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08-28
“科技牛”持续火爆,中国平安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8 月 26 日,中国平安公布了 2025 年半年报,业绩表现稳健且强劲。

这份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777.32 亿元,同比增长 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80.47 亿元。

业界和投资者广泛关注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39.8%,达到 223.35 亿元,而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168.6%。

中国平安交出这份亮眼财报后,方正证券、中泰证券、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华创证券等多家机构纷纷给予 " 强烈推荐 " 或 " 买入 " 评级,对中国平安利润的持续增长、新业务价值的强悍势能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

这之中,方正证券给出 " 强烈推荐 " 评级,一个关键原因是,其认为 AI 赋能降本增效,助力中国平安持续打开增长空间。

事实亦是如此。十余年来,中国平安不断淬炼 AI 能力,夯实 AI 技术底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突破传统金融、医养服务 " 时间、空间、成本、效率 " 的限制,实现了从 " 小众低频服务 " 到 " 大众普惠服务 " 的跃迁。

换言之,中国平安把 AI 作为创新的关键变量,对金融、医疗、养老的全价值链进行智能化重构,加速推进 "AI in all",有力、有效地重塑生态价值,进而放大了发展的增量。

跳出中国平安,从全市场来看,其由 AI 创新驱动的跃迁逻辑和 A 股当前 " 科技牛 " 的火爆行情形成了共振。当 AI、机器人等方向的科技资产备受投资者追捧时,以 AI 能力为底座的中国平安自然迎来生态的价值重估。

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信息是,不只是中国投资者和机构青睐中国平安,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旗下 SEIBro 最近的数据显示,韩国投资者也偏爱科技等板块的 A 股股票,持仓规模前十的标的中,中国平安位居前列,而且是险企中 " 有且仅有 " 的一家。

不难看出,从创新变量到放大增量,中国平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跃迁,并以长期稳健的业绩赢得中外投资者的认可。在科技股整体表现越发强劲的趋势下,中国平安的 " 含金量 " 还在上升。

亮眼半年报背后:

铸造 AI 领先能力,锚定创新关键变量

从外部视角观察中国平安交出的半年度成绩单,一个明显的感受是,AI 的作用无处不在。

在 AI 赋能和集团战略持续落地的飞轮效应下,各项业务提质增效,进而拿到稳健的业绩结果。有了结果,中国平安 " 豪爽 " 地向投资者大份额分红,继续担当价值投资的标杆,这样的风格很 " 中国平安 "。

先说分红,中报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不分红。而这一次,中国平安不仅分红,还提高了分红力度,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 0.95 元,同比增长 2.2%。

要知道,中国平安此前分红已连续 13 年增长,累计现金分红 27 次,现金分红总额超过 3500 亿元。

中国平安为何这么慷慨?除了管理层对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关注之外,其分红最大的底气就是业务层面的稳健发展。

说回业务层面,对于险企来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是一个核心指标,新业务价值的增长越迅速、价值率越高,保险公司的增长和盈利能力就越强。

这份半年度财报显示,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39.8%,而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 9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平安在这个核心指标上实现了双增长。

此外,在衡量险企业务质量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保单继续率上,中国平安依旧表现位居行业前列。财报显示,平安寿险保单 13 个月保单继续率达 96.9%,同比上升 0.3 个百分点,而 25 个月保单继续率为 95%,同比上升 4.1 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平安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了用户的持续认可。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之外,在财产险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承保利润约 79.78 亿元,同比增长 125.9%,同时,整体综合成本率 95.2%,同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下降,承保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

对于险企来说,业务和渠道密不可分,在渠道层面,这份中报也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17%,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21.6%,意味着代理人 " 精英军团 " 效率更高,更加能打。同期,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实现翻倍增长,说明中国平安坚持价值转型战略,与国有行深化合作、拓展全国性股份行合作、挖掘城商行潜力,也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

可以说,在中报中,中国平安展现的是业务和渠道建设双丰收的局面。为何中国平安能做到这些,其关键变量是什么?

我们认为,答案是 AI。中国平安将 AI 作为创新的关键变量。

要知道,中国平安的数据库已沉淀 30 万亿字节数据,覆盖了 2.47 亿用户。在此基础上,平安自研大模型达到 67 个,仅今年就新增 14 个,不管是语音、语言大模型,还是视觉大模型,场景准确率均领先业界。

为什么平安大模型性能如此卓越?简单来说,这是先进、垂直、专业的 " 结合体 ":在底层,平安运用开源的先进大模型,而在核保、定价、理赔、医疗、养老等垂直领域都有自研大模型,结合上述内部海量数据,应用于专业场景,造就了强大的垂域优势。

也就是说,中国平安不仅锻造出领先的 AI 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将 AI 运用到垂直领域的各个场景中。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 8.18 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 650 个,在供需两端进行高效赋能。

拆解来看,在需求端,通过 AI 与人工协同作战,为用户提供全天候 7X24 小时服务,快速响应之余,服务精准度和质量随之跃升。

比如,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 94%,今年上半年闪赔占比 59%,既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又让用户省心、安心。

