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张 萌
2006 年,首款速腾(Sagitar)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以 " 德系品质 " 为核心标签,打破了当时紧凑型轿车与中型轿车之间的市场壁垒,开启了 A+ 级细分市场的全新赛道。
19 年过去,这款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到存量、从燃油到新能源转型的经典车型,已累计收获 430 万辆销量,将 " 价值标杆 " 的基因融入每一代产品,成为无数家庭的 " 安心之选 "。
在这一里程碑时刻,全新一代速腾 L 作为智能化、年轻化时代的进阶之作正式亮相,为经典车型注入时代基因。
2024 年,A+ 级家轿市场掀开价格战后,合资车企遭遇重创。进入 2025 年,A+ 级轿车市场呈现出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竞争焦点也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全面升级到产品综合实力的比拼。
继 7 月 9 日在成都工厂亮相后,全新一代速腾 L 在成都车展开启预售,本次预售的车型为 300TSI 时尚型、300TSI 精英型和 300TSI 豪华型,预售价分别为 11.99 万、12.99 万和 13.59 万。
与此同时,一汽 - 大众同步推出 " 真无忧 - 终身匠心守护礼(三终身)" 限时专属权益,即日起至上市日前,在一汽 - 大众官网 /APP/ 小程序 / 公众号 " 在线定制 " 板块交付定金即可享受 A+ 级市场首创的 " 三终身 " 权益:首任车主整车终身质保、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和原装备件终身质保,客户用车、养车全周期都能获得贴心保障。
长虹 19 年后,一汽 - 大众全新一代速腾 L 以设计美学的年轻演绎、智能科技的全面进化、德系品质的可靠保障,充满诚意的价格和政策,再次诠释 A+ 级轿车的价值标准。
金字招牌,速腾的品牌资产
在速腾的历史坐标中,每一次迭代都是对 " 标杆 " 身份的重新定义。
2012 年,第二代速腾迎来加长升级,轴距提升至 2651mm,首次将 A + 级轿车 " 的空间优势具象化,让越级空间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点。
2019 年,基于 MQB A2 平台打造的第三代速腾正式上市,轴距进一步加长至 2731mm,不仅在空间上全面对标中型车,更首次引入 L2 级驾驶辅助系统、全液晶仪表等智能配置,将 A + 级轿车的价值边界从品质 " 拓展至智能。
这些关键节点的突破,让速腾始终走在市场前沿,也为其赢得了连续 10 年细分市场销量冠军的佳绩。据统计,在 A + 级轿车市场中,每成交 3 辆,就有 1 辆是速腾,这样的市场占有率,正是消费者对其历史积淀的最好认可。
德系品质一直是速腾的保证。从初代车型在一汽 - 大众成都工厂投产,速腾的生产工艺始终与大众集团全球标准同步。
如今,在智能化工厂的加持下," 每 2 分钟就有一辆速腾下线 " 的速度背后,是激光焊接等德系制造工艺的严格执行,是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检测的质量管控标准。这种 " 快而不糙 " 的生产逻辑,让每一代速腾都延续了皮实耐用的口碑。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速腾,既是选择一款车,更是选择一份经过时间验证的安心。在车主口碑中," 开了 8 年没大修 "" 高速稳定性远超同级别 "" 家用省心又省油 " 等评价随处可见。
买车并非一锤子的买卖,而是 5 年,10 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凭借金字口碑,稳定的质量表现和大众品牌影响力,速腾三年保值率保持在 61% 左右,显著优于同级多数竞品。
认知度高、保值率高、保养实惠、维修便利性高,一代代产品积累的品牌资产,正是速腾区别于其他车型的核心价值。
硬件拉满,燃油车也能很智能
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已经变成 80 后,90 后。
年轻一代对于汽车的需求不再仅局限于基本的出行功能,更加追求独特的设计、个性化的配置以及与自身生活方式相匹配的产品体验。随着互联网一同成长的他们,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很长一段时间,智能化被默认为新能源汽车的 " 专属标签 ",人们谈及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时,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搭载大容量电池与先进电控系统的电动车,全新一代速腾 L 扭转了这一固有印象。
