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氢商业 08-28
液体粽子拌黄瓜成了乐乐茶们的新销冠奶茶?“是脱脂牛马喝一口能血糖爆炸的贵州特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奶茶专题】奶茶显贵小技巧

奶茶要显贵,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

原料基础,口味就不基础,比如贵州冰浆;

口味基础,名字就不基础,比如咸法酪;

名字基础,工艺就不基础,比如千目抹茶;

但凡有一项不基础,价格立刻就不基础。

氢商业最新专题「奶茶显贵小技巧」上线,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届奶茶又进化到哪一步了。

奶茶店快成地方特产庙会了。

喜茶推出牦牛奶酥油茶,乐乐茶就做新疆冰粽子;蜜雪冰城开始用大西北沙地里长的沙棘做冰美式,美式搭配的水果终于从冷门到了邪门;Coco 则强调自己的抹茶是 " 梵净山采摘 " ——特产产地终于具体到了某一个山头。

夏季也有【夏日地方特产限定】——贵州冰浆。从贵州本地的去茶山,到乐乐茶、喜茶、书亦烧仙草、茉酸奶,连锁奶茶今年夏天都不约而同地吻上了贵州的 " 非遗特产 "。

塑料杯里装五颜六色的冰沙,顶上放冰淇淋球或撒上黄豆粉、花生碎,纸杯套上少不了【贵州】两个大字——一切都似曾相识,上一个走这种路线的是 30 一杯的竹筒奶茶,在各地景区快速兴起又销声匿迹。

" 新中式的风,还是吹到黔东南了?"

冰浆进连锁奶茶店第一步:取一个亲妈也认不出来的名字。

冰浆在贵州大街小巷流行多年,在贵州人心中是和四川冰粉、天津老式刨冰一样的步行街小吃。一般夜市里总会有一两个小推车摆摊卖,你吃完烧烤顺手带一杯,拿液体塑料勺挖着吃。

图源:小红书 @jade 月

喜茶们想把夜市里 9 块 9 一碗的冰浆搬进商场 B1,名字上得 " 陌生化 " 以示身价差异——就和进了外企所有人都得叫 Claire 或 Jessica 是一个道理。

乐乐茶的冰浆叫 " 黔式 Gelato",茉酸奶叫 " 糯糯酸奶 ",连贵州本地的去茶山都把 " 冰浆 " 换成了 " 冰旋 " ——乍一看以为是化学实验室的某种超低温溶液。

" 为什么好好的一杯黏糊冰沙,就不能叫黏糊冰沙呢?"

冰浆的原料其实很简单:基底是冰块和糯米,再搭配水果或谷物混合打成冰沙。据说最初的冰浆没有糯米,直到传入安顺,因为冰沙太容易融化,安顺人就在冰浆中加入了白糯米饭,减缓融化。糯米作为创新点,还中和了冰沙 " 去掉糖浆就只剩自来水味儿 " 的寡淡。

为了和本地冰浆区别开,喜茶、乐乐茶们抛弃了芒果、西瓜这些你能想得到的水果口味,转而推出蜜瓜、黄瓜、羽衣甘蓝、牛油果冰浆。

至于为什么非得是这些口味," 因为贵州传统冰浆里没有。"

点开冰浆菜单一片绿意盎然,喜茶们【绿色系甜水】的偏爱在今年愈发明显。绿色意味着天然、自然,又暗示着口感清爽和原材料的天然健康。脱脂牛马(指边打工边减脂的牛马)们找到了自己的天选夏日口粮:喝的不是冰浆,喝的是草原上霜打过的新鲜低卡草料。

图源:小红书 @蒸汽

秉着严谨求实的精神,办公室满怀期待地点了两杯绿豆和蜜瓜味的乐乐茶冰浆进行试喝。

首先让人感到陌生的是价格:24 一杯,整个乐乐茶菜单里最贵的单品。本身没小料,加小料还要多 3 块,自从外卖商战后再也没喝过 10 元以上奶茶的同事们从简介里的 " 鲜果呼吸感 ",研究到糖分选项里的 " 缓糖 ",也没琢磨出这杯米 + 冰贵在哪里。

口味没多大惊喜,主要是困惑。绿豆冰浆 " 像融化的绿色心情 ",蜜瓜冰浆里 " 吃到了整条的黄瓜片 ",整杯冰浆最有辨识度的味道是顶上的抹茶冰淇淋。但最令人困惑的是——糯米在哪?

