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刀 08-30
吴京,到底怎么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一、

最近,娱乐圈又出了件 " 大事 ",顶流吴京遭到了暴风骤雨般的猛烈嘲讽。

吴京的新片《再见,坏蛋》上映六天票房惨到只有 26.7 万,不得不紧急撤档收场。

这个成绩,对于 " 战狼 " 吴京来说,简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毕竟,光他主演的《战狼 2》就狂揽 56 亿票房,更不用说他主演的《长津湖》《流浪地球》等,在这位主演电影票房超 300 亿的 " 顶流 " 面前,这部票房 26.7 万的电影,的确像一个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臭鸡蛋,着实让 " 战狼 " 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

一时间,媒体的标题党们纷纷狂欢," 吴京票房毒药 "" 战狼神话终结 " 等言论甚嚣尘上。

更多人玩起了吴京的梗。

什么 " 坦克没有后视镜 " ……

" 我跳过楼,你跳过吗?

我让坦克压过,你压过吗?

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

我野外生存把人干了,你干过吗?

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

我能开飞机,你会吗?"

这些多年前的老段子再次翻红,成了最新的流量密码。

吴京,这个曾经的票房神话、硬汉符号,仿佛一夕之间,成了互联网上的出气筒,当年因战狼被捧得有多高,如今被嘲讽、被踩就有多惨。

这事儿,看似是吴京的滑铁卢,实则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也是大众情绪潮汐的忠实记录。

二、

2015 年,也就是十年前,《战狼》横空出世,以 5.25 亿的票房,让卖房赌上身家拍电影的吴京成功翻身。

两年后的《战狼 2》,更是以近 57 亿的票房,直接将他送上了神坛。

为什么《战狼》系列会如此火爆?

因为它精准踩中了时代的脉搏。在那个内有腐败、外有摩擦的年代,人们急切地渴望国家强大,需要一个英雄来点燃民族自豪感。吴京的电影,就像一场酣畅淋漓的 " 爽片 ",给了观众一个宣泄的出口。

那句 "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不仅仅是电影台词,更是当时社会情绪的具象化。吴京本人,也因此成了 " 爱国 " 的符号,吃到了时代的第一波红利。

然而,时代的潮水退去,社会情绪也随之改变。曾经人们期盼的 " 强大 " 已经实现,甚至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不足为外人道的事实,什么军舰下饺子,歼 10 古董机一战成名,五代机、六代机层出不穷,中国空间站每三个月就迎来一次大变样,AI 和机器人等方面经常有震惊世界的新作……

这些大国重器频频现身,竟然已经让大家 " 审美疲劳 ",大部分人除了感到欣慰以外,却没有当年的那种惊喜感,并不会像当年一样激动得大呼 " 厉害了我的国 "!

因为国家层面来说,高精尖领域我们确实跻身世界前列,我们依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但经济不景气却是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切肤之痛,尤其是疫情过后,经济下行,个人生活被失业、收入、养老等问题困扰,宏大叙事不再能引起共鸣。

这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已经喊不出太多赞美的话了。并非爱国有错,也并非大家不爱国了,而是如今活得太累了。

因此,对待吴京的态度,也多少有了一点改变。

当年的 " 吴京 " 是民族崛起的一个符号,如今,这个符号却成了发泄不满的靶子。人们不再关心 " 坦克有没有后视镜 ",而是更想问一句:" 你说的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能让我碗里多一个鸡腿吗?"

