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9-01
中报增收降利的中伟股份:镍系材料“失色”,285亿有息负债悬顶,闯关港股隐忧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陆雯燕

作为三元前驱体领域的龙头企业,中伟股份 ( 300919.SZ ) 近年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6.16%,但归母净利润却以两位数速度下滑。深究来看,公司业务端面临结构性挑战,电池材料业务营收持续缩水,核心产品镍系材料营收、毛利率齐降,磷系材料甚至亏本卖,而低毛利率的新能源金属营收则实现大幅增长。

中伟股份债务风险高悬,公司有息负债规模达 285 亿元,货币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资金缺口超 15 亿元。与此同时,存货与应收账款高增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证券之星注意到,业绩与资金承压下,中伟股份并未放缓海外扩张的步伐,公司拟通过赴港上市加码韩国镍系前驱体产能。但从过往表现看,其三元前驱体相关募投项目屡现波折,叠加当前三元产业链竞争加剧、出口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伟股份的海外布局或面临不小挑战。

电池材料增量不增收,整体毛利率承压

中伟股份于 2020 年 12 月登陆 A 股市场,是专业的新能源材料科学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系材料、钠系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今年上半年,中伟股份实现营收 213.23 亿元,同比增长 6.16%;对应归母净利润 7.33 亿元,同比下滑 15.2%;实现扣非后净利润 6.53 亿元,同比下滑 14.77%。值得一提的是,中伟股份 2024 年就深陷增收不增利窘境,当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 402.23 亿元、14.67 亿元,变动幅度分别为 17.36%、-24.64%。

证券之星注意到,上半年超 200 亿元营收仅收获不足 8 亿元净利,中伟股份的盈利能力并不出色。分业务看,电池材料、新能源金属、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96.32 亿元、92.73 亿元、24.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55%、44.01%、-29.9%,新能源金属成为驱动营收增长的主力。

然而,利润端显示,新能源金属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 3.06 个百分点,仅 7.44%。电池材料业务、其他业务的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 0.43%、4.36%,但未能挽救整体毛利率下滑颓势,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 12.77% 下降至 12.1%,减少了 0.67 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材料业务中,镍、钴、磷、钠四系产品出货量正向增长,产品销售量超 18.8 万吨,同比增长 33.91%。这也意味着电池材料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情况。

具体来看,镍系材料 ( 三元前驱体 ) 、钴系材料 ( 四氧化三钴 ) 、磷系材料 ( 磷酸铁 ) 的营收分别为 74.91 亿元、14.52 亿元、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2%、30.21%、171.62%。

中伟股份是三元前驱体龙头企业,前驱体是生产正极材料过程中的 " 半成品 "。2022 年至 2024 年,中伟股份镍系材料的单价分别为 12.31 万元 / 吨、10.29 万元 / 吨及 8.29 万元 / 吨。单价的下降直接导致了镍系材料营收缩水,2022 年至 2024 年产生的营收分别为 246.28 亿元、217.33 亿元、161.63 亿元,呈逐年降低走势。

作为中伟股份传统优势和高毛利率业务,镍系材料的毛利率在上半年降至 18.05%,磷系材料甚至出现亏损,毛利率跌至 -7.34%,仅钴系材料的毛利率同比增长至 25.88%。

短债资金缺口逾 15 亿,应收账款、存货双高

业绩下跌之际,中伟股份的经营暗藏诸多风险。

债务方面,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60.6%,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仅 1.28 和 0.9,相较 2024 年同期的 1.82 和 1.34 下滑明显。资产负债率走高意味着公司需承担的偿债压力在持续增加,其陷入债务违约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具体而言,截至上半年末,中伟股份的短期借款为 45.85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 74.84 亿元,两者合计超百亿,同比分别增长 117.27%、62.69%,短期偿债压力巨大。此外,公司长期借款高达 155.9 亿元,应付债券 8.49 亿元。综上,中伟股份有息负债高达 285 亿元,是归母净资产的约 140%,偿债压力巨大。

与短债规模扩大相反的是,中伟股份货币资金却在缩水。2024 年上半年,其货币资金已呈下滑态势,同比下降 2.71% 至 126.35 亿元,今年上半年的降幅则达到 16.54%,当期货币资金仅 105.46 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上半年末,中伟股份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 51.69 亿元,同比增长 37.61%,较去年同期的 37.56 亿元又有抬升之势。存货账面价值 102.27 亿元,同比增长 21.21%,存货规模首度突破百亿,触及上市后新高。这也导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及信用减值损失达 4064.14 万元、3606.8 万元,同比分别激增 1030.14%、168.27%。

流动资产中应收款项与存货处于高位,叠加资产负债率走高,难免引发市场对中伟股份抗风险能力的担忧,而分红与回购的实施或让公司的短期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加剧。2025 年中期分红方案显示,中伟股份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8 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2.54 亿元。2024 年 11 月,中伟股份推出 5-10 亿元回购计划,截至今年 7 月 31 日,累计成交总金额 7.97 亿元,目前回购计划仍在推进中。

加码海外镍系产能,过往项目屡现波折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已成为主流趋势。中伟股也加快了海外扩张步伐,目前已布局印尼、韩国、摩洛哥市场。据了解,公司在印尼设有三个生产基地,在摩洛哥有一个生产基地,同时印尼及韩国正分别规划一个生产基地,这两个基地均致力于镍系 pCAM ( 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 ) 生产。

就在今年 4 月,中伟股份开始谋求赴港上市。招股书显示,公司寻求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建立国际股权融资平台。此次募资将用于韩国生产基地首期项目,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 pCAM 年产能为 36000 公吨。另有部分募资将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和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

证券之星注意到,上市至今,中伟股份已进行过两轮再融资。2021 年 12 月,中伟股份定增募集资金净额约 49.53 亿元;2022 年 11 月,定增募资净额约 42.73 亿元。上述定增募集资金大部分投向三元前驱体产业链产能的扩张。

然而,公司多个募投项目的表现却难言乐观。2022 年募投项目印尼基地红土镍矿冶炼年产 6 万金吨高冰镍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 2024 年 12 月 31 日延长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这已是该项目第二次延期,其原定完建日期为 2023 年 12 月 31 日。2025 年半年报显示,该项目的投资进度目前已达 100%。

此外,2021 年募投项目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部湾产业基地三元项目一期 ( 下称 " 北部湾三元项目一期 " ) 也曾一度延期,且出现下调投资总额及产能的情况。2022 年募投的贵州西部基地年产 8 万金吨硫酸镍项目 ( 下称 " 贵州 8 万金吨硫酸镍项目 " ) 则去掉了低冰镍生产线,并相应下调投资总额。

中伟股份在半年报中提及,北部湾三元项目一期、贵州 8 万金吨硫酸镍项目、贵州开阳基地年产 20 万吨磷酸铁项目低于承诺效益,主要系产能未能完全释放影响。截至上半年末,中伟股份电池材料的产能利用率仅 66.56%,其中镍系材料的产能利用率仅 60.86%。

三元产业链所面临的挑战与行业外部环境不无关系。2024 年下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抢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对三元市场造成冲击,三元电池市占率持续下滑。此外,多家国内外三元厂商纷纷布局磷酸铁锂项目,三元前驱体厂商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挑战。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市场持续低迷,各月出口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通过此前募投项目的后续表现以及三元产业链市场呈现的状态来看,中伟股份海外布局或存在一定挑战。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陆雯燕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证券之星 a股 正极材料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