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
又一家新能源品牌,高调杀入「A0」级小车市场。
而这一次向比亚迪海鸥 / 海豚、吉利星愿发起冲击的品牌是「百年老店」MG,主力产品则是全新的 MG4。
价格方面,全新 MG4 共提供 5 个 SKU,叠加置换补贴后,起售价来到 6.58 万元。而此前连预售价都没有公布的「半固态电池」版本,价格也被压低到 10 万元以内。
中国用户或会对「MG4」的名称感到些许陌生,其前代车型在国内正式销售的名称是「MG 木兰」;「MG4」是该车面向海外市场的正式名称。
海内外命名统一,除了让用户对这款车型有更准确的认知外,或也能彰显 MG 对「MG4」的重视。
按照 MG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在会后群访中的说法,「MG4 是未来 13 款新车阵容中的第一款,我们在它身上倾注的资源和决心都非常大。」
前情提要一下,陈萃在发布上提到了 MG 未来会持续投入 100 亿元,打造 13 款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混和增程三大动力形式,和覆盖轿车、SUV、跑车和猎装车四种车身形式。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陈萃重视 MG4 理所当然。
至少从产品特质和上市价格来看,MG4 的确给出了不低的诚意。「开放预售 24 天斩获 45000 张订单」的成绩,或许能给 MG 吃下一颗定心丸,这家百年汽车品牌,仍有机会留在舞台中央。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快充】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扛起「技术平权」大旗
MG4 已经在 8 月初完成首秀,简单回顾一下 MG4 的主要亮点。
从车身尺寸开始说起,MG4 是标准的「A0 级」车型,车身尺寸为 4395*1842*1551mm,轴距 2750mm。官方表示,MG4 「五脏俱全」,尤其是空间「得房率」来到 93.8%,比同级的主要竞争对手更加出色。
「空间即是技术」,这句话在 MG4 上同样得到体现。官方表示,MG4 是同级别车型中,为数不多全系采用「CTB」,也就是车身电池一体化设计的车型,进而减少电池舱对乘用空间的侵占,来换取更大的车内空间。
「续航」是 MG4 的另一个主打卖点,其入门版本便配备 42.8kWh 的电池包,提供 437km 的 CLTC 续航;如果预算加到 9.38 万元,则可以拿下搭载 53.95kWh 电池包的版本,获得 530km 的续航。
值得一提的是,「半固态电池」版本的 MG4,电池包容量和续航里程都与「530」版本相同。MG 强调,「半固态」技术主要的特征是安全性更好,能给用户带来更强的安心感。
其他的卖点则包括,「360 ° 防晒玻璃」「后排隐私玻璃」「电动后备箱舱盖」「OPPO 智行手车互联」「全系标配 LED 大灯」等等。
全新 MG4 并没有因为「小车」「10 万以下」的定位而阉割太多舒适性配置,依然能提供较为不错的基础体验。在这种情况下,配上 6.58 万元的起售价,横向对比主要竞争车型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的确存在一些优势。
只不过,比亚迪海鸥是小车赛道中的「常青树」,吉利星愿则是今年上半年整个新能源车品类中的单车销冠,MG4 能如愿从中分一杯羹吗?
机会何在?
陈萃在群访中认为,MG 的机会在于「趋势」、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拥有「第一台车」来承载全家出行的场景,但如果仅仅是个人用车,考虑到「电比油便宜」的大背景,也就催生出「纯电小车」的市场空间。
这也是比亚迪和吉利的纯电小车,能成为「爆款」的底层逻辑。
至于如何与当下热销的同类车型竞争,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则认为,MG4 抓住的机会是「年轻」。
具体来说,是 MG4 从外观设计到功能配置上,都更能彰显「年轻」的格调,有自己的个性。
他强调,MG4 从本质上依然传承着 MG 的百年品牌理念,有运动基因、有自己的追求,他相信这是有别于同类车型,最突出的地方。
一言蔽之,MG4 找准了「年轻人」的目标群体,有的放矢地做产品设计和功能上车。在发布会上陈萃透露了 MG4 的预售情况:选高配、顶配车型的用户数超过 50%、「东来紫」配色的用户占比,超过 56%。
更重要的是,MG4 的用户构成中,有超过 40% 是女性用户。如此迹象说明,MG4 选择从年轻购车群体切入、从女性用户切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然,市面上面向年轻人的「纯电小车」品类繁多,除了上文提到的比亚迪、吉利外,萤火虫、埃安 UT「鹦鹉龙」,也是 MG4 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这样的混战中,MG4 想要如陈萃所说重回大众视野,尤其是稳定地实现销量增长,难度不低。
这场较量,除了单纯的产品较量之外,考虑到「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也可能会加入品牌认同度、社群文化建设等「软实力」的比拼。不知道 MG 准备好了吗?
(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