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难得在开学季迎来 RTX 5090 D v2 这样一款旗舰 PC 硬件的发布上市,在此前的评测中,我们对它的规格、性能,以及实际定位进行了剖析解读。本次我们则要通过游戏测试来揭示,如果抛开软件中的跑分数字,它与本代次旗舰 RTX 5080 显卡的实际性能差距几何?又能否在未来显存加量登场的 "RTX 5080 SUPER" 竞争压力下站稳自身定位,它当下的价位是否值得有此类高性能需求的群体选购呢?
近期我们恰好同时手握 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两款显卡,同时收到了一套宏碁掠夺者 Hera 影锋 DDR5 6000 C28 24GB*2 内存套装。搭配已有的 X870 平台与 9800X3D 处理器,佰维 X570 PRO 天启、宏碁掠夺者 GM9 PCIe 5.0 固态硬盘等游戏旗舰配置,我们将会在十款游戏的实测中带来答案。
测试平台
测试使用的平台部分配置如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使用了 AMD 游戏旗舰处理器锐龙 7 9800X3D,搭配 X870、B850 等主板平台进行游戏测试。借助新一代 3D V-Cache 技术,X3D 系列处理器不仅拥有极高的缓存性能与密度,并且解决了前代产品的散热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核心频率,充分发挥游戏性能。
想要充分发挥 9800X3D 的超群游戏性能,同样需要高端存储装备支持。其中通过 EXPO 达到 6000MT/s 甜点频率的 DDR5 内存产品,就是对大多数玩家而言最能平衡性能、稳定性与简便操作的选择。
宏碁掠夺者 Hera 影锋系列内存我们并不陌生,作为新推出的旗舰定位产品,散热装甲相较 Hermes 冰刃系列在设计风格上有显著差异,借助精密锻压工艺,装甲在单侧厚度为 2mm 的同时具备更高密度与更强导热效果。
此前我们已经对同系列的冰戟银配色与 OC LAB 联名的金色版本进行了体验,本次体验的则是拥有深沉暗色调的潜影黑配色版。内存采用 24GB*2 套装,可通过开启 EXPO 达到 DDR5 6000 C28 的甜点频率与低时序表现,堪称 AMD 高端游戏平台绝佳搭档。
硬盘方面,我们也使用此前进行过评测体验的 PCIe 5.0 时代双旗舰,有缓设计的佰维 X570 PRO 天启 2TB 与无缓设计的宏碁掠夺者 GM9 4TB。搭载新一代主控与高品质 NAND 颗粒,兼具超强读写性能与超大容量的它们同样是旗舰 PC 用户必备的出色装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上机点亮,开启本次双旗舰显卡十款游戏实机性能的横评环节。
游戏横评
在平台设置上,我们使用相同的测试平台,并使用 4K160Hz 显示器,在仅更换显卡同时保持显卡的默频状态。主板 BIOS 内开启处理器 PBO,内存使用预设的 EXPO Tweaked 档位。
而在游戏内设置方面,所有游戏均以标准 16:9 比例 4K 分辨率运行,画面均设为预设的最高档位,如有光追技术也开启并设为最高档位,支持 DLSS 的游戏开启至 " 质量 " 档位,支持帧生成技术的开启至可使用的最高档位如 4x ( 部分游戏为 2x ) ,支持 Reflex 技术的同样设置为 " 开启 ",同时不使用游戏内的其它动态分辨率技术。
测试使用 NVIDIA FrameView 软件记录过程中游戏的平均帧、1% Low 帧、平均系统延迟以及显卡功耗信息,并汇总为图表进行呈现,同时也存在部分无法读取到系统延迟的游戏。
总体而言,除两款显卡本身,以及实机游戏过程导致的少量差异外,我们控制了所有与硬件、画质设置相关的变量,以追求更具参考价值的性能对比结果,接下来正式开始展示。
《赛博朋克 2077》
第一款游戏是我们的老朋友,也是近几代 RTX 显卡必测的《赛博朋克 2077》,关注 DIY 硬件评测的读者想必已经很熟悉它在旗舰 PC 平台上的性能表现,在预设最高档位画质、开启 DLSS 质量并开启多帧生成 4x 的情况下,RTX 5090 系列能够以 4K 分辨率 200 帧上下运行,我们测得的结果也正是如此。
《赛博朋克 2077》可以说是目前优化较好,同时也存在较为显著显卡瓶颈的游戏,因此我们的测试能够直观体现 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的性能差异。
《黑神话:悟空》
按照惯例,第二款游戏就是在显卡测试中压力表现与赛博朋克旗鼓相当的国产 3A《黑神话:悟空》,曾经没有提供最新 DLSS 4 支持的它可以说是 " 众生平等 ",而在今天借助多帧生成 4x 技术,它同样能显著拉开旗舰与次旗舰显卡间的差距。
