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Tech 星球 > 点击右上角 " ··· " > 设为星标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
文 | 翟元元
封面来源 | 豆包 AI
民营体检行业陷入信任危机,尤其是在爱康国宾与指称体检十年未预警肾癌的执业律师张女士的争议事件发酵之后。
爱康国宾牵扯 " 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 " 舆情事件从引爆社交媒体至今,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双方已诉诸公堂,爱康国宾起诉后者并索赔千万元,案件尚未有最终结果。
然而,对整个体检行业而言,起诉的动作并未解除信任危机。假如信任的裂缝越大,民营体检生意就越难。
业绩下滑,全员销售
受上述争议事件影响,爱康国宾销售端已明显感知到客户的变化。
一位爱康国宾销售人员告诉 Tech 星球,公司刚出舆情事件,作为销售,已经在业绩上受到了影响。一个资深销售,在旺季,也就是下半年,一个月需要完成的销售业绩是几十万到上百万元。过去好的时候是可以完成的。但今年 8 月份,她只完成了 40 多万,不太达标。
她所在的城市区域按任务定薪资,完成任务才能拿到约定的薪资,完不成就意味着到手的工资减少。她是公司的老员工,一般而言,老员工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资源,但今年,因为近期的舆情风波,客户群变得不太稳定。
不过,公司并未下调员工业绩预期。上述员工表示,公司没有下调销售每个月需要完成的任务。
员工压力与日俱增。另一位爱康国宾员工透露,现在流程改革比较厉害,白天不允许待在公司,上不了内网处理工作。新人培训大概就 3 天,3 天后就必须自己跑客户了。有些任务目标是完不成的,因为每个月不仅要签单,还有其它 KPI 指标。
对于体检行业而言,爱康国宾的销售困境并非个例,比它规模更大的美年健康同样业绩承压。一位前美年健康员工向 Tech 星球表示,现在体检的人少了,她所在的分院都是强制轮休,所谓强制轮休,就是比如她的岗位有 7 个人上班,只让其中三个或者四个上班,多出来的人,自己商量安排谁来休息。
体检的人比以前少很多,但他们的工作却变多了,因为轮休制导致上班人少了,活儿自然越来越多,而且,周末还经常被要求加班。
管理变得异常苛刻,美年健康离职员工表示,虽然半天班,但是特别忙,一个人当八个人用,活又多又繁琐,动不动就扣钱,还要义务提前上班," 上厕所都被说 "。她所在的分院人员是最稳定的,大家都工作了好长时间,现在效益不好了,没有通知书,调岗降薪倒逼人离职,很多人被动离职。
工资与销售任务挂钩,全员销售。上述员工表示,现在效益不太好,每个地区每年都有任务,老板为了完成任务,就让医疗岗位的员工也要承担销售任务,等于全员要完成,她离职之前,第三季度医疗岗的是每个人 5000 元任务,必须完成,最后一个季度也是 5000 元,完不成似乎还有惩罚。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2030 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从 2020 年的 2074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292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9.2%,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3711 亿元。
尽管体检市场规模一直在增长,这样一个持续增长的千亿市场,但头部民营体检机构的生意却越来越艰难。
暂停加盟,净利润腰斩
民营体检机构中,美年健康规模最大,旗下有 " 美年大健康 "" 慈铭体检 "" 慈铭奥亚 "" 美兆健康 " 四大品牌。
美年健康 2024 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美年健康分院总数达 576 家,覆盖全国 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 年营收 107.02 亿元。
爱康国宾在接待人次和体检中心门店规模方面位居第二。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在民营机构领域,按民营机构市场份额 24% 来计算,2023 年民营机构体检人次约 1.18 亿人次。根据各公司公告,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瑞慈医疗 2023 年体检人次分别为 2834 万人次、800 万人次和 429.45 万人次。
美年、爱康等体检机构背后的资本包括鼎晖、平安、红杉、凯辉、苏宁、阿里等。
值得一提的是,爱康国宾所有门店为直营,美年大健康则以加盟为主。
加盟策略某种程度上直接保证了市场规模,但弊端在于,无法统一门店管理水平与服务口碑。爱康国宾一位销售表示,市场上像美年、慈铭都是加盟形式,只要给集团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使用品牌,如此一来,对应的培训是不一致的,医护、设备也都有区别。
