商到升级 " 微信小店 ",实现了微信生态内电商流量的整合与优化,也预示着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新期待和布局。而微信电商将承担腾讯未来 2-3 年增长的主要任务,也已成为市场共识。

据分析师称,微信电商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 2024 年底起约 1-2 年为初始阶段,第一阶段 GMV 包含私域和公域电商,私域电商初期 ( 第一年 ) 预计 1000 亿左右规模,2025H2 可能翻倍,第二阶段 GMV 可能达 3000-4000 亿规模。

而对于这片熟悉的 " 沃土 ",微盟凭借在微信生态中的先发优势和深厚积累,将牢牢抓住这一增长红利。当然,微盟亦深谙 "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 的道理。、除了微信生态之外,近两年来微盟已接入小红书、快手,并于 8 月以团购为入口与美团实现了深度打通,预计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将进一步接入抖音。这种全域渠道的布局策略,不仅降低了微盟对单一生态的依赖,也为其未来的横向扩张提供了广阔空间。

SaaS 行业在 AI 技术重塑的浪潮下,正迎来付费模式和商业逻辑的深刻变革。随着 AI 智能体的商业化落地,越来越多的平台型厂商开始探索赋能生态的合作方式,如微盟这样的头部企业通过整合整合 AI 能力和多平台生态资源,有望从传统 SaaS 服务商进化为具备系统平台能力的智能体产品公司,其横向复制空间和长期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结语

目前市场对于微盟 2025 年中报整体持积极态度,扭亏为盈和毛利率跃升被视为重大转折点。近期,摩根大通增持微盟 1621.37 万股,持股总数达到 3.42 亿股,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的信心。

短期来看,微盟的股价反弹已部分反映市场乐观预期;长期来看,随着 AI 产品规模化落地和全域渠道协同效率的进一步释放,微盟的长期投资价值将逐步显现。

无论是 AI Agent 的规模化应用,还是大客户战略的持续推进,亦或是全域生态的协同布局,微盟都在以实际业绩回应市场的期待。对于投资者而言,微盟的转型成功不仅是 "SaaS+AI" 逻辑的验证,也为国内科技企业在新经济周期中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随着 AI 商业化的进一步深化和生态协同效应的释放,微盟的未来增长值得期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微盟集团 saas 东方证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