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 08-28
导演王晶,怎么转型做“营销号”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最近,不少港星或主动或被动地有了新动态。

先是张曼玉 " 曼神 " 入驻小红书,一则自己剪辑的视频引来大量网友围观,更有人感慨 " 全世界的品味都回来了 "。8 月 24 日," 最帅令狐冲 " 的扮演者,港星吕颂贤及其妻子先后发文,表示因肺部感染住了 14 天 ICU," 瘦了差不多 40 磅(36 斤),生死就在一瞬间 ",也不免令人叹一句世事无常。

香港娱乐圈早已不再是那个黄金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大批实力演员北上发展,继续留守在香港的,也想尽办法多做几份工养活自己。这几年,我们在许多报道中看到诸如 " 著名 TVB 演员兼职开网约车、送外卖、转型开店 " 之类的新闻,没料想就连导演王晶也加入到转型的队伍中,有改行做 " 营销号 " 的趋势。

不靠作品靠爆料,向来很会审时度势的王晶,在下一盘什么棋?

港娱文艺复兴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同感,最近点进社交平台的热搜话题,有种 " 穿越 20 年 " 前的错觉。

7 月份,梅艳芳、张国荣等已故港星的相关词条冲上热搜;8 月中旬,锋芝恋又突然出现在热搜榜单上。

这些港星多是活跃在千禧年前后,热搜榜单出现他们的身影,本以为会有什么新内容,点进去却大多数还是网友早就已知的旧消息。而这些爆料,都与王晶有关。

王晶在短视频平台开通了多个账号,并设立了 " 王晶吃喝江湖 "" 王晶笑看江湖 "" 晶哥大实话 "" 晶哥大讲堂 " 等子栏目。这些子栏目的侧重点不同,更新内容有时候存在交叉,大体可以分为探店、爆料以及卖课这三类,热搜上那些 " 港娱文艺复兴 " 内容,基本来自 " 笑看江湖 " 和 " 晶哥大实话 " 这两个系列。

这些节目本身形式很简单,王晶坐在镜头前,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或者给观众讲古,重谈过去香港娱乐圈的旧闻秘辛;或者点评时下娱乐圈热门事件,像赵露思与银河酷娱之间的纠纷、热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甚至少林寺的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等,晶哥都会第一时间发视频点评一番。

而在王晶发布的诸多视频内容中,最受欢迎也是流量最好的,还是他谈香港娱乐圈往事这一类。显然,王晶也感受到了这种流量的走向,于是加大了讲古力度,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最近热搜话题会有种港娱文艺复兴的感觉。

在香港一众导演之中,王晶向来以审时度势、身段柔软著称。看起来敢说敢言快人快语,实际上他都是选相对不得罪的人的话说,看客获得了爽感,当事人也不觉得被过分冒犯。在视频内容中,王晶也延续了这种风格。

他谈张柏芝和谢霆锋离婚,说这是双方性格造成的最终分歧,并绘声绘色地讲了在电影《无价之宝》拍摄期间,张柏芝看到现场的小童星母性大发,每天煮东西给小童星们吃,但是她一边煮会一边骂谢霆锋。王晶补充 " 骂什么我就不讲了,但我想你在我们一班人面前这样骂他,你们婚姻好难维持的。"

不能说他的爆料是纯粹在炒冷饭,因为确实谈到了新内容,但 " 片场吵架 " 这件事本质还是谁都不得罪,喜欢谢霆锋的人从这段爆料中能看到谢霆锋情绪稳定,而喜欢张柏芝的人也能从中发现张柏芝顾家有爱心的一面。

而聊梅艳芳的视频中,他用了个很吸睛的 " 梅艳芳的任性害死了她 " 的标题,实际上所谓 " 任性 " 是在讲当年梅艳芳被扇耳光事件时,面对有钱大佬,她表现出那种宁折不弯的态度,似贬实褒。

谈当下热门事件的视频中,王晶也很明白 " 人心所向 " 这几个字的分量。像他聊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纠纷,没有去站谁对谁错,而是先肯定赵露思天分高,公司推一推就能火。又指出银河酷娱的问题是 " 一人公司 ",没有其他能够接档赵露思的艺人,最后谈了几句经纪公司要如何保护艺人等等。无论是站赵露思与否,都很难在这段视频中挑出什么毛病。

