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解读电商 08-29
阿里巴巴2026Q1:外卖吸引火力,主战场在AI和全球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目前阿里巴巴是这场外卖大战当中,最体面的一家公司了。

8 月 29 日美股盘前、港股盘后,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业绩公告。财报显示,2026 年 Q1 财季(日历年 2025Q2)营收 2476 亿元,同比微增 2%,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5%。如果去掉已经卖出的高鑫零售和银泰,营收同比增长 10%,所以表现相对可以。

利润没受太大影响。净利润达到 424 亿元,同比增长 76%;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 335.1 亿元,同比下降 18%。两者的差值主要是投资带来的。外卖所在的 " 中国电商集团 " 分部经调整后 EBITA 也下滑了 21%,少了 104 亿元。

对比美团净利润下滑九成,京东单季亏损 148 亿元,阿里亏得较少。原因也是阿里后续才高调参与外卖大战,7 月份才开始宣布 500 亿的大额补贴。这个季度还没有大范围投入。

透过这份财报可以看出,即时零售确实给电商带来了流量增长。但是阿里一边参与外卖大战吸引火力,另一边把未来押在了海外和云业务上。外卖引战,海外和 AI 才是未来。

" 甩掉 " 高鑫和银泰的包袱,阿里增速更快

阿里开始轻装上阵,出售高鑫和银泰,把业务聚焦在电商和云。

在 2026 年 Q1 财季(日历年 2025Q2)阿里实现收入 2476.52 亿元,同比增长 2%。若剔除已处置的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同口径收入实际增长 10%。

电商的基本盘随着生态治理和商业化率的提升已经稳住了。海外电商和云业务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10% 至 1400.72 亿元。客户管理收入增长 10%,受益于变现率提升;即时零售业务(含淘宝闪购、饿了么)收入增长 12%,推动淘宝 APP 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 25%;88VIP 会员数超 5,300 万,持续双位数增长。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收入同比增长 19% 至 347.41 亿元,亏损大幅收窄至接近盈亏平衡。跨境业务表现强劲,速卖通 Choice 单位经济效益改善;Trendyol 国际业务效率提升。

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26% 至 333.98 亿元。AI 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公共云需求强劲,全栈 AI 解决方案受市场认可。

所有其他业务(含菜鸟、盒马、高德、文娱等)收入下降 28% 至 585.99 亿元,主要因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处置影响。

和高鑫、银泰切割之后,阿里的营业成本也得到了优化。

营业成本占比下降至 55.1%(去年同期 60.1%),受益于低利润业务缩减及运营效率提升;销售与市场费用大幅上升至 531.78 亿元(占收入 21.5%),同比增加 8.1 个百分点,主要因对 " 淘宝闪购 " 及用户获取的投入;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比降至 3.0%,因去年同期计提一次性诉讼准备金。

尽管收入微增,公司净利润大幅提升至 423.82 亿元,同比增长 76%,主要得益于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 Trendyol 本地生活业务的收益。

然而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335.10 亿元,同比下降 18%,反映核心业务投入增加对利润的短期影响。经营利润为 349.88 亿元,同比下降 3%,主要因对 " 淘宝闪购 "、用户体验及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大。

自由现金流呈现净流出 188.15 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 173.72 亿元,主要因云基础设施建设和即时零售业务投入增加。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 123711 人,小幅下滑,对比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为 124320 人。

外卖引流明显,阿里在消耗战中占优

饿了么终于找到了自己在阿里的定位。

今年 6 月,阿里已经把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了中国电商事业群。本地生活分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整个中国电商集团。这也代表着,两者正在深入协同,外卖的主要任务是给电商带来流量和粘性。

从收购开始,过去 7 年阿里在饿了么身上花的钱约有 1500 亿。有分析师在电话会上提问 " 这不是第一次做外卖,为什么之前饿了么没打过?" 蒋凡表示,饿了么的进步并不完全体现在市场份额上,这与投入、战略和整体投资逻辑有关。

即便如此,也难掩饰饿了么此前长期亏损,份额落后的事实。因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外卖大战给主站起到了很明显的引流作用。8 月前三周带动淘宝 app 月活同比增长 25%。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卖家达到了 3 亿,对比 4 月之前增长了 200%。88vip 双位数增长,超过 5300 万。

