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数据这东西,真是把双刃剑。你只要在某个网络平台上关注了某个东西或某件事,几乎所有的平台,都会在几天内给你推荐类似的东西或事情,简直把你当瓜子。实际上,也不知道谁是傻子,谁是疯子。
不管谁是傻子谁是疯子,这种推送好歹还能赖到大数据头上。但是,有些推送,简直莫名其妙自以为是强词夺理而且还厚颜无耻。
比如,抖音的某些推送。
二
耐人寻味又颇为讽刺的是,这些推送多集中在几个领域——结婚,订婚,生娃,买房,买车!
之所以说其莫名其妙,是因为我在抖音上从来都是信马由缰,刷到啥是啥,从来没有专门关注或搜索某类视频,但是它几乎每天都给我推送这些玩意。甚至我很长时间都不刷抖音了,它的消息通知里,给我推荐的还是这些玩意。
之所以说其自以为是,是因为它推送的这些东西,跟我八竿子都打不上关系,我压根没一点兴趣。我一个中年油腻大叔,跟订婚结婚生娃这些事早都断了关系,而且早已不当房奴车奴好多年,你推荐这些玩意是想忽悠谁煽动谁或者感动谁呢?但它还就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每天推送着。
之所以说其强词夺理厚颜无耻,是因为推荐的这些东西的那些 ID,我原先还以为是我关注的或者是关注我的,结果点开信息并不是。甚至,我都将其拉黑了,人家居然还能雷打不动地将这些东西推荐到我的首页消息通知上。
I 真是服了 YOU。
直到我一怒之下关闭了抖音的消息通知,这些推送才看不到了,世界一下子才安静了。但是,我不能再打开消息通知,一旦打开,这些玩意就又像苍蝇一样翁嗡嗡地飞来了。
三
比如,有个叫 "xx 自然 " 的,一点都不人如其名,感觉她家儿子就不停地在结婚,她家的亲戚朋友,不是今天这个订婚,就是明天那个结婚,不是今天这个买车,就是明天那个买房,她家的亲戚朋友都是钱多得烧的,她呢则是闲得啥疼,每天就是给儿子结婚,给亲戚赶场子,不是祝贺这个订婚结婚,就是庆祝那个喜提新车新房。
讨厌的是,只要这种推荐来了,你不点开进去看,它便一直亮着个红点点戳在哪,活生生就像绿头苍蝇的红眼睛,对像我这样有强迫症见不得红点点的人来说,想要将其消除,便只能将其打开。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打开了立马就刷走,看都懒得多看一眼。但某一天抱着一看究竟的目的点开评论区,发现竟然有不少人,是被强行 " 推荐 " 来的。点赞和回复最多的,是一个网友问:"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是被强行推荐带来的?" 甚至有人怒爆粗口:" 胡乱推荐个 xx!"
看来,苦这种无脑推荐久矣的人,大有人在。
四
等我通过关闭消息通知彻底屏蔽了这些推荐,世界清净下来之后,我在无聊的时候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发现这种莫名其妙自以为是厚颜无耻的推荐,其实一点都不无脑,相反,人家脑子清晰得很。
结婚,生娃,买房,买车,不正是当下最显著的几个社会问题吗。或者说,正是当下最典型的社会焦虑。
不过,这种社会焦虑是撕裂的,民间和官方的焦虑,完全是两张皮。
民间围绕这几个话题的焦虑,是结不起婚,生不起娃,买不起房,养不起车。当七零后八零后已经成为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的时候,成为社会主力军的九零后零零后们,不少人选择了不婚不育不房,顶多搞辆车方便说走就走,主打的就是一个活好自我,活得轻松。
官方则恰恰相反,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眼看着房子越积越多房价一降再降,着急啊。每天盯着不断下滑的结婚数据和出生数据,一边焦虑着一边想着各种办法。最近接连出台了学前教育逐步免费、育儿补贴等鼓励生育的举措,为的就是让年轻人快结婚,多生娃。
但是,就业压力,生育压力,彩礼压力,买房压力,买房还得加名字的压力,以及少数女拳带来的越来越突出的男女对立,依然让年轻人的婚育欲望,一降再降,一衰再衰。
在这种情况下,抖音的这种推荐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不是无脑,倒更像是按照某种意志行事。那些整天推荐这些内容的,与其说是顺其自然,不如说其就是专门干这种事的托。
问题是,你就是推送了再热闹的婚礼场面,再喜提了一辆豪车或者穷车,再落地了一套房二套房或者 N 套房,能有几个人会多看一眼,更遑论被感动、被带动。年轻人结婚不结婚生娃不生娃买房不买房,还是多找找深层次的原因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
深层次的问题解决不了甚至越来越多,这样的推荐,只能让人心生厌烦,效果适得其反,还是消停点比较好。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