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 "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 号), " 人工智能 + 治理能力 " 板块明确提出 " 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 ",为 AI 赋能城市治理划定了清晰路径,并在总体要求中提到,到 2027 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70%,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参与者,商汤科技持续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实际实践,凭借多年场景落地经验,深厚视觉技术积累与多模态能力推动治理效能升级。
商汤科技方舟多模态新智平台(SenseFoundry VL)(下称 " 方舟平台 ")基于多模态感知 + 深度思考的 " 智视 " 双引擎组合,加速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行业智能体的应用升级,为公共服务领域提供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长效支撑。方舟平台目前已实现从 AI 芯片、算力集群到行业模型的全链路国产替代,满足信创场景 " 开箱即用 " 的需求。
在泛城市治理领域,方舟平台全面赋能城市治理过程中的 " 发现、分拨、处置、审核 " 等全业务流程,不仅对城市中共享单车违规停放、摊贩占道经营、道路淹积水等问题进行有效的发现,并依托多模态技术,实现进一步优化场景算法误报过滤。
商汤科技基于 AIGC 技术和传统计算机视觉技术打造 " 昆明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 ",其规划的强大人工智能赋能底座,包含了语言大模型、图像大模型、医疗大模型、城市视觉中枢及多模态大模型。同时,商汤通过算力管理系统实现对算力的统一管理,借助 AI 能力共性服务系统实现各种 AI 能力的统一、有序、可控的输出,助力智慧城市 AI 能力的集约建设,集中演进,统一运维,有力提升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
在政务领域,商汤方舟平台可应用于政务办公助手、公文写作助手、政策智库问答、城市应急调度、智能客服等公共服务业务场景。
在某一线城市应急事件处置场景中,支持了各类应急场景算法的快速定义和标注优化,利用 AI 智能体完成工作人员之间的高效协同和信息调阅,将单事件的处置闭环时间缩短了 50%,同时总支撑规模达到了 2 万路端设备,推动了城市管理从 " 被动巡查 " 到 " 主动处置 "、" 人工倒班 " 到 "AI 智能巡检 - 协同 - 处置 " 的范式变革。
在某一线城市 12345 公共服务便民热线场景中,助力工单分类分拨速度提升了 10 倍,并统一了分类标准,短短一个月内便完成了超 30 万次分拨诉求,平均每天处理一万余次。单个分拨员原本一个月的工作量现在仅需一天即可完成,经过二次复核,准确率更高达 90% 以上,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交通场景,基于商汤方舟交通开放平台(SenseFoundry Tran)平台,商汤与多个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了地铁无感通行的实施,做到了在千万级人口城市,支撑万路终端请求并发,产品和算法稳定保障了百万分之一误识率(包括戴口罩识别),算法比对速度低于 200ms,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大规模工程落地并稳定运行的地铁 AI 产品。截至 2025 年 7 月,已覆盖全国 10+ 超大城市、700+ 车站、1.5 万条通道,市占率近七成。仅以成都为例,成都地铁日均通过无感通行进站乘地铁的人次近 100 万,高峰期间近 10000 台检票机并发。
从技术适配到场景落地,商汤科技正以 " 人工智能 + 治理能力 " 为核心,将政策导向与自身实践深度结合。未来,随着更多城市治理场景的技术渗透,商汤将持续以视觉技术与多模态能力为支撑,推动城市治理从 " 数字化 " 向 " 智能化 " 跨越,为构建人机共生、多元共治、精准高效的智慧治理新生态提供核心动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