RTX 5080 在《黑神话:悟空》中的平均帧虽然同样能达到流畅线,但较低的 1% Low 帧表现与较高的平均系统延迟使其存在一些偶发卡顿和操作不跟手的情况,建议 RTX 5080 用户可以酌情降低画质设置,或使用平衡、性能档位的 DLSS。
《对马岛之魂》
《对马岛之魂》无疑是一款性能压力相对更低的动作游戏,毕竟其早在 2020 年就于主机平台首发,后续在 PC 上推出的导剪版则支持更多最新的画质技术,同样使得画面氛围感达到很高水准。
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在《对马岛之魂》中表现的性能差距,相较前两款游戏显著降低,同时相近的 1% Low 帧与平均系统延迟表现,也让它在实机游玩中的流畅性体感相差无几,都能够满足 4K 高帧畅玩的标准。
《心灵杀手 2》
生存恐怖类游戏《心灵杀手 2》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特效,但同样擅长营造真实且氛围感充足的场景,首发登陆全平台的它由于支持路径追踪等进阶画质技术,对当时的玩家硬件也产生了不小压力。
不过对 RTX 50 系旗舰显卡用户而言,它显然不太能被称为 " 显卡杀手 ",借助 DLSS 4 与多帧生成技术,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都能以 4K 高帧畅玩,RTX 5080 在实测中的平均系统延迟表现高一些,不过对这一游戏类型而言影响不大。
《刺客信条:影》
作为育碧刺客信条系列新作,《刺客信条:影》可能是我们本次评测遇到的显卡压力最大的游戏,它支持最新的光线追踪等画质功能,同时也可开启 DLSS,但在帧生成的选项上只提供了模糊的 " 开关 ",没有具体给出运行在何种模式。
性能实测中,即使强如本代旗舰 RTX 5090 D v2 也仅能在 4K 分辨率以平均 120 帧运行,令人怀疑它是否仅支持 2x 帧生成。以相同设置运行的 RTX 5080 就仅能提供不到 100 的平均帧了。值得一提的是复杂场景带来的偶发卡顿现象,甚至使 RTX 5090 D v2 的 1% Low 帧表现被 RTX 5080" 倒挂 "。
《极限竞速:地平线 5》
在微软推出的轻松愉快的赛车游戏《极限竞速:地平线 5》中,两款旗舰显卡都带来令人满意的表现。同样身为老游戏的它,也不断通过更新支持新技术为新一代显卡用户带来出色体验。
RTX 5090 D v2 在游戏中能够带来接近 300 帧的超流畅体验,RTX 5080 虽差距显著但也能达到平均 200 帧以上,同时二者都拥有良好的 1% Low 帧与低延迟表现,车辆操控体验丝滑跟手。
《怪物猎人:荒野》
老 IP 怪物猎人系列的新作《荒野》属于那类虽然支持了光线追踪等新技术,但让人很难看出它画质到底好在哪的类型。同时它在首发时也遇到了各种 Bug 与优化问题,困扰许多玩家尤其是老硬件用户。
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的性能差距在《荒野》中又缩小了一些,总体而言二者都能带来不错的流畅性体验,不过即使在多帧生成 4x 模式加持下,旗舰显卡也只能堪堪超过 250 帧,1% Low 帧表现更是和次旗舰显卡一起卡在 90 上下,游戏优化表现尴尬。
《CS2》
兜兜转转,终于轮到了传统 FPS 游戏的回合。用 RTX 5090 D v2 或是 RTX 5080 这类旗舰显卡玩 4K 分辨率 CS2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相信不会有太多人这么干,但我们还是测了。
我们一如往常使用可复现的 dust2_benchmark,因此控制变量的程度比其它测试来的更高。RTX 5090 D v2 能够实现接近平均 400 帧的超流畅体验,相信如果换成 1080P 分辨率,就该轮到 9800X3D 处理器瓶颈了 ;RTX 5080 平均达到 270 帧以上,与 RTX 5090 D v2 差异显著,但也拥有体感难以分辨的流畅性表现。
《战地 2042》
经典 FPS 战地系列新作《战地 6》即将推出,但是前段时间测试服仅仅短暂开放,因此我们回到《战地 2042》进行测试。
在硫磺岛地图的实机多人对战中,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的性能差异很小。毕竟这是一款来自 2021 年的老游戏,仅支持部分光线追踪技术,游戏内 DLSS 的版本也相对低,旗舰与次旗舰显卡在 4K 分辨率画面全最高的条件下都能提供相对流畅的表现。
《艾尔登法环:黑夜君临》
最后再带来一款奇葩游戏《艾尔登法环:黑夜君临》,众所周知《艾尔登法环》在不安装 mod 修改游戏的情况下是锁 60 帧的,这一特点同样延续到衍生作品《黑夜君临》中。但有意思的是 RTX 50 系带来了 Smooth Motion 这一 " 驱动级内插帧 " 技术,据闻能够使《黑夜君临》的帧数表现翻倍,因此我们进行了实测。