" 上等抹茶要‘千目’,越细越好,这里的糯米大概也是千次搅打后的千目糯米。"

贵州人抱怨奶茶店的冰浆缺乏灵魂," 没打碎的整颗糯米混合在冰沙里才是正宗贵州冰浆 "。

过于粘稠的糯米也不行," 贵州的糯米是 qq 弹弹、粒粒分明的 ",有贵州人解释,外面那些 " 蒸出来会拉丝 " 的糯米做的冰浆因为 " 太水 " 缺少一份嚼劲。

" 冰浆显贵原则:原料基础,口感就不基础。"

地方特产做奶茶,逃不开两极分化的差评。根据喜茶员工发布的视频,喜茶做冰浆要加两遍糯米,第一次加一勺糯米和冰一起搅打成沙,第二次把半勺糯米放进搅拌机打一秒," 保留糯米口感 "。结果做出来的冰浆又被吐槽 " 难嚼 "" 为什么连糯米都没打碎?"

所以乐乐茶们才强调自己做的不是冰浆,是【黔式 Gelato】。Gelato 指的是意式冰淇淋,区别于 ice cream(美式冰淇淋),强调手工现制和新鲜原料,一根冰淇淋能卖六七十。乐乐茶们顺着 " 高端冰淇淋 " 的思路自定义新品类,绕开了和传统冰浆比拼正宗,也避免碰上 " 冰浆该卖 9 块 9 还是 26" 的质疑。

Gelato 还没破圈,没想到先为冰浆铺好了路:一方面是夏日限定的现制甜品,一方面突出冰浆用的是原汁原味的 " 健康 " 食材——直到有人发现奶茶店为了增加口感往冰浆里偷偷加炼乳。

" 黔式 Gelato" 的标签又引来争议——为什么自家的传统小吃非要用一个国外甜品的标准定义?" 非要蹭的话,建议改成,gelato 吃腻了,我要吃冰浆。"

奶茶店们上新 " 争议产品 " 不罕见,唯独冰浆的差评相当喧嚣,从原料、价格,一路来到了 " 为啥每家店的蜜瓜口味都要加黄瓜?"

黑红也是红。据乐乐茶高级研发经理刘维俊透露,冰浆系列上市就卖爆,7 月综合销量占比超 30%,两款口味成为门店销量 TOP1 和 TOP2。去茶山的上海限定款 "8224 西瓜冰丸碎冰浆冰炫 " 上市巅峰期每天卖出 2000 杯。

贵州冰浆其实火得有迹可循,去年开进北京各大商圈的网红贵州火锅品牌安顺夺夺粉,12 块一杯的冰浆是 " 必点菜 " ——明明是火锅店,社交媒体的分享首图全是五颜六色的冰浆。

今年夏天贵州又一跃成为国内旅游目的地顶流,精致牛马在贵阳排着队打卡满大街的世界冠军咖啡店;玩儿命大学生则赶着去猴耳天坑往 300 米的大坑里跳。携程数据显示,6 月底,贵阳已跻身 2025 年暑假国内游 TOP10 城市,位列第 5 位。遍布景区和大街小巷的贵州特色冰浆跟着暴涨的游客量出圈,贵州本土冰浆品牌 " 巧八角 " 今年在深圳、南宁开出了首店,从底层原材料终结了对冰浆 " 正宗性 " 的质疑—— " 精选黔东南原产糯米 "。

图源:小红书 @小瓶子爱阔落

但只是有地域特色,冰浆怎么也不会成为连锁奶茶的销量 Top1。真正让冰浆在轻乳茶、蔬菜汁之后成为 " 划时代新品 " 的,大概是经历了 " 健康奶茶霸凌 " 的打工人太需要一些符合 " 好喝 " 标准的新奶茶了——甜、糯叽叽、口感丰富,不用炫耀式地把每杯热量标注在首图,再用看不见的小字注明," 特指无糖中杯 "。

糯米是高热量小料,打碎之后升糖更快,为了保持口感还要加两次,怎么看都违背了这两年 " 健康奶茶 " 的呼声。但就像今年 FBIF 展会上一位甜品研发者说的,消费者嘴上说的和下单的是两码事," 嘴上说少油少糖,压根不会复购 "。" 健康悖论 " 放在奶茶里,一样适用。

冰浆在各大奶茶店同时铺开,前提是制作过程简单、原料基础,容易复制。不像轻乳茶,10 多块一杯还得费心思搜罗明前龙井或武夷山红茶打出差异化,冰浆的用料讲究返璞归真:水果、糯米、冰块、牛奶。网上邪修冰浆的食谱一搜一大把,比如教你用端午剩下的粽子打碎做冰浆—— " 星冰粽也是一种固体冰浆 "。有行业内媒体计算,普通冰浆一杯成本大概在 3-8 元,但售价能达到 20 多元。

冰浆的血脉里埋藏着成功的秘诀——糯米。这位【奶茶小料界纯元】这两年被玩儿得风生水起:喜茶的 " 芒果糯米饭 " 原本是端午限定,在粉丝的呼吁下变成了常驻产品;最早加进奶茶的血糯米是茶百道菜单上的 " 白月光 ",帮助这个西南奶茶品牌走向全国。

别忘了," 糯叽叽 " 是奶茶小料永恒的母题,而在珍珠、麻薯被发明之前,糯米或许才是人类 " 糯叽叽 " 依恋的起源。

如果仔细想,比起茶饮,冰浆其实更接近 " 甜品 ",装在塑料碗里、撒上花生碎才是 " 街头小吃 " 的精髓。

半年前还嚷嚷着 " 轻体 "" 轻乳 " 的连锁奶茶们,为啥集体闯起了高热量传统地方甜品赛道?

