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如今对于各手机厂商来说,每次系统版本的 " 大更新 " 通常都会伴随着新款旗舰机型一同亮相。
一方面,这自然是因为新的硬件平台往往可以支撑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软件功能。另一方面来说,因为有了性能大幅提升的新旗舰,所以相关厂商在宣传系统层面的流畅度改进时,往往也会显得 " 更有底气 "。
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情就不太好说清楚了。因为无从判断这个所谓的 " 流畅度改进 ",到底是源自硬件本身的性能进步,还是真正来自厂商对于系统、软件层面的改进。
就在 8 月 28 日,小米方面发布了全新的澎湃 OS 3。值得注意的是,它比小米的 " 年度新旗舰 " 手机要早了好几周亮相,而且在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就会开启第一轮 Beta 版公测的推送。
换句话说,小米此举或许就是想要自证 " 我们的新系统,不靠新硬件也可以明显感受到进步 "。
基于自研芯片技术,小米找到了 " 流畅密码 "
在此次澎湃 OS3 发布会一开始,小米方面首先讲到的就是新版系统在流畅度方面的改进。
根据官方的说法,澎湃 OS3 这次将系统优化深入到了调度、编译领域,在底层性能技术上使用了自研的微架构调度器,并加入热点编译加速技术。而在图形渲染技术上,则带来了窗口绘制下沉、渲染管线定向预编译,以及针对特定芯片的 " 算法硬化 " 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米方面明确表示,澎湃 OS3 的流畅优化技术使用了自研芯片上积累的核心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澎湃 OS3 的流畅度优化只适用于搭载 " 玄戒 " 平台的机型。事实上,澎湃 OS3 此前开始招募的第一批 Beta 公测机型里,是囊括了高通、联发科、玄戒三个芯片的多款机型。
换句话说,小米此举实际上也相当于是在 " 炫耀 ",自研芯片不仅让他们得到了更底层的性能优化技术,而且帮助澎湃 OS 团队将其他家 SoC 也可以 " 吃得更透 "。
如何让交互更好用?小米的 " 上岛 " 与众不同
除了底层的流畅技术,澎湃 OS3 也理所当然带来了一系列视觉特征上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终于有了自己的 " 岛 " ——小米超级岛。
为什么叫 " 超级岛 "?作为目前主流手机操作系统中可能是最后 " 上岛 " 的,小米对于目前市面上各家的 " 岛 " 方案,确实做了足够的研判。在此次发布会上,他们也指出了目前已有各种 " 岛 " 型通知在实际使用中的种种弊端,比如多个通知信息同时存在时文字显示不完整、来电通知会遮挡其他动态信息等。
针对这些,小米 " 超级岛 " 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包括定制专用字体提高显示效率,使用多个不同大小的 " 群岛 " 显示不同优先级的应用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小米 " 超级岛 " 还支持信息顺畅切换和拖拽顺手分享特性,用户通过滑动卡片即可在不同的 " 岛 " 上直接切换焦点内容,按住并拖拽就能分享 " 岛 " 内的卡片信息,相当于是构筑了一套自己的 " 岛生态 "。
除此之外,小米还重新设计了澎湃 OS3 的锁屏时钟、AI 壁纸和图标,以及桌面网格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传言中的 " 透明玻璃 " 风格并没有出现在此次公布的官方示意图中,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打算将其作为后续的升级方案,但也不排除这一设计因为性能开销较大而被搁置的可能性。
超级小爱大升级,迈出成为全能智能体的一步
自从 2024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在 "AI 助手 " 里引入智能体功能,让手机的 AI 助手从以往只能语音对话、进化到会 " 写 "、会 " 画 ",甚至可以代替用户执行部分第三方 APP 的操作。
但只要用过这些 " 智能体 " 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 " 超级 AI 助手 ",只不过是提供了许多割裂的、单一功能的快捷方式而已。这样一来,智能体与智能体之间的信息无法打通,用户的使用体验自然也就不连贯了。比如,你不能在同一个 AI 界面里先画一幅画,再让它基于刚刚画出来的画写一篇描述性的文字,最后再让 AI 自动打开浏览器、搜索文章里的某段词句。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澎湃 OS3 的 " 超级小爱 " 里,终于将迎来改变了。
根据此次发布会上的演示显示,澎湃 OS3 的 " 超级小爱 " 首先就是有了能主动理解用户场景的能力。在呼出 " 小爱 " 时,它将会主动探测用户 " 当前在做什么 ",并给出不同场景的操作建议。
比如用户在看剧,小爱就会猜测用户可能是要识别屏幕(剧情)里的特定角色;用户在购物,小爱就会问你是不是要比价;用户在拍照时,小爱就会自动给出拍照建议。
在 " 主动感知 " 的基础上,超级小爱还将上线自动操作常用 APP 的 " 一步直达 " 能力。届时它将可以支持多达 80 个常用应用、超过 1000 种不同的操作能力。换句话说," 超级小爱 " 正一步步地变得 " 更懂你 ",甚至可以模仿用户去做更多的事情。而这,便是它成为一个强大、全能 " 智能体 " 的关键一步。
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澎湃 OS 成熟起来了
在消费电子行业有个 " 不成文 " 的规律,说的是很多全新的产品得要迭代到第三个代次,才会真正开始变得成熟、好用起来。
如今来看,这个规律似乎在澎湃 OS 上也同样 " 应验 " 了。纵观澎湃 OS3 此次公布的变化就不难发现,小米方面并没有再做一些特别 " 天马行空 " 的新设计,而是将完善底层技术、改进流畅度、做好用户常用的日常功能体验,作为了重点。
其中有三个细节,特别值得一提。一是小米方面有明确提及,澎湃 OS 的底层性能设计使用了来着自研芯片的技术积累,前文中我们已经讲到,Beta 版的澎湃 OS3 并不是仅限于玄戒机型,而是还包含了骁龙和天玑两大平台,这就说明小米正在逐步将自研芯片得到的经验 " 铺开 ",未来小米手机哪怕在非自研平台的调度、优化,也可能会有更多的特别之处。
其二就是澎湃 OS 在 " 上岛 "、AI 智能体的主动感知等设计上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了用更长的时间来打磨,直到技术更成熟后才推出。而且这些新设计、新功能并没有局限在新硬件上,反而是先让老机型 " 尝鲜 ",从这一点其实也能看出小米对于自家性能优化的信心。
最后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澎湃 OS3 专门强调了与苹果设备的 " 跨生态融合 " 设计,包括支持 MacBook 端手机投屏、APP 多窗口运行,甚至是业界首个支持 iPad 投屏和 iPadOS 的的多任务操作逻辑。除此之外,还有与 iPhone 之间相互的消息提醒 " 互通 "。
毕竟需求决定供给,当小米开始注意与苹果生态 " 兼容性 " 的时候,实际上也说明如今在小米手机的用户里,同时还在用着 " 苹果全家桶 " 的人也不少。而这一点,自然便可以看作是小米旗下产品 " 冲高 " 已然获得阶段性成就的印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