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一家机器人企业要 IPO 了,但它家的机器人跟常人理解的有些不同。
8 月 28 日,深圳市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铭维技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博铭维技术成立于 2014 年,是一家做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的企业,致力于解决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突出的城市地下空间运维及安全问题。
博铭维技术创始人代毅是一位 "80 后 ",辽宁阜新人,上世纪 90 年代随父母到深圳。代毅本硕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据深圳当地媒体 " 龙华同心圆 " 报道,2012 年,代毅回国,想做科技产品。。
代毅和团队研发了一款检测电缆沟中电缆运行状态的特种机器人。电缆可以用专用机器人,能否为城市地下管线也开发专属机器人,用于管线的测绘、检测、清理、修复?
在过去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对于地下管网的建设与维护相对薄弱,其中相当部分管道存在泄漏、裂缝、堵塞及塌陷等故障的风险。在绝大多数地方,管道维修检测依然依赖于传统人工入管作业,人工作业效率低且从业人员要面对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一定的死亡率。
2014 年初,代毅创办博铭维技术。最开始,博铭维技术瞄准了多种特种机器人,在获得管道巡检机器人订单后,公司开始完全专注地下管线机器人的研发,逐渐形成了 " 城市管网数据信息化 + 特种机器人 + 专业服务 " 的整体解决方案。
2015 年 1 月,博铭维技术获得来自正轩投资的天使融资。2018 年 6 月,获得由北极光创投数领投、正轩投资与 MDVC 跟投的 5000 万元 A 轮融资,在当时是中国特种机器人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2019 年 10 月,获得由中船投资领投、北极光跟投的 5000 万元 B 轮融资。
针对管道作业环境艰难的问题,博铭维提出了管网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不仅是管网机器人的设备供应商,更从测绘、检测、清理、修复四个维度为全球城市提供了管网全套医疗服务体系。
博铭维技术与中科院先进院建立 " 城市管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 搭建管网数据云计算处理平台,与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成立联合测试基地,运用图像、声学、电磁学多算法分析各类管网缺陷。业务涵盖机器人及 AI 平台、工程技术解决方案、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三大核心领域,为城市提供全套管网生态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 2024 年按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的收入计,博铭维技术在中国市场参与者中排名第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博铭维技术已发展成为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唯一一家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检测、清疏、修复、电机、AI 及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的公司。
2022-2024 财年,及 2025 年截至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博铭维技术的收益分别约为 1.62 亿元、2.14 亿元、2.49 亿元及 6236.4 万元;对应同期,年度 / 期间溢利分别为 2239.4 万元、3064.3 万元、4015.3 万元、1004.6 万元。
202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 被列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其中明确提出 "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 "。" 十五五 " 期间,城市更新预计至少能够完成 4 万亿元总投资。重点支持地下管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这个行业正迎来一波新机会。
当前,全球主要城市的地下管网普遍已运行数十年,老化严重。比如欧洲不少城市排水系统建于 19 世纪,维修难度大。欧美日均有强制性管网检测要求,中国近年来也在推动 " 城市生命线工程 " 和 " 智慧管网 "。
全球市政管网检测与维护市场本就超过百亿美元级别,机器人渗透率不到 10%。权威机构预测,未来 5 – 10 年该细分市场将保持 10 – 15% 年复合增长。目前大多机器人偏重检测,未来可边查边修(如内壁喷涂、裂缝封堵)。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