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前两年医疗设备招标放缓冲击医疗器械企业业绩,去年 12 月以来,国内医疗设备招标开始复苏。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国内两大医疗器械巨头业绩出现分化。
8 月 27 日、29 日,迈瑞医疗(300760.SZ)和联影医疗(688271.SH)先后发布 2025 年半年报,上半年迈瑞医疗受去年招标下滑的影响,实现营业收入 167.43 亿元,同比下降 18.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0.69 亿元,同比下降 32.96%。
而联影医疗正在重回增长轨道,上半年实现营收 60.16 亿元,同比增长 1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98 亿元,同比增长 5.03%。不过,从增速来看,联影医疗也还未恢复到 2023 年营收超 23%、净利润超 19% 的同比增速。
实际上,医疗器械行业众多企业上半年业绩也还未复苏。
做血管介入的心脉医疗(688016.SH ) 、做心血管和体外检测设备的乐普医疗(300003.SZ)、做内窥镜的澳华内镜(688212.SH)都在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澳华内镜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后,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076.52 万,同比大幅下滑。做影像类医疗器械的万东医疗 ( 600055.SH ) 上半年营收实现增长,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39.46%。
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双巨头,截至 8 月 29 日,二者市值分别为 2943.69 亿元和 1168.66 亿元。他们的业绩表现,也被视为观察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窗口。目前来看,医疗器械在国内市场正在复苏,但上市公司或许要到下半年才能看到业绩拐点。
图源:图虫创意
海外市场增速更高
从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两家企业年中报来看,海外市场虽面临宏观环境变化等挑战,但仍有更好的增长动力,上半年二者的海外业务营收表现好于国内。
财报显示,上半年迈瑞医疗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39%,而国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超过 30%;同期,联影医疗中国市场和海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10.74%、22.48%。
两大药械龙头在半年报中都提到海外市场高端产品的贡献。迈瑞医疗表示,上半年国际业务增长得益于公司海外高端客户群的持续突破、本地化平台建设能力的逐步完善等," 预计从三季度开始国际增长将有所提速,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产线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迈瑞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
联影医疗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其海外市场订单保持快速增长,国际客户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在高端和创新产品领域,订单质量和结构显著优化。
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增速与去年相比稍显疲态,迈瑞医疗去年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 21.28%,联影医疗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 35%。今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出海面临一些外部压力,如美国加征关税、欧盟 IPI 法案(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 500 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等,这些都导致国际业务拓展难度加大。
近些年国内医疗企业厂商正在加速出海计划,上半年,迈瑞医疗国际业务营收占比已经提升至约 50%,联影医疗海外业务也提升至 18.99%。
迈瑞医疗对于国际市场增长的逻辑是,国际市场空间广阔,且其目前已布局的领域在海外市场市占率不高,未来还有巨大成长空间。
在 2025 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迈瑞医疗表示,未来长期国际市场都将引领迈瑞的增长。最核心的原因是国际市场容量是中国的 4-5 倍,而今年上半年其国际收入占比刚一半,国际业务的平均市占率还不到 3%,其中体外诊断的市占率甚至只有 1%。
国内市场在上半年仍有去年招投标放缓带来的 " 余震 ",联影医疗在 2025 年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提到,市场招投标活动造成阶段性影响,导致部分市场需求出现暂时性积压,进而对国内收入构成一定压力。
迈瑞医疗也有同样解释,其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去年 12 月以来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改善,但当前竞争更为激烈,导致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因此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对应的是去年招标的大幅下滑,叠加去年上下半年收入基数分布偏离的影响。
等待拐点
迈瑞医疗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国内业务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国内市场第三季度将迎来重大拐点。
医疗器械行业的艰难时刻始于 2023 年下半年。2023 年年中开启的医疗行业整顿,导致公立医院设备招标采购开始放缓;2024 年上半年启动的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让一批有采购意愿的医院选择暂停招标,短期观望新政落地。
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 2024 年底,迈瑞医疗自 2017 年到 2022 年连续 6 年营收保持 20% 以上高增长,但 2023 年营收增速放缓至 15% 左右,2024 年进一步放缓至 5% 左右。联影医疗在 2024 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随着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渐启动,2025 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活动迎来复苏。
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招投标整体市场规模超 800 亿元,同比增长 62.75%。具体到各细分领域,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生命支持类设备等品类的招标规模都有大幅增长。
行业正在回暖,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接下来各有自身需面临的挑战。
联影医疗聚焦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设备,在高端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领域,联影医疗产品线覆盖范围与 GE 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医学影像厂商基本一致,其所处行业中低端产品市场已逐步实现替代,高端及超高端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
联影医疗正不断对上述国际巨头发起挑战,以取代其市场。但经历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后,跨国巨头也在加速推动本土化措施,在中国建立 " 研产销一体化 " 基地已成为趋势。比如 GE 医疗全球品类最全的临床诊断医疗产品生产基地就在中国,今年 7 月,该公司在成都的高端产业化基地正式投用。
而迈瑞医疗作为 " 医械一哥 ",在很多细分领域市占率已经很高,公司也在经历增长换挡。
与联影医疗不同,迈瑞医疗旗下有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体外诊断类产品(IVD)、医学影像类产品三大主营业务产品线。
此前多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一直是迈瑞第一大营收来源。该板块的监护仪、麻醉剂、呼吸机等很多品类,迈瑞医疗市占率都已是全球前三,随着国内医疗机构对这些产品的保有量趋于饱和,市场需求放缓。2024 年,该产品线市场规模缩水,对迈瑞的营收贡献退居第二。
体外诊断被迈瑞医疗视为新增长引擎,去年该业务收入贡献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成为迈瑞第一大营收支柱。
不过,当前体外诊断正面临量价齐跌的挑战,该业务营收增速从此前超 20% 下降至 2024 年的 10.82%,今年上半年变为同比下滑 16.11%。
迈瑞医疗在今年 4 月的投资者活动中表示,体外诊断是国内三条产线中面临政策影响最密集的一条,集采、DRG、检验结果互认、检验收费价格调整等政策都与 IVD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 DRG、检验结果互认导致部分项目出现试剂用量下滑,检验收费价格调整也使得试剂价格承压。
迈瑞希望在体外诊断领域加速提升高端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增长。迈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于今年底发布全新一代高速化学发光和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的流水线,其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做到核心项目的竞争力全面对标国际巨头,同时做到试剂成本大幅下降。
在体外诊断高端设备领域,迈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罗氏、雅培、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在化学发光领域布局多年,占据中国化学发光大部分市场份额。而迈瑞表示,公司在体外诊断核心业务如化学发光、生化、凝血在国内的平均占有率仅为 10%。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