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富财经网 08-28
恒坤新材IPO:毛利率下滑、成本高企,业绩增长存多重隐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8 月 29 日,恒坤新材将再度闯关科创板。

公开资料显示,恒坤新材成立于 2004 年,2013 年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15 年在新三板挂牌,后于 2021 年申请主动摘牌。

2024 年 12 月 26 日,恒坤新材科创板 IPO 获得受理,2025 年 1 月 18 日进入问询阶段,共经历两轮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恒坤新材原定于 7 月 25 日上会,却遭暂缓审议,成为年内首家 IPO 上会暂缓审议企业。8 月 29 日,公司将进行二次上会审议。

业绩增长乏力,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恒坤新材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集成电路行业具有技术呈周期性发展和市场呈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公司主营业务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前端的材料行业,其市场需求和全球及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据招股书披露,2022 年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2 亿元、3.68 亿元和 5.48 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 亿元、8984.93 万元、9691.92 万元。净利润连续两年跌破亿元,增速停滞。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与恒坤新材毛利率出现下降有着直接联系。2022 年 -2024 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72.74%、62.41%、54.10%,其中,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别下降了 10.33 百分点和 8.31 百分点。

2022 年 -2024 年,恒坤新材自产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 33.52%、30.29% 和 28.97%。其中,公司自产前驱体材料销售收入分别为 189.31 万元、1,855.93 万元和 4,420.26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0.60%、5.13% 和 8.19%,毛利率分别为 -329.59%、-19.91% 和 -1.56%,毛利率虽然持续上升但仍为负值。

恒坤新材解释称,主要是因为产品处于市场推广期,产量较低,单位固定成本较高。2025 年 1-6 月,随着自产前驱体材料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已由负转正。

但同时警示,未来,如公司自产前驱体材料无法获得持续的规模化订单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则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将降低或可能持续为负,相关固定资产亦将面临减值风险,进而对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025 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3.74%;然而,对应利润总额、净利润却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 895.76 万元、251.87 万元,降幅分别为 16.76%、5.71%;扣非净利润为 3072.39 万元,下滑幅度高达 25.18%。

2025 年 1-9 月,恒坤新材预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12.48% 至 27.82%,扣非前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 11.48% 至 2.92%、26.70% 至 17.73%。

与引进产品供应商合作终止,与大客户持续合作存风险

在销售方面,恒坤新材的大客户占比极高。2022 年 -2024 年,公司来源于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计算)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22%、97.92% 和 97.2%。

其中,第一大客户 A 在报告期的销售占比达到 72.35%、66.47% 以及 64.07%;第二大客户 B 在报告期的销售占比达到 12.08%、18.97%、23.12%。二者合计收入在报告期的营收占比达到 84.43%、85.44%、87.19%。

分产品看,2022 年 -2024 年,恒坤新材引进产品销售毛利分别为 18,940.90 万元、16,791.56 万元和 19,230.92 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为 82.05%、74.42% 和 65.86%,是公司的利润来源之一。

其中,恒坤新材 2022 年 -2024 年向第一大客户销售的引进自 SKMP 的光刻材料销售毛利分别为 13,756.04 万元、11,633.86 万元和 14,201.87 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跟进国家集成电路国产化战略,自 2025 年起,恒坤新材与 SKMP 之间已终止该部分光刻材料产品合作。

此外,恒坤新材与客户 C 持续合作也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2022 年 -2024 年,公司对客户 C 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 4,307.83 万元、3,308.90 万元和 2,961.37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3.57%、9.15% 和 5.49%。

根据公开信息,SK 海力士已完成对客户 C 的收购,该笔收购可能导致公司与客户 C 之间的持续合作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据行业人士观察,恒坤新材主要客户基本上是行业巨头,这可能导致其议价能力不足。在行业竞争趋于激烈的情况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或进一步被压缩。

2022 年 -2024 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4923.33 万元、9049.38 万元和 1.15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5.30%、24.61% 和 20.99%。

恒坤新材还存在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同一控制下合并计算)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74.98%、75.00% 和 75.44%。其中,向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52.04%、40.02% 和 51.53%,占比也超过了 50%。

产能利用率偏低,营业成本高企

据招股书披露,恒坤新材本次公开发行股数不超过 6,739.7940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 10.07 亿元,拟新建约 500 吨 KrF/ArF 光刻胶等光刻材料、760 吨 TEOS 等前驱体材料产能。不过,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并不足,这也让其募资扩大产能的合理性备受质疑。

目前,恒坤新材自产的主要产品包括 SOC、BARC、KrF 光刻胶、i-Line 光刻胶和 TEOS 前驱体材料,2024 年,恒坤新材各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57%、21%、18%、47%、46%,均未达 50%。

据悉,本次 IPO,恒坤新材原计划募资 12 亿元,结果一轮问询过后募资规模缩水至 10 亿元。

恒坤新材表示,本次募投项目若现有客户需求的增长、新客户的拓展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验证进度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导致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无法得到有效消化的情况,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恒坤新材近年来营业成本出现显著增长。

2022 年 -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金额分别为 11,813.18 万元、13,956.77 万元和 19,131.67 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6.71%、37.96% 和 34.92%。

无论是销售费用率,还是管理费用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集成电路 元和 科创板 新三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