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 08-28
丰倍生物增收不增利隐忧:募集资金缩水,经营现金流及产能利用率大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2025 年 8 月 15 日,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向上交所提交注册稿,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此前,丰倍生物于 2023 年 6 月 8 日递表上交所并获受理,分别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2025 年 6 月 30 日和 7 月 31 日更新招股书内容。

丰倍生物的 IPO 申请已于 2025 年 8 月 7 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标志着其已跨过监管审核的关键门槛。根据上交所流程,通过上市委会议后,通常需完成注册程序即可正式挂牌。

即便如此,在近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公司经营方的诸多问题仍被市场所关注着:业绩的增收不增利、存货规模攀升、应收账款的大幅波动、产能利用率骤降,以及募投项目用地信息披露存在差异等,为其 IPO 之路增添了诸多待解之疑。

1

主营业务单价持续下滑,营收增长与利润承压

据天眼查和招股书显示,丰倍生物成立于 2014 年,主要业务涵盖废弃油脂资源的综合利用,核心产品包括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此外,公司还辅以油脂化学品业务,主要产品有 DD 油和脂肪酸等。

2022 年至 2024 年(报告期内),丰倍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 17.04 亿元、17.26 亿元和 19.45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74%、99.88% 和 99.86%。

在销售数据方面,丰倍生物的主营产品呈现出单价持续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13.55 亿元、14.14 亿元和 15.89 亿元,销量分别为 15.7 万吨、20.14 万吨和 25.03 万吨,单价分别为 0.86 万元 / 吨、0.7 万元 / 吨和 0.63 万元 / 吨。油脂化学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3.49 亿元、3.12 亿元和 3.56 亿元,销量分别为 2.96 万吨、3.18 万吨和 3.99 万吨,单价分别为 1.18 万元 / 吨、0.98 万元 / 吨和 0.89 万元 / 吨。

其中,生物燃料的销售金额大幅下降几乎腰斩。受欧盟发起反倾销政策影响,丰倍生物对欧盟的销售额骤降。报告期内,生物燃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6.36 亿元、6.39 亿元和 3.7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7.33%、37.03% 和 19.01%。

报告期内,丰倍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7.09 亿元、17.28 亿元、19.4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33 亿元、1.3 亿元、1.24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3.55%、13.95%、11.67%。而在 2025 年 1 — 6 月,丰倍生物营业收入为 14.78 亿元,较 2024 年 1 — 6 月的 9.89 亿元增长 49.62%,净利润为 8506.33 万元,较去年同期 6886.91 万元增长 23.51%。

同时,丰倍生物于注册稿中补充了 2025 年 1 — 9 月的业绩预测。预期营业收入将为 21 亿 -23 亿元,较 2024 年 1 — 9 月 13.87 亿元增长 51.40%-65.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05 亿 -1.15 亿元,较去年同期 7847.4 万元增长 33.80%-46.55%。

表面上看,丰倍生物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细看财务数据,其 " 增收不增利 " 的病症略显端倪。在丰倍生物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1.11%、12.73% 的情况下,净利润却背道而驰,降幅分别为 2.26% 和 4.62%。对此,丰倍生物坦言,2024 年受我国生物燃料出口减少影响,尽管公司积极应对使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净利润仍小幅下滑。若未来出现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政策及贸易政策不利变化、市场竞争加剧致产品价格下滑、成本优化不力、客户需求变化或市场拓展受阻等情况,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不及预期,存在下滑风险。

2

华东和境外销售占比达 75.71%,经营现金流大降

在收入结构上,华东地区和境外销售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过高,也对净利润增长构成了不稳定的风险敞口。报告期内,这两部分合计销售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 79.55%、77.96% 及 75.71%。

报告期内,华东区域是核心收入来源,销售收入分别为 6.84 亿元、6.72 亿元和 7.84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0.14%、38.96% 和 40.32%。相比之下,国内其余地区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足 7%。同期,境外销售分别为 6.72 亿元、6.73 亿元和 6.88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39.41%、39% 和 35.39%。

进一步分析,公司客户结构同样存在一定风险。丰倍生物的前五大客户中,境外企业占比较大。报告期内,丰倍生物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 5.81 亿元、5.94 亿元、5.7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34.03%、34.41%、29.24%。其中,丰倍生物前五大客户中贸易商均为境外企业,且贸易商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 2.42 亿元、4.69 亿元和 1.53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14.23%、27.15% 和 7.85%。

资深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丰倍生物的收入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和境外市场,尤其是前五大客户以境外为主,这一结构是近几年行业中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有助于公司集中资源深耕核心市场、形成区域规模效应,并与大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和风险。过度依赖单一国内区域和海外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若华北地区或海外主要市场的政策、经济环境或需求发生变动,可能对公司营收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相对集中的外销模式,其业务和账目的真实性难以核查,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业务结构的集中风险进一步传导至运营层面,流动资产管理的压力逐渐显现。一方面,丰倍生物的存货规模持续攀高。报告期内,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1.04 亿元、1.98 亿元、2.42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 17.01%、34.92%、33.14%,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13.21 次、9.72 次、7.76 次。其存货跌价准备变化波动较大,分别为 69.92 万元、258.26 万元、64.88 万元,计提比例分别为 0.67%、1.29%、0.27%。