王晶,还是那个最懂左右逢源的王晶。

转型 " 营销号 " 意欲何为

早年王晶在香港就属于劳模型导演,一年开工项目不少。这种勤勉做派,也延续到了他的视频创作上。

以视频号为例,王晶保持着日更的节奏,每天更新 2 条左右,有时候会达到 3-4 条。对热点事件的反馈速度也算及时,像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新闻爆出后差不多 3 天,王晶就更新了相关视频,对赵露思和银河酷娱的讨论,则差不多是在一周内。

昔日港圈名导转型做 " 营销号 ",王晶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答案就藏在他的其他作品中。

如前所说,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前往内地这片更具消费潜力的土壤。但是,港圈从业者北上发展水土不服,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比如王晶,他当年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非常模式化的工作流程,那套流程适配于当时的香港电影行业,但并不一定适配于当下的内娱。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这几年监制的电影不少,其中也不乏以小博大分账成绩还不错的,但这些作品的破圈能力都很一般,所以他需要其他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名气。

转型做 " 营销号 ",显然是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而且娱乐八卦人人爱听爱看,这也能让一些更年轻的、没有经历过香港黄金时代的网友,知道 " 王晶 " 这个名字。

在点评热门事件和爆料港娱旧闻的视频中,夹杂一些 " 画风突变 " 的内容,比如王晶海选演员," 有演员梦你就来 ",零基础也有追梦的权利;王晶教你如何拍电影,视频里晶哥推心置腹地说,7 天就能学会拍电影,不会打光不要紧," 我现在都不会打光 ";还有王晶对人生、对事业的感悟,讨论原生家庭等问题。

这些 " 画风突变 " 的内容,或许才是王晶真正的目标所在。

周星驰与王晶先后加入短剧拍摄行列,两位在香港影坛呼风唤雨的导演,转换赛道后的成绩见仁见智,至少没有达到影迷心中他们应有的水平,更谈不上降维打击。但王晶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偃旗息鼓,而是有筹备新作品的意向。

在好几个视频作品中,王晶喊话心怀梦想的素人来做演员。结合最近 " 选角直播 " 在互联网上的火爆,或许王晶下一步动作,就与选角直播有关。

王晶的另一个目标,大概是带货。

港圈艺人带货的不少,有些人更是直接转型成为了主播。但王晶带货的思路显然和其他人不同,他卖的是人生经验——《王晶大师课》。该课程售价为 399 元,且王晶在视频中表示,购课的同时会附送一本售价 49.8,由他撰写的《人生由我掌控》。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大师课的全平台销量不到 1000 件。看来晶哥仍需努力。

永恒的狮子山精神

有人说王晶转型 " 营销号 ",靠谈一些陈年旧事为自己继续博取关注,实属晚节不保,其实也不止王晶,这些年很多香港演员、导演都被指晚节不保、不爱惜羽毛,明明已经到了可以完美谢幕的年纪,却还要在台前活跃,做着一些看起来很下沉的工作。

可这种无论到了多少岁都在积极进取的态度,恰恰是狮子山精神的最佳体现。大概是因为一直处于高度竞争的职场环境中,香港艺人更习惯于放下身段,也更善于把握机会。

从这些年港星来内娱发展的路径来看,我们会发现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把每一次出演变成有效露面。最典型的,是高海宁和王浩信参演综艺获得的正向加成。

他们在节目中表现出的专业度与敬业程度,让观众看到了 " 演员应该有的样子 "。加之香港艺人身上普遍有种 " 打工人气质 " ——无论成就高低,都把自己视为演员而非明星,吃得苦也弯得腰,更增添观众对其好感度。

在直播带货领域也一样。

石榴姐苑琼丹的带货事业做得有模有样,从访谈中就能发现,她没有把带货当做一个 " 中转站 ",而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主播,去做好带货这件事。更让人触动的是,当港媒采访她怎么做好带货的时候,她说功劳都属于背后的团队," 他们才是真的厉害 "。

王晶、周星驰包括尔冬升,这几年有人做短剧,有人上综艺,也让不少港娱粉丝颇有异议,认为他们已经过了要赚钱的年纪,完全不需要这样抛头露面。可是如果不与内娱建立更深层的联系,尝试更多内容载体,未来更年轻的香港艺人又如何走出大湾区?

如果这些有影响力的人都甘于养老,那么未来的港娱才会真正化为一潭死水、成为一座孤岛。

诚然,王晶最近的一系列动作有蹭热度、炒冷饭之嫌,内容到底有多少水分见仁见智,但这种活到老干到老、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也体现了老一代港星的韧性。对导演来说,本职专业能力更为重要,除了做 " 爆料博主 ",王晶还能不能凭借下一部影视作品上演 " 复仇者归来 " 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王晶 香港 导演 娱乐圈 和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