可以看到,Smooth Motion 带来的帧数翻倍效果确实存在,且能被 FrameView 软件记录,但锁帧的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都被牢牢锁在 120 帧。更奇葩的是,即使显卡在游戏中几乎 " 没使上力 ",游戏的 1% Low 帧表现也难以令人满意,实际游戏中的画面观感与操作体感也难称流畅。
十款游戏的实测结束,相信读者们也对 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两款显卡的实机游戏性能表现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不过为了让测试结果更加一目了然,笔者也将以上所有游戏测试的平均帧与 1% Low 帧表现汇总为一张柱状图呈现。
柱状图中的数据以比值呈现,也就是将 RTX 5090 D v2 在各款游戏中的平均帧表现设为 1,RTX 5090 D v2 的 1% Low 帧、RTX 5080 的平均帧与 1% Low 帧分别是它的百分之多少。
将图表中的平均帧数据罗列计算,我们也可以得出 RTX 5090 D v2 相比 RTX 5080 的平均性能提升。去掉《黑夜君临》的极端案例,RTX 5090 D v2 在剩余九款游戏中相比 RTX 5080 能够带来平均 37.5% 的性能提升。
参考我们此前对 RTX 5090 系列的评测结果,这个结论也可以作为本代旗舰整体相对于次旗舰的实际性能表现参考。考虑到 RTX 5090 系列相比 RTX 5080 拥有近乎翻倍的核心规模,TDP 更是从 360W 提升到 575W,实际体验的提升是不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同时,十款游戏测试中显卡的平均功耗数据,我们也汇总在柱状图中呈现。
可以看到,虽然两款显卡的游戏功耗都不会顶着 TDP 运行,但 RTX 5090 D v2 相比 RTX 5080 仍然有平均 46.5% 的功耗提升,这个数据也包含了显卡没出全力的《黑夜君临》表现,如果排除这一特殊案例,差距则会扩大到约 48.5%。
游戏测试小结
总体而言,RTX 5090 D v2 作为主打游戏应用的旗舰显卡,与次旗舰 RTX 5080 的性能差异似乎没有纸面规格与跑分中那么大。在实机游戏中它虽然能够提供超过 35% 的平均帧提升 ( 在部分游戏尤其是 3A 大作中无疑更大,甚至超过 70% ) ,但整体也需要付出 45% 以上的功耗提升,加之售价方面的巨大差异,可以说单纯从游戏需求考虑并不是性价比甚至能效比最佳的选择。
本次十款游戏测试也印证了笔者此前的观点,RTX 5090 D v2 上市后的 " 遇冷 ",表明其更需要结合市场与接下来 RTX 50 系 SUPER 新品等因素进行调价,以期成为真正适合玩家的性能旗舰。不过从性能实测的结果来看,可能对终端售价的预期需要再下调一些,达到 13000 元左右。
存储测试
在两张显卡、十款游戏的连续测试中,我们同样充分体验了宏碁掠夺者 Hera 影锋内存套装与佰维 X570 PRO、宏碁掠夺者 GM9 两块 PCIe 5.0 固态硬盘。
在内存方面,采用海力士原厂 3GB M-Die 颗粒的 Hera 影锋内存 24GB*2 套装,笔者认为拥有取代主流玩家 16GB*2 套装的潜力,能够推动玩家平均内存容量的进一步增长。使用 AIDA64 内存与缓存测试,以及 TestMem5 进行压力测试,Hera 影锋内存拥有出色的性能与稳定性表现。
而在固态硬盘方面,佰维 X570 PRO 天启与宏碁掠夺者 GM9 分别代表 PCIe 5.0 时代有缓与无缓方案的第一梯队水平,实测都能达到标称的满血性能。
佰维 X570 PRO 天启 CrystalDiskMark 测试结果
宏碁掠夺者 GM9 CrystalDiskMark 测试结果
评测总结
在 RTX 5090 D v2 与 RTX 5080 两块显卡的十款游戏性能实测横评中,我们对 " 理论跑分 " 与 " 实机游戏 " 的差异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而全球玩家的游戏平台、周边硬件、游玩环境等差异化因素只会产生更多的变量,对每个人而言更重要的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硬件,同时确保自己的平台表现平衡,避免极端的硬件瓶颈,为多数硬件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
9 月份的开学季即将到来,相信一些开学与升学群体也正在面临选购 PC 硬件的烦恼。如果你有此类高性能的游戏或是专业需求,也许这篇旗舰显卡性能横评会帮到你。而如果你对自己的 PC 有一些日常使用中的流畅性、容量烦恼,也许选购一套优质存储硬件会是好的开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