在智能化硬件上,新车搭载了 7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与之相比,全新揽境搭载 8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奥迪 A5 搭载 2 个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6 个毫米波雷达。
三个不同级别的车型,代表了同级产品中燃油车智能化的最高水平,组成最强三大智能油车天团。
一身装备下,全新一代速腾 L 搭载全新的 IQ.Pilot 增强驾驶辅助、IPA 泊车辅助系统等功能,成为同级燃油轿车阵营中唯一能提供端到端高速 NOA 的标杆级系统。
值得一提的事,这套驾驶辅助系统是一汽 - 大众驾驶辅助发展 " 三步走 " 战略中第二步的核心落地成果,覆盖了 95% 的城市路况与 100% 的高速场景,能够实现高速领航辅助、精准上下匝道、丝滑避让、红绿灯起停等。
智能座舱方面,全新一代速腾 L 的车机系统全面升级,配备了高通 8155 芯片,并融合 Linux+Android 双系统架构,运行流畅,响应更快。
全新语音助手搭载科大讯飞端云混合语音解决方案,集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三大核心能力,支持普通话、四川话与粤语识别交互,准确率达 95% 以上,响应速度相较上一代提升 30%。
问答系统则搭载一汽 - 大众自研 AI 大模型,并融合云端 Deepseek 混合大模型技术,可实现更高效精准的语义理解与智能应答。
此外,新车在原有 CarPlay、CarLife 基础上,新增 HUAWEI HiCar 支持,将华为手机的语音助手、导航服务、通话功能、娱乐应用等完整生态体验延展至车机端,配合 5G 车联网服务及丰富应用生态,真正实现移动终端与智慧座舱的无缝流转。
市场需求为燃油车智能化提供了强劲动力,当消费者对智能的需求从可选配变为刚需,一汽 - 大众通过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智能进化之路,拥有了对抗新能源冲击、巩固市场份额的关键筹码。
德系品质加持,全新一代速腾 L 的变与不变
最近两年,合资品牌在中国遭遇挑战,与中国品牌之间已经进入了近身肉搏的全新阶段。不少合资品牌开始推出中国特供车,或者针对中国用户做出新的改变,变得更加务实,一汽大众也不例外。
外观方面,全新一代速腾 L 采用全新设计语言,流线小溜背造型,搭配宽阔稳重的车尾轮廓与时尚车头设计,配合同级领先的 4812mm 车长与 2731mm 轴距,营造出更加舒展的车身姿态。
动力上,全新一代速腾 L 搭载第二代黄金动力,1.5TEvo2 发动机,最大功率 118kW,峰值扭矩 250N • m。此外,由于采用了米勒循环、中置式 VVT、APS 大气等离子喷涂、电子调节水泵等 " 黑科技 " 技术,新车百公里综合油耗降低至 5.55L。
在兼顾动力的同时拥有燃油经济性,在 A+ 级市场中,全新一代速腾 L 都可以说是王炸的存在。
变化之外,总有一些不变的。全新一代速腾 L 在制造工艺、车身结构和测试标准等方面同样延续德系一贯的严谨精神,车身采用笼式结构,高强钢使用比例超过 80%,热成型钢材占比达 28%,有效保障整车结构刚性与碰撞安全。
同时,新车经历了远超行业标准的严苛测试,包括整车交变耐久和强化耐久试验,以及覆盖高寒、高原、高温等极端环境的多气候区耐久试验。
整车气候试验模拟世界上光照条件最严厉的试验场和四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用车场景,确保 15 年内内外饰质感与颜色无可见变化。
此外,还完成包括整车水管理试验、扬尘和整车异响耐久试验等在内的一系列专项测试,以全方位的硬核试验验证车辆的长期可靠性。
对于预算锁定十几万的消费者而言,选车的本质是 " 价格与价值的性价比博弈 "。在这个区间,多数车型要么侧重空间却牺牲操控,要么堆砌智能却忽视品控,真正能做到 " 无短板 " 的产品寥寥无几。
全新一代速腾 L 的出现,恰恰构建了一套 " 价值大于价格 " 的选择逻辑,既能获得超越同级的空间实用性,又能享受媲美更高价位车型的智能体验与操控质感,更有一汽 - 大众合资品牌沉淀的品控背书。
这种 " 用入门预算,享越级价值 " 的体验,让这款新车不再是 " 可选项 ",而是绕不开的 " 最优解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新车在 9 月的上市,将引发市场新一轮的争夺,推动整个细分市场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而最终受益的,正是每一位追求品质与实用的用户。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