而在防范风险层面,中国平安将风险数据分析前移,结合 AI 技术,从源头为客户降低信贷风险,仅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这一项,就拦截减损 64.4 亿元。

在供给端,AI 助力中国平安降低成本,半年 AI 坐席服务量约 8.82 亿次,覆盖平安 80% 的客服总量,服务成本显著降低。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构建出 "AI+ 人工 " 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 18%,延续客户保障。当然,AI 也辅助销售,依托需求洞察、个性化推荐等,今年上半年,AI 辅助销售超 660 亿元。

这些探索和战绩无不说明,在中国平安手中,AI 不只是先进生产力工具,更是智能化的 " 基础设施 ",其将 AI 能力融入业务全流程,进行多维度、全方位赋能,驱动全价值链智能化。正如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业绩发布会上所言:" 平安 AI 战略的核心是‘全面 AI 化’。"

梳理至此,中国平安的逻辑很清晰,其将 AI 作为创新关键变量,塑造 " 保险 + 科技 + 服务 " 新模式,持续增强业务和品牌价值,使中国平安稳健发展 37 载仍极具成长价值。显然,这就是中国平安迎来价值重估的底层逻辑。

中国平安 "AI in all":

释放生态势能,撬动稳健增量

要理解 AI 之于中国平安,不仅是从保险主业的层面去看,还要将视野放得更广,从整个生态层面去观察。

具体而言,AI 作为中国平安的创新变量,不仅深度赋能金融主业,也对医疗、养老进行了智能化重构。让 AI 在 " 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 " 战略中全面落实,促进生态势能的释放,正是中国平安 "AI in all" 的题中之义。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得先锻造、提升 AI 能力。前文提到,要打造先进、垂直、专业的 " 结合体 ",中国平安的一大 " 杀手锏 " 是拥有六十多个自研大模型,但这些自研大模型不会 " 无中生有 ",只能深耕获得。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平安的强大护城河。

早在 2013 年,中国平安就开始运用大数据、云技术、AI 自动化工作流程,探索车险图像定损、微表情信贷审核、AI 医疗影像分析等技术在金融医疗领域的落地。

这些年来,平安长期重视对自主科技的研发投入,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化底层技术自主创新。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平安拥有超 3000 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专利申请数累计达 55435 项。

2024 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排名显示,平安以 1564 份生成式 AI 专利申请数位居全球第二位。此外,平安还斩获 AI 领域国际竞赛冠军 45 项,获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30 项奖项以上。

今年 3 月,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发布的《金融科技行业 2024 年专利分析白皮书》和《医疗健康行业 2024 年专利分析白皮书》显示,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医疗健康专利数均高居榜首。

这些实打实的专利、技术成果,为中国平安 "AI in all" 带来了莫大的底气和信心。正如外部所看到的,落实 " 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 " 战略时,平安将 AI 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财产保险业务方面,中国平安结合 AI 技术,聚焦风险减量,提升服务质效。其中,持续升级 " 鹰眼系统 ",2025 年上半年累计预警 25.9 万场灾害,发出预警信息 42.6 亿次,覆盖 6402 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平安还推出鹰眼海外版(EagleX),成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推出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这无疑增强了平安 AI 能力的溢出效应,使企业和个人客户身在海外也能享受到中国平安式的安全守护。

在医疗养老领域,中国平安发挥前述强大垂域优势,运用 AI,创新性地打造出全方位、高价值的服务体系。

首先,直击用户医疗需求。这方面,中国平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截至 2025 年 6 月末,AI 医生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 1 万种,诊疗准确率达 93%。

作为平安集团医险协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好医生更是推出 "7+N+1" 医疗 AI 产品体系,既包括 AI 产品体系,也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 家庭医生、AI 养老管家、AI 医务室、AI 健管师、AI 慢病管理师、AI 健康福利官等,让智能化融入业务全流程、全场景。

其次,依托 AI 能力,为养老赋能。比如,打造 " 保险 + 居家养老 "、" 保险 + 高端养老 " 产品,前者升级智能适老化设备,主动监测长者居家风险,后者与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合作,为长者提供专业照护。

同时,参与标准化建设,平安好医生携手产、学、研各方力量,最新制定、发布 2 项智慧养老平台团体标准,在居家养老领域累计已有 5 项团体标准落地。

正是因为 "AI in all",中国平安成为 " 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 " 领域的领跑者,借助 AI 重塑生态价值,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行业树立了典范,并通过团体标准进行赋能,推动医疗、养老行业一同向前发展。

结果是,中国平安促进了生态的协同进化,突破了金融主业的边界,亦在拓展到医疗、养老等行业的过程中,凝聚、释放了更强的生态势能,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稳健增量,并在多个行业放大。

所谓 " 独行快,众行远 ",中国平安以 AI 能力为底座,培育、拓展、放大生态势能,堪称险企中的 " 国之大者 "。

无论是利润持续增长,还是分红连年上涨,抑或是 "AI in all" 的深远价值,都表明中国平安的增量仍在持续放大中。显而易见,这正是险企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基于这样的视角,在全球市场重视和重估科技核心资产的浪潮下,中国平安的价值含金量还在上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中国平安 方正证券 a股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