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08-28
贵州工艺美术馆将贵州非遗“植入”商业街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 7 月以来,位于青云市集 A 座 6 楼的贵州工艺美术馆,将贵州非遗 " 植入 " 繁华商业街区,打造出集展览、研究、交流与销售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文旅空间,接待游客超 3 万人次,文创新品销售超 15 万元。

展厅外,是日均客流量达 6.7 万人次的网红商业街区——青云市集。展厅内,不仅汇集了一批传承贵州非遗的工艺美术精品,还展示了 2000 件贵州特色工艺品。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工艺美术馆内展陈的大师级工艺美术精品,成为商业街区里一抹亮丽的文旅底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雍的经典之作《盛世鼓》是 " 镇馆之宝 ";由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制作的《布依飞歌系列》生动灵秀,曾斩获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奖;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王少丰的剪纸作品《天地灵 万物生》大气磅礴 ……

大师精品荟萃

与观众 " 零距离 " 见面

在 1600 平方米的贵州工艺美术馆展厅内,汇聚了众多国家级工艺大师的匠心之作,开门与广大市民游客 " 零距离 " 见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雍的经典作品铸铜雕塑《盛世鼓》作为贵州工艺美术馆的 " 镇馆之宝 ",布展在进馆大门的显眼处,这件非卖品体现了艺术家鲜明的创作特色。铜鼓蕴含着千百年来苗、侗、布依等贵州少数民族团结、昂扬的精神内涵。《盛世鼓》以苗族独创的 " 四面鼓 " 为原型,鼓身与底座的浮雕生动演绎《苗族创世史诗》的古老传说,四匹连体飞龙马(布依族图腾)构成的鼓架,寓意贵州少数民族借时代东风腾飞奋进,尽显文化厚重与时代精神。

▲刘雍的铸铜雕塑《盛世鼓》

由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创作的牙舟陶《布依飞歌系列》,也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以抽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布依族姑娘能歌善舞的灵动姿态,经传统龙窑柴烧工艺淬炼,釉色自然流淌如诗,将布依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与民族特色定格于陶土之上。

布展在馆内精品展示墙上的剪纸作品《天地灵 万物生》,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王少丰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为内核,融合写实、抽象与套色技法,创作形成粗犷而富有张力的个性化风格作品。这位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剪纸艺术节金奖的艺术家,用剪刀在纸上勾勒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引发关注。

▲王少丰的剪纸作品《天地灵 万物生》

此外,由高级工艺美术师岳振创作的牙舟陶《双鱼盘》,在青绿主色调中融入绛、灰、黑等色彩,突破传统釉色边界,为这项古老工艺开辟更多艺术可能。

汇集黔地百艺

邂逅贵州非遗瑰宝

漫步贵州工艺美术馆展厅内,来自贵州各地的非遗瑰宝次第铺展,包括刺绣、蜡染、木雕、陶艺等 11 类非遗技艺工艺美术品与文创新品。

以丹寨卡拉鸟笼布展的艺术墙,与丹寨卡拉村的网红打卡点异曲同工,突出的 " 贵阳 " 二字更成为游客拍照打卡处。丹寨卡拉鸟笼作为苗族四百余年的传承技艺,选用 3 年以上竹龄的楠竹、水竹,经砍竹、破竹、蒸煮除湿等十余道工序精心编织,成品坚韧耐用、不变形。该工艺于 2009 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贵州平塘牙舟陶,始于明代洪武年间的非遗技艺,以当地灰黄色黏土为料,经手工拉坯、浮雕装饰和龙窑烧制,釉色窑变形成独特冰裂纹理。在贵州工艺美术馆,该工艺不仅以大师级作品向观众呈现,更以实用精巧、价格亲民的茶杯、茶壶、摆件等文创产品被观众收入囊中。据介绍,20 多元一个的茶杯成为了馆内的畅销品,这个月已经补货 3 次了。

▲牙舟陶茶具

喜欢苗绣的来访者,能在此处欣赏到施洞苗族破线绣、三都水族马尾绣、锦屏侗族刺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的文创产品,包括衣服、发卡、包、杯垫、冰箱贴等日常用品,也有大师作品、经典图样装裱而成的装饰画。

除了传统非遗作品,大量以年轻视角创作的文创作品也在贵州工艺美术馆得以充分展现。比如陈丹的陶瓷作品《灵猫绮布》,这组从克孜尔壁画 " 猫佛 " 中汲取灵感创作的陶瓷雕像,尽管每件作品定价 2000 余元,两月内已售出 4 件作品。

▲陈丹的陶瓷作品《灵猫绮布》

" 无论是十几元的文创小物件,还是收藏价值千元以上的艺术品,来到贵州工艺美术馆的观众几乎不会空手而归。" 贵州工艺美术馆负责人说。

商业街区赋能

探索活态传承新路径

自 7 月 6 日贵州工艺美术馆在青云市集正式开馆后,这个集展览、研究、交流与销售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文旅空间,还开设了掐丝、蜡染、苗银、贵州龙拓印等现场体验项目,并不定期邀请传承人现场展演技艺。

8 月 12 日,记者在馆内看到,不少外地游客利用暑期带孩子来体验贵州非遗。来自厦门的胡程程现场体验了蜡染和手工银饰,他说:" 以前,我以为蜡染只有扎染,如今体验了画蜡,让我们对蜡染这项工艺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贵州省高校教研成果转化基地,贵州工艺美术馆目前已吸引 9 所高校入驻,并设有高校专属展区,不仅解决了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实践、创业机会,进一步促进教研成果转化,助力行业创新。

" 市面上文创产品不少,但高品质的工艺美术品稀缺,提升文创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匠人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贵州工艺美术馆负责人表示,工艺品制作标准不严格会稀释非遗价值。贵州工艺美术馆正以高标准的展品与运营,让非遗在商业土壤中扎根生长,为活态传承探索一条可复制的新路径。

董容语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张力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