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工场 08-29
养老金“抄底”路线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资产荒 " 与政策松绑双重驱动下,保险资金正积极增配权益资产。

8 月份以来,保险举牌进入密集阶段,甚至时隔 6 年再次出现了举牌同业的现象。

8 月 11 日,中国平安买入中国太保 H 股约 174 万股,占港股流通股的比例达 5.04%;同日,民生人寿在场内增持 100 万股浙商银行 H 股股份,占该行 H 股股本突破 5%,触发举牌;8 月 12 日,平安系资金继续买入中国人寿 950 万股 H 股股票,触发举牌。

今年年初,中央金融办、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有利环境,如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 2025 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 30% 用于投资 A 股,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等。

在政策引领下,保险资金入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尤其举牌上市公司次数显著增加。

根据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信息,以公告挂网日为标准统计,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动作近 30 次。银行是险资最青睐的板块,其中平安人寿多次举牌港股的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瑞众人寿举牌港股中信银行,弘康人寿则三度举牌港股郑州银行。

除了银行,公用事业板块也是险资青睐的方向,例如长城人寿、利安人寿今年分别举牌了中国水务和江南水务,中国人寿举牌电投产融。

可见,在险资向权益市场迁徙的过程中,经营能力稳健、股息回报突出的公司正成险资配置的重要方向。

01 巨鲸转身

保险企业的商业模式与银行类似,通过销售保单获取负债资金,继而通过资金投资形成资产端,最终通过资产负债两端的管理实现利差收益。

在老龄化背景下,居民投保意识增强推动保费收入稳健增长,带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持续提升。

保险资金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其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大空间。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截至 2025 年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 36 万亿,2025 上半年同比增长 17.39%。

这其中,国内人身险资金占比接近 90%,考虑到人身险的长期负债特性,在资产负债匹配需求下,长期利率债及地方政府债成为险企核心配置标的。

2025 年二季度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债券投资占比仍维持在 50% 以上。

然而这种配置结构正面临挑战。

在长端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以固收投资为主的险企普遍面临净投资收益率下行压力。

2024 年报显示,主要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 5 家头部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已跌破 4%,较 2019 年行业普遍超过 4.5% 的水平明显下滑。

这促使险企主动增配高股息等基本面相对稳定的权益资产,以防范潜在的利差损风险。

此外,新会计准则下,银行、保险等红利资产纳入 FVOCI 科目后,仅将分红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价波动不影响利润表。这一会计处理方式降低了市场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进一步强化了险资配置高股息、稳定分红资产的动力。

02 熊市相对抗跌、牛市也没掉队

在资本市场中,红利资产作为优质的现金流来源,持续为投资者提供长期较为稳定回报。

这类资产往往来自银行、交运、电力等成熟行业,虽不具备成长股的爆发潜力,却能通过稳定的高分红为投资者创造持续收益。

历史数据表明,经历多轮市场周期后,红利资产的长期收益表现优异。以红利低波指数为例,其不仅长期跑赢沪深 300 指数,基日以来的年化涨幅能达到 13.74%,更在 2021 年以来的市场下行阶段展现出显著的防御特性,走出独立行情。这种 " 熊市防御性强、牛市跟涨能力突出 " 的特征,有望使其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组成部分。

红利资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确定性,具体体现在:稳定的终端需求、成熟的商业模式、可观的分红比例等,这些要素构筑了红利资产的护城河,使其在市场波动中始终保持淡定从容。

从动态视角观察,红利低波指数成分股的行业配置会随核心选股指标——股息率与波动率的变化进行动态优化调整,这种基于规则的再平衡机制有望使其天然具备估值修复功能,能有效规避市场高估值风险。

当前环境下(截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 1.8%),相较房地产、信托等资产收益率下行,红利低波指数 4% 的股息回报依然具有明显优势。2024 年 " 新国九条 " 强化分红监管,推动 A 股分红机制常态化。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行业资本开支下降带来的自由现金流提升,为持续分红奠定一定基础。

可以说,稳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优异的长期回报表现和卓越的风险控制特征,构成了红利策略的持久价值。在优质资产稀缺与利率下行的双重背景下,红利投资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03 新风向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养老金投资是最贴近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配置类别之一。其 " 长钱长投 " 的特性不追求短期高收益,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回报,这样的投资目标与红利低波策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观察养老金指数产品规模变化可见,红利低波策略正获资金加速布局。截至二季度末,华泰柏瑞红利低波 ETF 联接 Y(022951)的规模达 1.87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近 1.42 亿元,增幅超 311%,不仅是目前市场仅有的规模超过 1.1 亿元的指数 Y 份额基金,也是 2025 上半年规模增长最多的养老 Y 份额基金。

一方面,华泰柏瑞红利低波 ETF 联接基金自成立以来连续 5 个完整年度(2020-2024 年)实现年年正收益的历史表现相当亮眼,从产品端验证了红利低波策略的长期有效性,成为了华泰柏瑞红利低波 ETF 联接 Y 吸引资金的一个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华泰柏瑞红利低波 ETF 联接 Y(022951)挂钩的场内 ETF,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红利低波 ETF(512890),目前规模约为 210 亿元,规模优势非常明显。

除策略和流动性优势外,Y 份额更具制度性红利:

根据《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Y 类份额可以享受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在缴费环节,每人每年都有 1.2 万元的缴费额度,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可以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每年最高可省 5400 元;在领取环节,仅需按照领取额的 3% 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例如,如果考虑 3% 领取税率,月均收入为 20000 元的投资者,每年将 12000 元投入华泰柏瑞红利低波 ETF 联接 Y(022951),待满足领取条件时,这 12000 元对应的最大免税额为 2400 元,扣除缴纳的 360 元个人所得税,相当于总共节省了 2040 元所得税。

低利率环境已成为当前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传统的固定利息收入模式或已难以满足时代变革下的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以华泰柏瑞红利低波 ETF 联接 Y(022951)为代表的指数基金 Y 份额产品有望成为新经济环境下养老投资的优选方案之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港股 中国人寿 利率 中国太保 收益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