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认为,未来五年将出现价值超过 1 万亿美元的主权 AI 投资项目,这将成为算力市场新的重要增长驱动力。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 8 月 29 日报告中表示,分析师在摩根大通亚洲科技巡回活动中调研了鸿海精密。在调研期间,鸿海精密表示,GB200 与 GB300 不会出现重大过渡问题,并表示 GB300 将在 2025 年下半年主导出货。
鸿海表示,公司正积极把握主权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预计未来五年内该领域将有超过 1 万亿美元的 AI 投资项目。主要项目包括美国的 Stargate、欧盟的 InvestAI 以及沙特阿拉伯的 Humain AI。部分项目已开始加速推进,预计 2026 年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
GPU 与 ASIC 新客户推动 AI 服务器市场份额扩大
本月早些时候,鸿海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维持了强劲的 AI 收入指引,公司预计第三季度 AI 收入环比增长 170%,机架增长环比预计达到 300%。
整体来看,鸿海 2025 年 AI 服务器收入预计将超过 1 万亿新台币的目标(摩根大通预测为 1.8 万亿新台币),占据 40% 的市场份额。管理层预计 GB200 与 GB300 不会出现重大过渡问题,并表示 GB300 将在 2025 年下半年主导出货。
鸿海认为,公司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在 GB200 产品上,目前有 2 家云服务提供商(CSP)客户(摩根大通预计是微软和甲骨文)。到 GB300 产品阶段,云服务提供商客户将增至 3 家(摩根大通预计是 Meta)。而在 Vera Rubin 产品方面,还将新增 1 家客户(摩根大通预计是谷歌)。此外,鸿海还预计 ASIC(专用集成电路)客户数量将从目前的 1 家增加到 2025 年的 3 家。
AI 增长前景看好
在英伟达机架出货量方面,鸿海继续维持之前观点:2025 年整个行业的 NVL72 机架出货量可能达到 3 万至 5 万台(摩根大通预计,受制造挑战影响,实际出货量可能偏向该范围的低端);2026 年,需求预计将增长至 5 万至 6 万台机架。
由于 GB300 和 Vera Rubin 机架的占比提升,平均销售价格(ASP)可能带来上行空间。
随着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以及总可寻址市场(TAM)强劲增长,摩根大通认为,鸿海的 AI 服务器收入在 2025 年实现强劲增长后,2026 年可能进一步增长 63%。
GB300 产能提升致短期毛利率稀释
尽管受不利外汇因素影响,鸿海在第二季度仍实现了良好的毛利率表现,但公司预计,随着 GB300 产能提升,由于 GPU(图形处理器)美元成本增加,毛利率将出现下降。
叠加智能消费产品占比上升以及不利外汇的影响,摩根大通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鸿海的毛利率将面临压力。
不过鸿海表示,将通过提升运营费用效率和提高运营杠杆,将营业利润率(OPM)稳定在 3% 左右的水平。
管理层透露,鸿海正通过与东元电机(TECO)合作,将其 AI 服务器价值链从 L11(AI 服务器整机交付)扩展至 L11+(数据中心模块化解决方案)—— 借助模块化数据中心,具备快速扩大数据中心规模的能力。
同时,鸿海还在进一步垂直整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组件(例如冷却系统,电源供应则继续从台达电子等供应商采购)。
鸿海认为,在终端客户的总资本支出中,服务器约占 40%,电源和冷却系统约占 20%。此次价值链延伸举措,旨在将公司的价值捕获比例从资本支出的 40% 提升至 60%,这也将有助于提高毛利率。
主权 AI 将撑起算力市场新增长点
鸿海表示,公司正积极把握主权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预计未来五年内该领域将有超过 1 万亿美元的 AI 投资项目。
主要项目包括美国的 Stargate(5000 亿美元)、欧盟的 InvestAI(2000 亿欧元)以及沙特阿拉伯的 Humain AI(1000 亿美元)。
管理层认为,鸿海将在该领域占据显著市场份额,部分项目已开始加速推进,预计 2026 年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
鸿海对美国 Stargate 项目态度尤为积极,其俄亥俄州(OHIO)工厂很可能成为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制造基地。摩根大通估算,Stargate 项目(功率为 10 吉瓦)一旦落地,未来数年内可能带来相当于 7 万个 GB200 机架的计算需求。
目前鸿海在美国运营着 3 家工厂,第 4 家工厂正处于开发阶段。其中,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工厂相对较新,威斯康星州的工厂则已运营一段时间。管理层预计,2026 年美国业务将实现大幅增长,产能将扩展至当前的数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