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珍妮
元力速递
AWAKENING OF METAVERSE
洪都拉斯科潘遗址推出沉浸式 VR 游览
聊城:3 年计划培育 10 个行业大模型
贵州: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AI 将加快与元宇宙、低空飞行融合创新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试验验证平台
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超过 5.8 万亿元
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全球首次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
车企正在跨界机器人赛道
半年报首亏的汤姆猫,不再谈元宇宙与 AR
戴尔营收利润超预期,但 AI 服务器订单下滑
两名研究员从 Meta 重返 OpenAI
极佳视界完成数亿元 PreA&PreA+ 轮融资
蓝芯算力完成亿元级新一轮融资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 8%
更多详情内容,请查看官网
沉浸式体验
1. 洪都拉斯科潘遗址推出沉浸式 VR 游览
近日,洪都拉斯世界遗产 " 科潘遗址 " 推出了沉浸式 VR 旅游体验项目。这一创新设施已正式入驻科潘遗址博物馆,游客只需佩戴 Meta Quest 3 头显设备,即可穿越时空,探索那些常年不对外开放的考古禁区,比如金字塔地下神殿和科研隧道。
政策预览
2. 聊城:3 年计划培育 10 个行业大模型!打造 30 个标杆应用场景
8 月 25 日,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了《聊城市 " 人工智能 + 制造 " 行动方案(2025 — 2027 年)》(征求意见稿)。
到 2027 年,力争培育 10 个行业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打造 30 个标杆应用场景、认定 30 家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将聊城建设成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该方案紧扣 " 数智产业化 " 与 " 产业数智化 " 主线,针对聊城绿色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 9 大重点制造业领域,量身定制 AI 融合路径。
3. 贵州:推动化工、旅游、煤矿开展行业大模型应用,发放 " 算力券 " 支持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
8 月 26 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鼓励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
其中提出,支持使用普惠易用算力。对投运和扩建的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开展算力评估,优化数据中心运行效能,支持算力集群规模化发展。加大贵州算力品牌宣传力度,提升贵州算力服务能力。发放 " 算力券 ",支持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促进大模型训练、适配,吸引全球使用贵州算力资源。
支持数据场景应用拓展。深入实施行业大模型发展行动,推动化工、旅游、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行业大模型应用,建设具备共性支撑能力及行业数据汇聚功能的产业赋能平台。围绕数字政府、城市运营、教育、医疗、交通、乡村振兴等领域,支持企业开展数据场景创新应用。对符合条件的数据场景应用项目,依法依规给予支持。
4. 未来 1 到 2 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人工智能还将加快与元宇宙、低空飞行等前沿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8 月 2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 2027 年,要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 6 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强调要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未来 1-2 年就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 人工智能 +" 行动将推动居民消费实现从 " 有没有 " 向 " 好不好 " 的转变。人工智能还将加快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推动新产品、新形态不断涌现,持续释放新消费潜力。
城市动态
5.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试验验证平台发布
近日,在 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试验验证平台正式发布,中国信通院参与建设。
目前,平台已实现对全国 31 个省的监测全面覆盖,接入 131 家算力提供商,共 111EFLOPS 的算力资源,智算资源标识注册量超 38 万,初步构建起服务全国的公共算力资源体系,实现跨主体、跨架构(通、智、超)、跨区域的算力资源互联。
6. 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超过 5.8 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 49 万亿元
8 月 28 日,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开幕。
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在中国发展动能强劲,产业规模已超过 5.8 万亿元,未来 5 年,有望继续保持 15%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到 2030 年产业规模预计超过 13 万亿元。中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 40 万家,仅长三角地区就聚集数据企业超 10 万家。
目前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预测到 2025 年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 49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35% 左右。
