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暴涨 18%,港股再次沸腾。
去年 12 月,笔者在大概 80 多港元的价格买入阿里,目前浮盈约 50%。有朋友不解:眼下 A 股行情明明更盛,为何我仍执着于布局港股?
我回答他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直白却核心:投资港股就是为了赚钱。
我并非因阿里这一次的亮眼表现,就断言港股 " 好赚钱 "。恰恰相反,此前投资腾讯的经历,让我对港股市场有深刻的体会。2021 年,腾讯股价从 721 港元的高点回落,我在 500 多港元时进场,本以为抄了个大底,没曾想 2022 年 10 月,腾讯股价一度跌至 170 港元——要知道,彼时的腾讯,只有 9 倍 PE。下不了手割肉,选择长期持有,直到今年终于实现盈利。正是这段经历让我确信:在港股市场,只要精准锁定那些业务逻辑清晰、质地优良的公司,长期持有大概率都能赚钱。
第二个原因,这里拥有你在 A 股买不到的公司。
如果想买科网赛道,阿里、腾讯,还有美团、京东、小米等,在 A 股都不能直接参与。如果想买金融巨头,汇丰也只有在港股才买得到。只要你想,甚至还可以做港交所的股东,这在 A 股,想都不敢想。还有消费股,农夫山泉、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这些 A 股也没有。当然,最稀缺的还有博彩股,银河娱乐、金沙、美高梅……
最后一个理由,或许带些个人情怀:早年 TVB 的《大时代》和《创世纪》两部经典剧集,让我对港股市场向往已久。相较于 A 股,港股的高度国际化与市场化特征更为鲜明,这样的金融生态里,永远不缺精彩的商业故事,也始终孕育着实现财富增值的可能。
所以,趁着如今尚且年轻,又恰逢港股牛市,值得我再放手闯一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