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清洁电器为核心业务的追觅科技,近期官宣进军超豪华纯电汽车领域,首款产品直指布加迪威龙级别的全球顶级跑车,计划 2027 年亮相。这一跨界举动既带着技术积累的底气,也难掩汽车工业固有门槛带来的挑战。
追觅科技并非毫无准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累计 6379 件专利中 45% 为发明专利,覆盖的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等技术,与智能汽车核心需求存在重叠;自主研发的 20 万转超高速马达,在精密制造层面积累的经验,对超跑高性能电驱系统研发有直接助力,而智能感知与 AI 算法在服务机器人中的商用经验,也为后续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开发降低了技术迁移成本。其次,国内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让追觅无需从零构建供应链体系,只需做好资源整合与协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而且创始人也表示早在 2013 年便有造车构想,十二年的想法沉淀与市场积累,此次跨界并非临时起意。
但从汽车行业的特性与超豪华赛道的门槛来看,追觅科技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首先是资金压力难以回避,汽车工业 " 高投入、长周期、慢回报 " 的属性已成共识,蔚来李斌曾言 " 没有 400 亿不要造车 " 的观点,侧面印证了行业对资金储备的高要求。追觅 2024 年营收 150 亿元,且尚未上市,融资渠道相对有限,而超豪华跑车的研发、测试、量产,以及后续品牌营销,每一步都需巨额资金支撑,若后续融资不及预期,项目推进可能面临停滞风险。
此外,品牌认知度的鸿沟难以快速填补,布加迪威龙等传统超跑品牌,凭借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沉淀,在性能、工艺、圈层文化上已形成稳固口碑,其用户群体对品牌的 " 身份象征意义 " 极为看重。追觅虽在清洁电器领域是头部,但在汽车领域完全是 " 新面孔 ",要让高净值用户接受其超豪华定位,仅靠技术参数难以实现。
再者超豪华跑车对性能、安全性、耐久性的要求远高于普通车型,从实验室技术到量产产品,需经过多轮严苛测试。追觅此前并无整车制造经验,即便有供应链协作与高管加持,在整车集成、底盘调校、安全验证等核心环节,仍需时间积累经验。
近年来电动化趋势下,传统超跑品牌也在加速转型,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更多电动超跑产品推出,追觅 2027 年才亮相的首款车型,届时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