于是,曾经的 " 硬汉 " 形象被消解、被 " 去雄伟化 "。

他当年的 " 豪言壮语 ",比如 " 我让坦克压过,你压过吗?" 原本是用来展现拍电影的艰辛,如今却被拿来反复嘲讽,配上摇头晃脑的 GIF,俨然显得很飘,很欠揍的模样。

大众通过将吴京 " 疯癫化 ",完成了一场对宏大叙事的无声反叛。

不是我们变了,也不是战狼变了,或许也不是因为吴京变了,而是因为时代变了,外部环境变了,大家心态也变了,所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也变了而已。

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变,环境怎么变,经济状况怎么变,爱国之心是不能变的。

吴京的走红,是时代赠予他的礼物;如今的被嘲,则是时代对他 " 透支型投资 " 的利息。他当年赚的,有一部分,就是今天挨骂的钱。这很正常,也很公平。

有人说过," 做演员赚的钱,有一半都是挨骂的钱。"

演员吴京自然也逃不过这条铁律,要不,别干了。

三、

再说这次的票房惨案,其实跟吴京关系并不太大。

《再见,坏蛋》的失利,这口锅压根就不该他背。他只是投资方和发行方,为了拉动票房,友情客串了几个镜头。

如今讲究的是内容为王,电影好不好,全看内容,无论你有多少明星站台,也不管你如何宣发,进了电影院,第一波观众就有反馈。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这部电影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剧本的俗套和导演的平庸。这种 " 混混 + 绝症儿童 " 的故事,放在三年前或许还有市场,但如今早已是 " 票房毒药 ",无人问津,扑街是早已注定了的事。

然而,只要沾上 " 吴京 " 这个名字,很多当年想看吴京笑话的人,终于是找到一个笑话看,终于看到他被 " 打脸 " 了,就像等了很久终于在放大镜下,拿到了什么把柄,自然会掀起一股狂欢。

这就像看短剧,见到一个自带光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男主角一路爽翻天,突然,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摔了个狗吃屎,虽然伤害性不大,但就是感觉到莫名的过瘾。

嫌人穷,仇人富,见不得人好,棒打落水狗……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当然,这次闹这么凶,也不排除有一批 " 恨国党 ",一直盯着吴京打,借着吴京这次的票房事件搞事。毕竟,有些事不太好明目张胆直接下手,对吴京下手就是一个更好的突破口嘛。

这能说,这些处心积虑的人打错了算盘,吴京曾经拍过几部爱国电影,但他和爱国并不会因此划上等号,攻击他个人如果取得了胜利,也并不等于 " 恨国党 " 们就真的胜利了。

翻开中国历史," 汉奸 " 无论怎样 " 得胜 " 都只是一时的,蹦跶不了几天,日后一定会很惨的。

而历史也一次次证明,"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所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无论怎么搞事,都是徒劳。"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 的共鸣显然更强大。

况且这部剧还不足以证明吴京就没落了,就真的落水了。

但网友的这股情绪,似乎也不得不重视,毕竟,一个人不管是什么理由,一旦被一种情绪沾染上了,讨厌上了,再想让大家重新喜欢上,往往很难。

所以,吴京最好别真的被网友言中了,千万别飘,只有戒骄戒躁,低调再低调,走出这段踹不过气的洼地,大家换了一种心情的时候,才可能好上那么一点。

吴京本人似乎很清楚这一点。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回应。因为他明白,当一个人成为某阶段的某个符号,他就失去了为自己解释的权利。无论他回应什么,都会被喷。

此时无声胜有声。

如果细想一下,当我们在嘲讽吴京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嘲讽的是我们自己曾经的激情,也是我们如今的困惑?

当然,嘲讽是最好的麻醉药,打击别人振奋自我,或者,麻醉自我刺激别人,就看谁的反应更对症,谁笑到最后罢了。

就像被坦克碾压过,有的人死了,但吴京还能站起来吹牛一样,每个人的抗碾压能力不一样,被碾压的角度也不一样,死了的固然可悲,但活着的也不要嘚瑟,说不定老天爷会倒车回来再碾一次!

只是,坦克最好还是得有后视镜,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就一直顺风顺水一往无前,否则,当你油门踩不动或者停车、倒挡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翻车。

嗯,车无论飙多快," 后视镜 " 还是别丢更好。

写文不易,点个"""在看"呗,谢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吴京 战狼 神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