扣除补贴之后,代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即时零售部分收入 148 亿元,同比仅增长 12%。

外卖的引流给电商带来的收入估计在下个季度更加明显。这个季度电商佣金和广告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0%。主要是 take rate 提升,来自两方面,新增的基础软件费和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

一是从去年 9 月开始对所有商家收取 0.6% 的基础软件费。二是淘宝一直在补自己的生态,扶持中小商家。全站推广原本出自拼多多,早期也是为了中小商家投放设置的一个门槛低易操作的营销工具。可以看到,淘系商家在这个季度也开始增加营销投入,阿里也获得了收入。

在传统电商上,淘宝最大的优势是品牌商家多,现在想把这个优势复用在即时零售上。同时蒋凡明确表示,预计未来会有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进入淘宝闪购,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 1 万亿的新增成交。

线下门店希望能有线上的客流引入,多个渠道增加销售额。但是消费者习惯转变需要时间,即时零售未来的补贴也少不了。

" 我们不会单独看外卖(即时零售)的盈利情况。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我们认为可以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即时零售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 蒋凡提到。

外卖是一个持续的消耗战。阿里在这个季度没开始正式投入,外卖所在的中国电商集团京调整后的 EBITA 已经少了 104 亿元。下个季度火力全开,很可能会亏更多。

但是阿里的优势在于血条厚,可以多折腾。阿里 2025 财年有 1260 亿元的利润,京东 2024 年 414 亿元,美团 358 亿元。京东和美团赚的都是辛苦钱,打外卖仗全年大部分利润都会折进去。同样的数字投入,阿里的日子就好过很多。

所以能看到,外卖仗在打,牵制对方的火力。对自己的电商业务也有帮助。阿里的 AI 才是未来,也是真正的增长引擎。

AI 才是未来

和外卖 500 亿的投入相比,投入 3800 亿的 AI 才是阿里想押注的下一个增长点。

过去四个季度在 AI 基础设施和 AI 产品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 1000 亿人民币。随着投入增加,阿里云的增长再创新高,达到 26%,也小幅超过市场的预期。其中 AI 收入已经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 20%。

AI 正在成为阿里的核心驱动力,高盛 Ronald Keung 分析师团队预计,2027 财年 AI 相关收入将会达到 530 亿元,占总收入三成,助推阿里云全年 20% 以上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软件巨头 SAP 今年和阿里达成了合作。过去一年,这家公司因为 AI 业务强劲增长,市值飙升,目前已经是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SAP 会接入 通义千问 Qwen1,为企业客户提供 AI 转型,在中国市场拓展企业用户,后续会陆续扩展到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SAP 的企业客户海外有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宝马、奔驰、亚马逊,中国有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华为、联想等等。

借助 SAP 的合作作为跳板,阿里可以先在中国进行应用实验,为后续加速海外扩张提供了样本。

阿里云在海外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发布最新生成式 AI 报告 , 报告显示 , 阿里云获评 AI 云市场 " 领导者 ",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科技公司。

4 月,通义千问大模型 Qwen3 上线,它是国内首个混合推理的模型,成本是 deepseek 的三分之一。

除了和外部合作,阿里也在加速 AI 在内部业务的应用。

今年 5 月,阿里和美图已经达成战略合作。AI 正在融入电商。美图后续能为电商提供 AI 生图、生视频,帮助商家降本增效。。高德地图随着全球首个 AI 原生位置应用,全面开启了 AI 转型。可以将空间智能引入动态的现实世界场景。

在京东和美团被外卖大战牵制的时刻,阿里在进一步巩固自己云业务和海外电商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阿里巴巴财报业绩

2. 华尔街见闻:阿里电话会:AI 芯片供给有 B 计划,重申 3800 亿资本支出,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有望带来 1 万亿元新成交

3. 司库商业:阿里 A 双雄:夸克与通义千问,谁才是 " 一哥 "?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点击一下 " 在看 ",

或者,把它转发分享给需要的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里 ai 高鑫 阿里巴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