不止医护资源、设备设施的差别,另一位美年健康离职员工透露,不少门店消费者质疑的牙科类目,其实是和外面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所以,经常被诟病过度体检。
单从结果来看,美年健康业绩下滑得比较明显。位列行业第一的美年大健康,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美年健康财报显示,2024 年,美年健康营收 107.02 亿元,同比下滑 1.76%,净利润 2.82 亿元,同比暴跌 44.18%。
营收利润双下滑,或许直接影响了企业扩张速度,一位负责加盟的员工向 Tech 星球表示,美年健康已关停门店加盟业务。美年健康官方热线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目前暂不受理加盟、合作、参股、并购、收购、招商、开店等业务。
当然,业绩好坏并非完全由加盟模式决定,价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024 年美年健康的体检客单价为 672 元,相比 2023 年 620.8 元提升了 8.2%。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高端体检套餐面临不小的挑战。
不同城市加盟店,体检价格也不一样。爱康国宾销售表示,同样一种体检套餐,其他家体检机构不同城市的折扣力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可能可以给到 3 折,上海或其他城市是 5 折。加盟店价格不统一,收费标准不一样,爱康国宾属于直营店,同一套餐收费标准一样。
不过,爱康国宾体检价格也更高。除了入职体检比较便宜外,其他套餐客单价都在 1000-4000 元左右,其官网一个中老年防癌爆款体检套餐,标价 2599 元。最贵的一项针对中老年精英群体的高端 VIP 专属套餐(男女),售价 11888 元。
这样的售价,其实与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体检价格已经不相上下。
民营体检生意难
原本,价格是民营体检机构的一大优势。
国内正规公立医院体检价格通常比较高,以一线城市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为例,该医院最贵套餐接近 3 万元,只有男、女、儿童、专项四类体检套餐。北京另一个普通三甲医院,体检价格虽低,但也在 916 元 -1.49 万元之间,而且套餐只有男女性别、已婚未婚之分。
民营体检价格相对更低,大多数在 1000 元左右,最贵套餐也不会超过三甲医院。而且,套餐更多样,会按不同年龄段推出不同价格的套餐,比如在男女不同套餐外,还有中青年、中老年,以及入职体检、准夫妻等体检套餐,消费者还可以定制个人专属检查方案等等,选择更多。
但民营体检机构的劣势也很明显。
在医护资源上,体检机构逊色不少。北京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称,他们医院体检都是本医院医生,更专业。体检设备也是医院的,更权威。套餐价格差异主要在于项目数量的多少,最贵的套餐比其他套餐贵在胃肠镜上。
医护资源是医院体检的核心护城河,体检机构与医院使用设备有时候是一样的,但对设备如何使用、熟练度,具体就因人而异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些体检机构的医生护士一点不专业,无证上岗。这些问题几年前就被曝光过。
此外,民营体检机构检查项目也被诟病陷入过度体检的怪圈。上述北京三甲医院体检最贵的套餐检查项目只有 40 项,而民营体检机构,像爱康国宾,体检套餐检查项目大多是 100-200 项。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民营体检报告结果通常不被公立医院认可。一位爱康国宾销售告诉 Tech 星球,医院是不认可体检机构的报告的。消费者做完体检后,如果身体有异样,需要去医院专门再做一次检查。体检机构的报告结果只供参考,不作为最终的解读结果。
过度体检、漏检、误检、不权威,需要二次检查,这些因素集体导致体检机构生意越来越难。
美年健康财报显示,2024 年,美年健康共计接待客户 2525 万人次,较上年减少 309 万人次。营收下滑加剧,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 1.76%,2025 年一季度降幅扩大至 2.62%。美年健康 7 月发布的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预计在 39.6 亿 -42 亿元,同比下降 0.12%-5.83%;净利润亏损 1.92 亿 -2.36 亿元。
从市值来看,过去 5 年,美年健康从 2021 年 705 亿元市值巅峰跌至如今的 232 亿元,蒸发三分之二。
港股上市公司瑞慈医疗同样生意惨淡。财报显示, 2024 年瑞慈医疗收入 29.24 亿元,同比减少 2.3%,其中,体检业务收入 23.58 亿元,而 2023 年该项业务收入为 23.86 亿元。
看似收费比较高的中高端体检,实际上盈利能力并不强。
欢迎按指引星标 Tech 星球
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更新
加入交流群 & 内容转载 & 合作相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