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厂 08-31
曾经的古装小生,如今在景区打工,内卷的风还是吹到了内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曾经在《隋唐英雄传》里演过秦王李世民的郑国霖,被网友拍到在某个古风景区穿着戏服当 NPC,和游客互动拍照。

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感慨 " 童年男神怎么沦落至此 ",也有人调侃 " 现在连演员都得和普通人卷工作了?"

但更多人心里门儿清:这年头,谁还不是为了混口饭吃?

其实郑国霖不是第一个 " 放下身段 " 的演员。

早前就有马景涛在景区表演时中暑晕倒的新闻,七十岁的 " 黑豹子 " 寇振海也穿着《情深深雨蒙蒙》里的长袍马褂,在某个文旅项目里重现经典角色。

这些画面乍一看有点违和。

毕竟在很多人印象里,演员嘛,就该光鲜亮丽地出现在荧幕上,怎么突然 " 降级 " 到线下和素人抢活儿了?

但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像郑国霖这样的演员,娱乐圈有个专门的词叫 " 腰部演员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们不是无名之辈,年轻时演过家喻户晓的角色,比如郑国霖的秦王李世民、董永。

寇振海的陆振华,随便提一嘴都能勾起 80 后 90 后的回忆杀。

但他们又够不上一线,接不到顶级代言,演不了大制作男主。

这些年影视行业寒冬,开机项目少,资本全往流量明星身上砸,这些老面孔能分到的,不是镶边配角,就是 " 男主他爹 " 这类工具人角色。

片酬?

可能还不如网红一场直播的打赏。

于是,景区 NPC 成了新出路。

穿上戏服往那儿一站,和游客合个影,演段即兴小剧场,收入未必比拍戏低,还不用熬大夜等通告。

有人说这是 " 掉价 ",可换个角度想,演员的本职不就是表演吗?

在横店演皇帝和在景区演皇帝,本质上都是靠演技吃饭,哪来的高低贵贱?

更何况,现在文旅项目卷体验经济,游客早就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想 " 沉浸式穿越 "。

老戏骨们带着经典角色下场,简直是精准匹配需求。

观众看到童年偶像活生生站在眼前,比看 AI 换脸的短视频更带劲;演员呢,既能赚钱又能保持曝光,双赢。

但总有人觉得,演员干这个 " 不体面 "。

这种想法背后,其实是根深蒂固的职业等级观念。

仿佛明星就该活在云端,一旦接地气就是 " 落魄 "。

可现实是,行业早就变天了。

顶流们当然还能躺着赚代言费,但中下游演员的生存环境堪比职场社畜。

横店群演改行送外卖的新闻不是没出现过,相比之下,能靠老本行灵活就业的已经算幸运儿。

说白了,职业尊严从来不是由工种决定的,而是看你能不能把事儿干漂亮。

郑国霖们穿上戏服往景区一站,照样得背台词、调动情绪、应对突发状况,这和片场表演没本质区别。

甚至要求更高,毕竟观众可不会像导演那样喊 " 卡 "。

那些嘲讽他们 " 沦落 " 的人,大概忘了周星驰跑龙套时对着死尸演内心戏的经典桥段:

真正的演员,从来不怕舞台大小,只在乎能不能对得起这碗饭。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观众爱看热闹。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影视行业早就被流量和资本玩坏了。

投资方宁可花天价请演技捉急的鲜肉刷脸,也不愿意给实力派匀点资源。

结果就是,老戏骨们无戏可拍,年轻人挤破头想红,最后大家一起卷向直播间、卷向景区、卷向短视频。

讽刺的是,那些霸占资源的 " 人造顶流 ",可能连景区 NPC 的即兴表演都接不住。

所以啊,与其替郑国霖们唏嘘,不如问问:为什么正经演戏的人反而没戏演?

如果行业能公平点,让好演员靠作品就能体面生活,谁愿意大夏天裹着三层戏服陪游客打卡?

说到底,这不是演员个人的选择问题,而是整个生态的病灶。

记得《武林外传》里有句台词:" 江湖不相信眼泪。" 放在今天也一样。

当影视寒冬冻僵了理想,先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无论是景区 NPC、直播带货,还是其他跨界尝试,只要不偷不抢,靠本事赚钱就值得尊重。

毕竟,比起那些抠图念数字的 " 明星 ",至少这些老面孔还在认真对待 " 演员 " 二字。

下次如果在景区遇见童年男神,别光顾着感慨 " 他怎么混成这样 ",不妨上去合个影,夸一句 " 您当年的李世民真帅 "。

对他们来说,这大概比任何同情都更暖心。

因为职业的尽头从来不是光环,而是每一个放下身段却放不下热爱的人,那份 " 还能继续演 " 的倔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郑国霖 李世民 明星 横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