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金融圈 08-29
专访中欧方跃:AI重塑人机关系,一人独角兽企业浮出水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未来,也许会出现只有一个人的独角兽公司。当然,一人公司,只是个比喻,可能是几个人或几十人,但可以创造出百亿或更高的价值。"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人工智能领导力论坛间隙,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方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者 |   李览青、实习生王罕

编辑 | 周炎炎

当生成式 AI 掀起新一轮智能变革,企业已经逐步从数字时代的组织架构走向 " 超级智能体 ",组织边界、决策机制、人才结构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 未来,也许会出现只有一个人的独角兽公司。当然,一人公司,只是个比喻,可能是几个人或几十人,但可以创造出百亿或更高的价值。"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人工智能领导力论坛间隙,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方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如今的 AI 技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赋能工具,而是未来 " 劳动大军 " 的重要部分,重塑企业组织形态和人机关系,从而颠覆传统商业的底层逻辑。

(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方跃)

AI 角色跃迁,从赋能工具到 " 同事 "

" 过去,我们把 AI 当作工具,现在它正在成为我们的‘同事’。" 方跃指出,AI 技术的价值正在经历从简单的 " 赋能工具 " 到 " 价值共创者 " 的跃迁。

他举例,目前最容易落地的 AI 应用是办公自动化、内容生产、编程和客服等领域。在这些场景下,AI 能够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ROI(投资回报率)等直观价值清晰可计算,因此最容易被企业高管和董事会接受。

然而,方跃强调,AI 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如果 AI 只是一个赋能工具,不值得我们投入如此巨大的热情。" 他指出,现在很多企业的 AI 应用面临的困境和数字化早期阶段类似,如果以 ROI 为标准来决定是否要落地应用,可能很难推动智能化进程。

他认为,企业要着眼未来进行投资,而非执着于优化过去。AI 将逐渐成为企业劳动大军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企业的 " 数字员工 "。" 未来,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将不仅仅是人类,而是由人类和 AI 共同组成的混合团队,AI 会成为价值创造的一部分。"

对于 AI 带来的业务风险隐患,方跃认为,目前 AI 员工的角色定位依然是助理、顾问,是一名优秀的执行者,需要人类员工承担监督责任,但当未来技术与系统发展到足够成熟、风险极低的阶段,AI 也有望成为决策者、沟通者甚至组织领导者。他提示,在 "AI 领导者 " 出现之前,不仅需要重视 AI 的能力边界拓展,更要关注 AI 价值观的边界是否符合人类价值观。

企业组织形态颠覆," 一人独角兽 " 企业出现

对于企业而言,AI 将颠覆传统的组织形态。

方跃预言,AI 技术的普及将催生 " 一人独角兽 " 企业。" 一个人背后可能带着 100 个 AI 模型,整体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大型团队。" 他形容这种企业形态为 " 超级个体 ",其竞争力来源于 AI 的强大能力,而非传统的人力资源规模。

与以往的数字化转型相比,方跃认为,组织形式 "AI 化 " 的进程既有延续也有变革,其中变革体现在认知与组织架构两方面。

" 虽然 AI 技术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商业模式、客户需求、监管环境、竞争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将被淘汰。" 以亚马逊为例,方跃提到," 卖书 " 是亚马逊起家的传统业务,但亚马逊基于互联网生态,以全新的线上平台模式进行书籍销售,这是认知层面的变革。" 一方面,企业需要理解这种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企业需要将现有的能力与变革相适应,并有效执行升级既有能力。" 方跃表示。

" 当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首先考虑的防范风险,因此动作会变得迟缓,决策环境也变得复杂。" 在组织架构层面,方跃认为企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 " 放权 " 来获取竞争优势。AI 会带来 " 去中心化 "

在技术浪潮快速迭代的当下,方跃指出,给企业提供的机遇窗口期越来越短暂。" 从传统经验来看,当新技术来临时,不用着急行动,可以等行业成熟后再跟进。但在当今技术变化如此迅速、市场和客户都愿意积极拥抱新技术的环境下,所谓的‘独角兽’企业,其产生速度与数量都将远超以往。"   他强调,企业不应盲目追逐技术解决方案,而应当投资有望改变行业竞争态势的商业项目。

方跃认为,未来企业的组织架构变革或将出现两个 " 极端 ":一方面,背后拥有强大 AI 团队的小型企业,在 "AI 员工 " 的助力下,将通过高效与能力升维挑战传统巨头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大型企业也将通过 AI 实现内部协同的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决策效率和运营敏捷性。

" 这两种情况不是非此即彼的,未来可能会长期并存。" 方跃表示。

人类智慧与 AI 能力形成协同竞争

在 AI 能力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人类,未来的角色将如何定位?

" 我们必须要和机器算法进行‘差异化竞争’,产生‘互补’。" 方跃认为,在任务执行的速度、一些识别和记忆力等方面,机器算法都占据一定优势,而未来人类的核心价值将体现在价值判断、战略决策和创造力等方面。"AI 擅长执行,但决定‘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仍然是人类。"  

他以编程为例,AI 可以快速完成代码编写,但 " 编什么程序、达到什么目的 " 需要人类来定义。" 未来,人类可能更多扮演‘导演’的角色,而 AI 则是‘演员’。" 方跃认为,人类会逐步将大量 " 执行 " 让给机器算法,把更多时间放在   " 定义和管理价值 " 上。

方跃表示,为了更好推动人机协同,企业需要建立适应 AI 时代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 如何考核一个‘数字员工’的绩效?如何激励人类员工与 AI 协同?在 AI 辅助下董事的决策权将如何变化?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

"AI 和人类员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人才。" 方跃认为,企业在人才培养时需要重视技术和人才的融合,让知识迭代、模型训练、人机协作在场景应用中形成闭环。

站在教育机构的角度,方跃也分享了他对 AI 时代人才教育的思考。他表示,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培养 " 标准化人才 " 为目标,而 AI 时代需要的是 " 能够与 AI 协同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

他建议,教育机构应尽快调整课程设置,将 AI 素养纳入核心能力培养。" 未来的求职者,不仅要展示个人能力,更要展示其与 AI 的协同能力。" 他甚至设想,未来可能出现 "AI 劳动力市场 ",企业直接雇佣经过训练的 AI 模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 " 员工 "。

"AI 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企业必须主动拥抱变革。" 方跃强调,AI 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 谁能率先完成认知、结构和机制的变革,谁就能在 AI 时代占据先机。" 他预测,最有可能成为首批 " 超级智能体 " 的应有两类企业,一是 AI 原生企业,二是 All in AI 的先锋企业。

他最后提醒,AI 的终极目标不是取代人类,而是让人类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人类肩负着 " 培养和管理 "AI 的重任,就像企业人力资源部培养和管理人类员工一样。"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人类智慧与 AI 能力的协同竞争 "。

燃!时隔六年,港股王者归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亿纬锂能 经济学 独角兽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