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铁锅炖大鹅、内蒙草原全羊宴、爆辣重庆江湖菜、喷香淄博烧烤…… B 站 UP 主 @雨琪在芬兰 靠做中国特色地域美食成功征服了外国干饭家族的味蕾,芬兰一家老小全成了 " 中国味野生代言人 "。
芬兰家人直言" 因为雨琪,我的味觉已经‘走遍’中国各地了。"雨琪的美食 Vlog 也被百万网友当作下饭的 " 电子榨菜 "。系列视频在 B 站达到3 亿播放量。
图片源自 B 站
@雨琪在芬兰 是如何靠做中国美食征服外国胃,带火芬兰干饭家族,在 B 站圈粉 200 万的?跟随「克劳锐」的视角,一起看看吧 ~
雨琪是谁?一个地道川妹子,因为爱情跨越 13000 公里远嫁芬兰后,她在异国他乡当起 " 味觉传译者 ",把中国美食搬上了芬兰餐桌,芬兰厨房爆改成 " 中华食堂 "。
看她的视频时,粉丝们会不禁好奇,当外国人体验中国不同地域美食时,到底是啥反应呢?
雨琪侄子 Justus 尝试爆辣川菜时,被辣到飙泪但直呼太过瘾,甚至放话 " 我最该住成都了 "。四川网友集体沸腾,在评论区递来 " 吃辣挑战书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评论道 " 好想看 Justus 下次会被什么辣哭 "。
芬兰公公尝试柳州 " 硬核美味 " 螺蛳粉,从捏鼻退避三舍到暴风吸入,秒变大型史诗级真香现场。当他得知有人接受不了酸笋味时,惊讶道 " 真的吗?居然有人能不爱这味儿!" 侄子 Justus 也坚定附和,两人化身螺蛳粉忠实拥护者,视频上方接连飘起 " 中国美食征服世界 " 的弹幕。
芬兰干饭家族在院子里架起柴火大铁锅,体验中式硬核农村生活,一顿灶火硬菜宴再次刷新一家人的美食认知。
干饭人遇见新疆硬核美食,直接抱盆吃三碗手抓饭,还直呼不过瘾。捞汁小海鲜刚上桌,就遭全体干饭人疯抢,但凡下手慢点就吃不到了。
外国人吃中餐,一个个纷纷变成了行走的 " 表情包库 ",网友们却看的津津有味,大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下一条视频中芬兰干饭家族会发生什么趣事。
当全平台都在卷 "15 秒快节奏 " 时,@雨琪在芬兰 拍摄的长达 20 分钟的 Vlog 堪比一集情景剧,却依然能让百万网友甘心追更。
" 每次视频这么长,每次都看完!" " 虽然 20 分钟,但真的不够看!" 视频进度条拉满后,网友还直呼没看过瘾。
她的美食 Vlog 为何能让百万网友疯狂上头到停不下来呢?
不同于单纯展示美食的账号,雨琪创作的视频呈现出家庭群像的 " 活人感 ",她采取舒缓的叙事节奏和情景化创作风格,正好契合了 B 站强调内容深度和创意表达的调性。
难怪网友会说," 看雨琪的视频,像是在追一部家庭连续剧!"
一幕幕极具情感穿透力的群像画面,如电视连续剧情节般徐徐展开,让人不自觉地 " 慢下来 ",在 " 云体验 " 中获得满满的参与感。而芬兰干饭家族里的每个人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 " 独家记忆点 ",牵动网友的视线和思绪。
搞笑担当女婿包子哥,狂飙四川方言 " 巴适得板 " 让人倍感亲切,他还被网友戏称 " 芬兰耙耳朵 ";团宠混血宝宝小包子,上桌吃饭啃得满嘴流油,靠萌态斩获一众妈妈粉。
干饭家族的颜值扛把子侄子 Justus 和侄女 Julita,只要出现在镜头前总能贡献神图,颜值高到让粉丝移不开眼;优雅干饭人芬兰嫂子每次都会被美食惊艳到,猛猛拍照记食谱,还 " 花式夸夸 " 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雨琪的Vlog像是芬兰版《家有儿女》,13 口之家的群像魅力被镜头放大,不加修饰的真实感互动无不透露出 " 家的味道 ",让百万网友为之动容。弹幕纷纷表示 " 好喜欢这个家庭氛围啊!"
在雨琪的文化熏陶和 " 美食投喂 " 下,她的芬兰家人对中国文化由陌生到熟悉,由好奇到热爱。中国美食充当 " 桥梁 ",芬兰 11 口之家与中华文化产生深厚的情感连接,展现最真实的文化碰撞魅力。
四世同堂的芬兰 11 口之家换上旗袍唐装,在大年三十围坐一起吃年夜饭;92 岁太爷爷过大寿时扯长寿面吃;芬兰大嫂穿上中国民族服饰,化身 " 苗疆少女 " 惊艳全场;雨琪的芬兰侄女倾情演唱中国经典歌曲《茉莉花》;芬兰婆婆学会包饺子后骄傲展示作品。
更难得的是,雨琪不仅是 " 输出 ",她还给中国网友打开了一扇感受北欧风情的窗口,芬兰传统桑拿狂欢、笑点爆满的疯狂万圣节变装趴、北极圈里的圣诞节极光夜等,被她接地气地呈现在中国网友眼前,有网友评论道 " 因为雨琪,我对芬兰都有了滤镜。" " 以前感觉芬兰好远啊,现在像是认识了那边的亲戚。"
今年 8 月份中国行,雨琪带家人落地北京后被芬兰驻华大使馆邀请,大使馆给她颁发了" 中芬文化关系杰出推广大使 "荣誉证书。靠着 " 没想太多 " 的真诚,民间创作者逐渐被官方看见!
雨琪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提到," 特别高兴我的视频可以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文化,也让更多中国小伙伴了解芬兰生活。"
除了雨琪 ,还有在 YouTube 上走红的山东老木匠 @阿木爷爷 ,他不用一根钉子靠榫卯结构造拱桥,给孙子做会动的木质小猪佩奇,可把外国人看呆了,评论区满是夸中国老手艺太牛了,连央视网都赞扬了他的工匠精神。
分享云南农家日常 @滇西小哥 ,她拍摄的中国乡村视频传到外网后,被外国网友们当作 " 中式田园诗 ",单条视频播放量经常破千万,印尼前总统都是她的粉丝。
以及被网友称为 " 中国文化野生代言人 " 的 B 站 UP 主 @我是郭杰瑞 ,一个扎根中国多年的美国小哥,靠着 " 较真的接地气儿 ",让外国网友跟着他的镜头,认识多面的中国。
在文化出海过程中,好作品往往具备天然传播性和情感渗透力,甚至有四两拨千斤的势头。
无数创作者们立足自己的赛道,他们靠中华美食、靠传统手艺、靠乡土日常,使中国文化符号能以更轻盈、更鲜活的姿态传播开来。
每一个像雨琪这样的 " 民间宣传大使 ",都是一个微型的文化灯塔,他们或许并未站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中央,却以真诚和创造力输出优质作品,让中国文化被世界友人看见、理解、甚至热爱。
这种不依靠宏大叙事、充满人间真实的表达,反而让文化交流变得可触、可感、可共鸣。
世界对 " 真诚内容 " 的集体选择,也印证了文化输出未必总是庄重肃穆的,它也可以跳出机械的文化符号堆砌,以一种平凡温暖的形式来讲述,最动人的文化对话,从来都藏在人间烟火气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