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报告期内账面价值微降后大幅上升,分别为 9679.43 万元、5846.71 万元、1.33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 15.80%、10.29%、18.24%,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66%、3.38%、6.8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同趋势变化,分别为 610.64 万元、408.06 万元、854.74 万元,计提比例分别为 5.93%、6.52%、6.03%。值得注意的是,丰倍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波动,分别为 17.59 次、20.89 次和 19.07 次,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 27.44 次、406.64 次、55.39 次。对比之下,丰倍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存货与应收账款的 " 双高 " 直接制约了资金流动性,这一压力在现金流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报告期内,丰倍生物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大幅下降,分别为 6972 万元、1.62 亿元、2243.03 万元,2024 年降幅达 86.2%。货币资金分别为 2.18 亿元、1.57 亿元、1.67 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 1.66 亿元、1.38 亿元、1.51 亿元。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债务规模持续扩张,短期借款从 1.59 亿元增至 1.73 亿元,长期借款从 4050 万元增至 1.06 亿元,长短期债务压力叠加,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已明显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资金链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凸显。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情况下,丰倍生物仍连续两年分红。2022 年、2023 年,丰倍生物分红金额分别为 1500 万元、1614 万元,合计 3114 万元。

3

产能利用率骤降,募集资金缩水 2.5 亿

就当前情况来看,丰倍生物的 IPO 进程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公司经营显露的风险客观存在。而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和绿色能源的政策导向为公司提供长期增长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等政策鼓励和支持丰倍生物的主要产品和业务扩展,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进一步拓展其下游应用和市场规模。但丰倍生物能否抓住行业政策红利,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从技术层面来看,丰倍生物的研发投入持续滞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近三年来,其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00%、3.39% 和 2.75%,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 3.57%、3.72% 和 4.32%,差距逐年拉大。皮海洲指出,丰倍生物所处的生物质综合利用行业,企业普遍研发投入率较低,这主要受行业技术发展阶段和商业模式的影响。因此,尽管丰倍生物的研发费用率略低于行业均值,但对于一家尚未上市的成长型企业而言,目前的投入水平仍在合理且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发展态势。

再聚焦产能方面,丰倍生物 2024 年利用率下滑 23.53%。报告期内,丰倍生物生物柴油产能分别为 9 万吨、10.5 万吨、10.5 万吨。产量高峰后回落,分别为 8.57 万吨、10.48 万吨、8.01 万吨。产能利用率下滑严重,分别为 95.28%、99.84%、76.31%。对此,丰倍生物表示,2024 年度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发行人减少了部分出口生物柴油的生产,转而通过销售工业级混合油弥补生物柴油客户的需求缺口。

此次丰倍生物拟募集资金 7.5 亿元,与 2023 年 6 月首版招股书拟募集资金 10 亿元相比,募集资金缩水 2.5 亿元,主要体现为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而拟募集的资金将全部投入新建年产将形成年产 30 万吨油酸甲酯、1 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 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 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 5 万吨、甘油 0.82 万吨项目。

在 2025 年 1 月 17 日的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上交所对丰倍生物关于市场空间和募投项目进行问询,要求丰倍生物结合宏观市场环境、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态势、行业内主要企业产能、市占率情况等,分析新增产品的消化情况。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核查表示,丰倍生物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和下游需求整体充足;对比同行业公司的定价、质量、行业壁垒等因素,丰倍生物市场拓展的进展情况良好;基于当前对宏观市场环境、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态势、行业内主要企业产能、市占率情况等因素的判断,丰倍生物新增产品可得到有效消化。

另外,对比招股书所披露的用地面积 68679.77 平方米,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拟新增用地 68745.9 平方米,两者信息存在不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丰倍生物曾存在频繁且密切的关联收购。2018 年 12 月,丰倍有限以 4808 万元收购韩琳琳(董事长平原配偶)和魏良持(现任董事魏国庆儿子)持有的维格生物 100% 的股权。2019 年 1 月,维格生物(丰倍生物子公司)收购李寅和魏良合计持有的良友油脂 100% 股权,而李寅所持股权系平原委托其代为持有,李寅现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同月,丰倍有限收购平原和韩琳琳合计持有的福之源 100% 股权。

不过,丰倍生物表示,关联收购的目的是为彻底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提升公司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丰倍生物董事长平原直接持有贵公司 59.78% 的股份的,通过众和商务和福倍汇盈分别控制 16.94%、8.68% 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 85.4% 的股份,累计获得现金分红 2659.36 万元。此基础上,通过收购三家关联公司,包括李寅代持平原的 70 万元,平原和韩琳琳通过股权转让合计获得 3947.23 万元。(港湾财经出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生物 元和 上交所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