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 " 成都车展 ")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下半年国内首个 A 级车展,成都车展不仅是车企冲刺 " 金九银十 " 销售旺季的重要舞台,更承担着推动技术落地、链接全球产业链与激活区域消费的特殊使命。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全面迈入智能化竞争新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我国在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方面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L2 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 50%,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智能驾驶商业化迎来关键拐点,行业正从 " 技术验证 " 加速转向 " 场景落地 "。
在这一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车展的功能也在被重新定义——它不再仅是产品展示的窗口,更成为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推广的关键平台。尤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成都车展正成为众多新兴车企竞相展示最新智能化技术的重要舞台。
智驾竞逐进入 " 成都时间 "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至 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23.2 万辆和 822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5%。另据四川省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6 月,四川全省汽车销售达 54.4 万辆,成都同期汽车销量达 30 万辆,占到全省销量的 55%。
在这一背景下,每年下半年的成都车展,已然成为各大车企提升全年销量、发布新技术与新车型的关键战场。事实上,在本届车展开幕前夕,部分车企已提前发布新品,以获取市场先发优势。8 月 25 日,鸿蒙智行举办新品发布会,推出问界 M8 纯电版、新款智界 R7 及新款智界 S7 多款新车。其中,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 H5 正式开启预售,起售价 16.98 万元,成为鸿蒙智行首款预售价低于 20 万元的车型。
图片来源:尚界汽车官微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在会上强调:" 围绕鸿蒙操作系统构建五大场景的智慧生活,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核心战略。" 他同时透露:"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90 万台,预计今年 10 月将实现百万台交付。同时,华为 ADS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半年里程突破 16.7 亿公里,累计成功避免潜在碰撞事故超 215 万次。"
除了华为,其他车企也在本届成都车展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态势。8 月 29 日,岚图追光 L 将迎来首发亮相,岚图与华为合作的 2026 款岚图梦想家也同步开启预售,新车配备华为乾崑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同日,奇瑞集团旗下星途品牌多款车型将集中发布,其中星纪元 E05 成为奇瑞首款搭载地平线 HSD 及征程 6P 辅助驾驶方案的车型,将于今年正式量产。
比亚迪集团则携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全阵容亮相,同时新增 " 天神之眼 " 系统动态演示与 " 兆瓦闪充 " 技术专区。此外,比亚迪还将于室外展区打造智能化街区,带来仰望 U8 应急浮水、天神之眼领航辅助、方程豹豹力体验区,以及腾势易三方及灵鸢车载无人机互动等全场景互动体验。
科技加速重构产业生态
2025 年初,DeepSeek 大模型迅速走红,吉利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车企接连宣布与 DeepSeek 大模型深度融合,以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能力。实际上,在 " 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决定体验 " 的新浪潮下,消费需求也已不可同日而语,智能化功能已然成为各车企竞争的主战场。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多家车企集中展示了智能座舱等领域最新成果。吉利汽车推出了新一代 AI 座舱操作系统 Flyme Auto 2,搭载行业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 Eva,首搭于领克 10 EM-P 和吉利银河 M9 等车型;荣威 M7 DMH 智慧座舱接入 AI 语音大模型,支持多意图解析和跨品牌手车互联生态。
本届车展的亮点不仅限于智能座舱,多家车企携自家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其中,小鹏 AI 机器人 Iron 化身 " 智 " 愿者,将具身智能从概念推入现实,汽车正逐渐超越 " 交通工具 " 的属性,延伸至生活服务与场景交互等多元领域。据主办方之一的汉诺威米兰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国良介绍称,Iron 不仅能作为 " 移动中控 " 控制车内设备,还能在车外提供行李搬运、充电对接等服务。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电池技术同样迎来突破性进展。宁德时代发布 " 钠新 " 钠离子电池,支持 -40 ℃低温一键启动,既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的低温使用痛点,也降低了对锂资源的依赖,为电池产业开辟了多元技术路线。骁遥双核电池的创新安全架构,则直击用户对电池安全的核心焦虑。这些技术的集体亮相表明,中国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已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角色转变,而车展正成为技术成果向市场信心转化的重要桥梁。
多维度发力,成都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搭好 " 快车道 "
据成都市经信局数据,2024 年成都全年实现汽车产量 75.4 万辆,产值达 1480 亿元;全年机动车上牌量约 70 万辆,其中燃油车 38.5 万辆、新能源车 31.5 万辆。成都不仅是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还入选了首批 " 车路云一体化 " 应用试点城市。其巨大的汽车市场份额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显著拉动作用,为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成都已聚集一汽 - 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等数十家整车企业,以及博世、中创新航、东方电气等千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此同时,完善的政策体系也成为推动成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支撑。
公开信息显示,自 2020 年起,成都市先后出台《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等 3 份地方政策文件,逐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道路测试到示范应用再到示范运营,从主驾有人到主驾无人的系统性拓展。截至 2025 年 2 月,成都市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共计 680 公里,覆盖城市主干道、次主干道、相关支路及山地路段等复杂环境测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据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王兵介绍,目前相关部门正加紧制定《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办法》和《成都市低速无人车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管理框架、扩大示范场景并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截至目前,成都市共发放 56 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牌照,涵盖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等车型,牌照数量较 2024 年增加 1 倍," 其中包括 25 台远程驾驶示范应用牌照,成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远程驾驶时代," 王兵表示。
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本届成都车展举办的 " 汽车先锋思享荟 " 也将技术探讨提升至产业战略高度。主流车企高层围绕 " 智问下半场 " 展开讨论,聚焦智能化转型路径,探讨中国汽车如何在全球竞争中构建可持续的技术壁垒。这一从产品展示到思想交锋的升级,使成都车展成为洞察行业趋势的核心 " 瞭望塔 "。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