7. 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近日,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 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 ) 。
基地项目将充分发挥浙江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计算等科技创新优势,聚焦为卫生健康行业提供共性解决方案,构建涵盖算力保障、数据支撑、模型研发、验证测评、成果转化的中试验证平台,为国内各医疗机构、科研院校、行业企业等研发应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基础支撑和中试验证服务。
8. 脑机接口精准导航!全球首次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联合,成功完成 " 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 " 临床试验。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该技术为神经外科提供实时、高精度的 " 病灶导航 ",有望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健康脑组织,提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保留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企业动态
9. 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车企正在跨界机器人赛道
截至目前,已有超 20 家国内外车企披露机器人业务进展,包括小米、上汽、广汽、赛力斯、比亚迪、丰田、特斯拉等。
具体来看,长安汽车明确将机器人纳入重大项目,华为智能汽车也公开表示自动驾驶平台能力将向具身智能延伸,小鹏汽车宣布人形机器人 2026 年下半年实现量产。特斯拉计划 2026 年实现 Optimus 十万部级量产,目标覆盖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的全场景。
业内人士分析,车企的布局逻辑有两点:一是产业协同效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硬件、软件生态可直接或间接应用于机器人;二是市场潜力驱动,机器人作为万亿级风口产业,能吸引资本市场关注。
10. 半年报首亏的汤姆猫,不再谈元宇宙与 AR
2025 年上半年,汤姆猫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 4.63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 1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 0.3 亿元,同比骤降 141.34%,由盈利转为亏损。
自 2021 年以来,汤姆猫的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便持续呈现同比负增长态势,而 2025 年上半年则是首次在上半年就出现亏损。
在营利持续缩减的大背景下,汤姆猫在 AI 硬件领域却动作不断,似乎正将 AI 产品作为未来主要增长极进行调整布局。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该公司多次向市场和投资者提及的元宇宙、AR 等热门概念,如今在年报中已难觅其踪。
11. 戴尔营收利润超预期,但 AI 服务器订单下滑
当地时间周四,戴尔公布了财报,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与利润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然而,其 AI 服务器订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共计获得 56 亿美元的 AI 服务器订单,与上季度的 121 亿美元相比大幅下滑,不过仍高于市场预期。本季度 AI 服务器出货额达 82 亿美元,季度末积压订单为 117 亿美元,这三项指标均超出了分析师的平均估算。
12. 入职数周即 " 回流 ":两名研究员从 Meta 重返 OpenAI
据 WIRED 消息,Meta 新近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出现了人事变动风波,引发行业关注。该实验室至少有两名核心研究人员在入职仅数周后就选择离职,重新回到他们此前任职的 OpenAI,此外还有多名资深研究员也先后宣布离开。
此次离职的核心人员有 Avi Verma 和 Ethan Knight,他们在 Meta 的任职时间都不到一个月就又回到了 OpenAI。其中,Ethan Knight 的职业履历颇为丰富,此前还曾在埃隆 · 马斯克创立的 AI 公司 xAI 工作过。他们如此短时间内就发生职业变动,充分凸显出当前 AI 领域核心人才流动十分频繁。
投融资
13. 极佳视界完成数亿元 PreA&PreA+ 轮融资
近日,空间智能公司北京极佳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 PreA&PreA+ 轮融资,本轮由国中资本、紫峰资本、PKSHA Algorithm Fund、中金资本、广州产投、一村淞灵、华强资本联合投资。
极佳视界成立于 2023 年,聚焦通用视觉大模型研发及应用服务,致力于将视频生成提升至 4D 世界模型,其产品体系涵盖世界模型平台 GigaWorld、具身基础模型 GigaBrain 及 Physical AI 全栈系列产品。
14. RISC-V 芯片厂商蓝芯算力完成亿元级新一轮融资
近日,蓝芯算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亿元级新一轮融资,由图灵资管、念青资本、复琢资本和上市公司创力集团共同参与。据悉,蓝芯算力的芯片即将回片。同时,蓝芯算力数亿元的下一轮融资也将于近期交割。
行业报告 / 数据
15.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 8%
近日,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报告称,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 8%,标志着市场在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后出现反弹。该机构指出推动全球智能手表业务复苏的两大原因,其一是全球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需求稳步增长,其二是以华为、小米和小天才等品牌为首的中国市场助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