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8-28
60岁老人进食后反复呕吐 竟是糖尿病性胃轻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7 月初的一个清晨,消化内科二病区来了一位智力障碍的李阿姨(化名),患者由儿子和儿媳妇搀扶着走进病区,主管医生高红艳经过详细问诊了解到该患者发病至今已有 1 月余,主要表现为纳差、消瘦,体重减轻约 10 公斤,进食后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宿食,且近 1 周未解大便,既往有 "2 型糖尿病 " 病史 10 年余,不规律口服降血糖药物及胰岛素控制血糖,蹊跷的是明明吃的少,空腹血糖却忽高忽低,于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 " 慢性胃炎 "。

对症治疗 1 周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看到母亲日渐消瘦且无法正常表达身体不适,患者儿子李先生心焦如焚,果断与其媳妇陪同患者驱车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贺娜主任团队针对该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完善颅脑、胸腹部 CT 及胃镜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胃排空,最终确诊为 " 糖尿病性胃轻瘫 ",李阿姨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了胰岛素方案,坚持低脂低纤维软食、少食多餐,并在餐后规律散步,延长就餐时间(每餐 30 分钟),饭后站立 1 小时,配合短期促胃动力药及中医针灸,肠内营养液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后,李阿姨食纳改善,呕吐症状显著缓解,血糖也趋于平稳,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什么是 " 胃轻瘫 "?

胃轻瘫是指无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时,胃排空时长延长。大多数胃轻瘫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出现进食后上腹部灼烧、疼痛、饱胀感,或有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也有患者

可在长时间空腹时出现恶心、呕吐。如果累及食管或小肠,还可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或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什么是 " 糖尿病性胃轻瘫 "?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 50%-76%。以非机械性梗阻状态下的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餐后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上腹痛和体重减轻等。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见于 20~60 岁女性多于男性,1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轻瘫的风险高于 2 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特征是餐后症状的三联征:恶心、呕吐和腹胀。伴有上腹部症状的糖尿病胃轻瘫被称为「临床或症状性胃轻瘫」。这些症状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其他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均可有上述症状。

与上腹痛相比,早饱、餐后饱胀感、恶心、呕吐与胃排空延迟的相关性更大。

不可消化固体的胃排空障碍可能是早期的症状的异常表现。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高血糖、胃肠激素、Cajal 间质细胞减少、平滑肌病变、自主神经紊乱、肠神经元凋亡等被认为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如何确诊 " 胃轻瘫 "?

在诊断胃轻瘫之前,应该进行基本的疾病筛查,首先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进行胃轻瘫测试之前,需要排除其他改变胃排空的原因,如使用阿片类药物或 GLP-1 受体激动剂及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胃排出道梗阻等,后者需要特殊的检查。

胃轻瘫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 3 个标准:

具有胃轻瘫症状。

排除幽门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口梗阻。

确诊胃排空延迟。

临床诊断细节:

确诊原发病:首先应明确胃轻瘫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是否曾接受胃部手术、减重手术,必要时针对性的选择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如何治疗胃轻瘫?

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负担,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有文献推荐 " 分步治疗法 " ,总体原则是初期尽可能采取安全和侵入性较小的干预措施。

血糖控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高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故改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胃轻瘫表现出的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和不稳定的能量摄入)增加了在平衡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同时,避免低血糖的难度。因此在降糖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方面,医生应更为留意。

需要强调的是,GLP-1RA 类降糖药物会延缓胃肠蠕动并诱发上消化道症状,因此在胃轻瘫患者中需要考虑是否停用。

饮食调整

维持营养均衡,戒烟、戒酒。有恶心、早饱、腹胀和食欲减退的患者应少食多餐(一日 4~5 次),进食易消化食物。推荐低脂肪、低纤维、小颗粒或液体饮食,初期从限制摄入 " 难以消化的食物 " 开始,并逐步加以严格(基本原理是固体需要研磨成直径 ≤2 毫米的颗粒,才能尽快从胃中排空,否则小肠中的脂质会刺激肠胃反馈机制造成胃排空延迟)。

避免油炸食品和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可适当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荞麦、玉米、新鲜蔬菜海带、紫菜等,以利于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补液与营养

患者反复呕吐及经口摄食减少可能引起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及脱水,还可能出现微量营养素和维生素缺乏。对于轻度胃轻瘫患者,应通过口服给予补液和维生素补充。对于不能耐受固体食物的患者,可将补充剂和维生素加入到流质膳食或匀浆膳中。有难治性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

" 营养治疗,通道为先 ",建立合理的营养通道是保证营养治疗的重要环节。鼻肠营养管作为胃轻瘫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不仅能进行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能减少反流误吸,减少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利于肺部感染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此类患者能量供需的矛盾,经过空肠肠内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长期呕吐、腹痛之苦。

微创技术

幽门环肌切开术(简称:G-POEM)是一种通过胃镜进行的微创手术技术,旨在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以隧道内镜技术切开幽门环肌,释放幽门的肌肉痉挛,从而改善胃内容物的排空,缓解患者的胃排空障碍症状。

温馨提醒

症状 ≠ 胃炎:持续餐后腹胀 + 血糖失控,需主动要求排查胃轻瘫。

防重于治:确诊糖尿病 5 年以上者,每年评估胃功能(尤其合并视网膜病变 / 周围神经病变者)。

记录 " 血糖 - 饮食日记 ":包括进食时间、食物性状、呕吐次数、血糖值,就诊时带给医生。

警惕危机信号:

→呕吐物带血 / 咖啡渣样。

→体重 1 月内下降 >5%。

→持续性上腹剧痛。

专家表示

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生。处于胃轻瘫急性期的患者也要积极控制血糖,注意饮食方法,遵医嘱进行检查和用药,监测血糖,积极应对胃轻瘫的问题,既能享受美食,又能平稳控糖。

来源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相关标签

糖尿病 腹痛 医生 规律 胰岛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