或许是因为新中式糖水这个夏天翻红的速度太快,奶茶们也坐不住了。

一批【新中式糖水专门店】今年在北上广的商场内遍地开花。麦记牛奶公司是其中的当红头牌。这家做广式甜水的浙江品牌 2021 年才开出了第一家店,目前门店总数已超过 400 家,其中近 350 家都是过去一年内新开设的门店,增速超 700%,红餐网报道称。

新中式糖水在价格上与一切新中式们对齐,把广州街边 5 元一碗的糖水卖到二三十是惯常操作,理由是 " 手作 "、" 鲜作 "。可如果现煮的芋圆就叫手作,那你喝的每一杯 8 块芋圆奶茶也的确都是 " 手作奶茶 "。除了容器不同,糖水和奶茶如今确实在食材和标准化制作流程上更加接近,大部分糖水的材料你在奶茶店 3-5 元小料区也都见过。但打上手作 title 的糖水毛利率普遍能超过 65%。

" 有不少原来茶饮赛道的加盟商正在转投糖水领域 ",有加盟商向红餐网透露。

高端中式糖水,也和高端中式面馆一样,意义不明地变贵起来。

比如厦门的厚生林,人均客单价 33 元," 明档砂锅 " 营造现制的氛围感,原料用的是 " 古田银耳、浦城薏米、建宁莲子 ",具体到县的产地你也看不懂,但的确获得了一种 " 皇帝下江南 " 的满足。

RUXU 入续鸳鸯糖水铺,店铺选址都在长宁区来福士、深圳福田卓越中心这些核心商圈,用的牛奶必须是 " 娟姗奶 ",然后一碗红豆沙卖你 22 元。

产品依旧是老式糖水铺里的那些,但装修绝对新中式:进店先是中式庭园般的绿植铺面,中庭用竹筒流水绿植假山造景,顾客就围着假山流水品尝 28 一碗的 " 特 A 桃胶莲子娟姗奶 ",桌和桌之间笼罩着朦胧的围纱,菜单用手写体的亚麻布帘挂在出餐口。虽然座位逼仄,甜品桌只有巴掌大——但这怎么不算一种中式的 " 曲径通幽 " 呢?

图源:小红书 @yy

古风小生气质就这样具象化了。

但翻红的新中式糖水这次能不能持久地做下去,依然是个问题。前一代顶流们如今活得并不算太好:2023 年,港式甜品店许留山从上海、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退出,第二年,北京唯一一家通州万达店也彻底关闭。满记甜品今年做起了 48 元低价自助引流,30 多一碗的鲜芋仙也被吐槽 " 粥化 "," 越来越贵,越来越少,品质不如从前 "。

一方面,无论招牌是港式、台式,还是新中式,植根东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糖水】依然没有逃出 " 同质化 " 的命运。如今这一轮的新网红,似乎也不过是把鲜芋仙和满记的菜单掰开揉烂了,再包装上了另一个难记程度堪比 "qq 咩咩噗噗好喝到爆炸 " 的名字。另一方面,糖水们还面临着越来越 " 囊括万物 " 的奶茶的竞争。最典型的 " 糖水奶茶 " 成功案例是杨枝甘露,如今几乎每家奶茶店都必有类似产品。

图源:小红书 @白颐路崔三淑

当新中式甜品们还固守着 " 古风小生气质 " 卖红豆沙和桃胶,奶茶们却走得更远,开始 " 西学东用 ",从更小众的地界里寻找新品灵感。

喜茶的酥油茶 " 一股子平原奶牛没有的牛味儿 ",喝完你都忍不住找片草地跳一段锅庄;新疆奶皮子加冰放到上海的 " 楼下酸奶 " 里就能卖近 30 一杯;武汉发家的爷爷不泡茶则把湖北人 " 过早 "(武汉话 " 吃早餐 ")的酒酿拿来做轻乳茶。

你这才懂什么叫传统文化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原来所谓的新中式糖水不过是把高饱和的塑料风店面改成灯光昏暗的古风装修,云贵川每个山头都没放过的奶茶们才是真的 " 新中式 "。

编辑|橘总

作者|肘子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 @獨自去偷 fun 呀

参考资料:

红餐品招,《新中式糖水集体杀向江浙沪,这波能走多远?》,2025.08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贵州 喜茶 安顺 牛油果 蜜雪冰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